男人溼氣重,怎麼排溼?

作為男人為了事業,為了家庭,各種應酬,各種奔波,難免一番成就之時,養生直接被忽略,出現了各種溼氣的症狀,與朋友們淺談一下,以下症狀已溼氣沾身了,需要排溼了。

男人溼氣重,怎麼排溼?

一、先談一下什麼是溼氣?溼氣的由來:

溼:

是脾的運化功能和輸布津液功能障礙,從而引起溼濁蓄積停滯的病理狀態。分為外溼與內溼,外溼是自然界的水汽,如雨、雪,南方潮溼,礦井下潮溼等。內溼是體內的津液(正常的水液),不正化變為濁液(溼氣)。

男人溼氣重,怎麼排溼?

二、溼氣是怎麼形成的?

1、觸冒雨雪,久居溼地:

為了工作冒雨雪行進,長期在礦井下,寒溼之邪從皮毛侵入人體,溼邪侵入關節,出現四肢關節疼痛腫脹。

2、飲食肥甘,酗酒不斷:

肥膩之品最容易化溼,如肥肉、燒烤等,也不要過吃甜食。肥甘之品最容易化溼,脾喜燥惡溼,容易傷脾,困脾,脾運化溼氣下降,體內加重溼氣產生。酒為溼熱之品,酗酒或內生溼熱。

3、久病體衰,脾氣虧虛:

久病體衰,日久耗傷脾氣,脾虛虧虛,無以運化津液,津液停聚變為溼。

4、年老體衰,腎陽虧虛:

年老體衰,命門火衰,腎氣化水溼功能下降,氣化不利,溼氣形成。

男人溼氣重,怎麼排溼?

三、男人有以下症狀,已與溼氣結緣了:

1、頭:

頭重如裹,也就是感覺頭沉,如戴帽子的感覺。頭暈、頭痛,頭部溼疹。

2、面:

面部溼疹、痤瘡、汙垢多。

3、眼:

眼眵增多。

4、耳:

耳內流膿流水,耳內溼疹。

5、口:

流涎。

6、咽喉:

咽中異物感,有痰。相當於慢性咽炎。

男人溼氣重,怎麼排溼?

7、舌苔:

舌淡紅(白)苔白膩。

8、胸部:

溼氣阻滯胸部氣機,會胸悶不適。

9、腹部:

大肚便便、吃飯不香、不思飲食,脘腹脹滿,泛酸,嘔吐粘涎,大便溏洩、下痢膿血粘液,大便粘馬桶,小便渾濁、泛酸

10、四肢:

肢體麻木、關節疼痛重著,下肢水腫。

11、面板:

瘡瘍、溼疹、水泡。

12、脈:

細脈。

13、精神:

身體困住重,嗜睡。

男人溼氣重,怎麼排溼?

四、怎麼排溼?是朋友們最關心的問題:

在中醫治法上有以下排溼方法:

1、健脾祛溼:

適用於脾虛之證。

主症:

不思飲食,脘腹脹滿,大便溏薄,舌淡紅(白)苔薄白,脈弱。

方藥:

參苓白朮散

中成藥:

參苓白朮丸,四君子丸,補中益氣丸。

2、清熱燥溼:

適用於溼熱之證。

主症:

泛酸嘈雜,脘腹脹滿,口臭,胃脘灼熱,大便不爽粘膩,舌淡紅苔薄黃膩,脈滑數。

方藥:

龍膽瀉肝湯

中成藥:

龍膽瀉肝丸、黃連清胃丸、梔子金花丸、黃連上清片(丸)、三黃片、一清顆粒。

男人溼氣重,怎麼排溼?

3、淡滲利溼:

適用於脾虛浮腫之證。

主症:

倦怠乏力,不思飲食,口淡無味,面目浮腫,下肢浮腫,舌淡白苔白膩,脈細。

方藥:

五苓散合十皮飲

中成藥:

二妙丸、四妙丸。

4、芳香化溼:

適用於夏季暑溼之證,多見於夏季。

主症:

頭身困重,頭重如裹,倦怠乏力,舌淡紅苔薄黃(白)膩,脈濡。

方藥:

藿香正氣散

中成藥:

藿香正氣丸(液、膠囊)、香砂平胃顆粒。

男人溼氣重,怎麼排溼?

5、溫陽化溼:

適用於脾腎陽虛之證。

主證:

脘腹冷痛,腰腹伴晾感,大便溏薄,五更洩瀉,舌淡白苔白膩,脈弱。

方藥:

理中丸合四神丸

中成藥:

四神丸、參苓白朮丸、理中丸、右歸丸、附子理中丸、五子衍宗丸。

7、祛風勝溼:

用於風溼性關節炎,風溼侵襲四肢關節之證。

主證:

四肢關節屈伸不利重著,麻木或者疼痛,頸肩腰腿痛,舌淡紅苔薄膩,脈弦細。

方藥:

羌活勝溼湯

中成藥:

獨活寄生丸、大活絡丸、風溼定膠囊、舒筋丸、防風通聖丸、九味羌活顆粒。

男人溼氣重,怎麼排溼?

五、祛溼養生花茶送給朋友們:

(1)、清熱降脂茶

金銀花、荷葉、貢菊花、加水500ml,文火熬開,代茶飲。

適用於

咽喉腫痛,急、慢性咽喉炎;嗜食辛辣,肥甘厚味,高脂血症者。

男人溼氣重,怎麼排溼?

(2)、荷葉山楂飲:

荷葉、山楂、澤瀉,加水500ml,文火熬開,代茶飲。

適用於

形體肥胖,過食肥甘厚味者。

以上藥物現代醫學研究具有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

男人溼氣重,怎麼排溼?

(3)、健脾祛溼粥:

薏苡仁100g、蓮子(去芯)50g、赤小豆50g、紅棗10枚、白砂糖20g。

將薏米、赤小豆、蓮子洗淨提前泡發(兩個小時)。泡好的薏米和赤小豆放入鍋中,大火煮開。等湯煮沸後,加入紅棗。小火慢燉,至赤小豆、蓮子、薏苡仁微開花熟軟,放入白沙糖即可食用。

男人溼氣重,怎麼排溼?

六、祛溼養生更重要:

1、

少居潮溼之地,別冒雨涉水工作,夏季少開空調,多參加戶外活動,以免溼邪侵襲。

2、

少食肥甘厚味,別酗酒,少喝生冷飲料,以免內生溼氣。

3、

經常鍛鍊身體,運動助陽,脾陽旺盛,運化水溼功能增強,溼無內生。

4、

可以食用養生粥,見上方。

5、

艾灸脾腧、腎腧、氣海、關元、大椎穴、神闕穴、陰陵泉穴、湧泉穴,具有祛溼功效。

男人溼氣重,怎麼排溼?

以上淺談溼氣的由來與症狀,調理與養生,希望能幫助到朋友們,祝願朋友們,遠離溼氣,健康自我。

(溫馨提示:文中方藥僅供學習與交流,切勿自行抓藥,責任自負,若喜歡中醫科普與養生,請關注此號!)

TAG: 溼氣方藥之證祛溼中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