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蜡祭到臘八粥

碧波潭巡山小隊

從我記事起,杭州每年臘八節,各大寺廟都會免費分發臘八粥,可以說在很多杭州人的印象中臘八粥和臘八節是劃等號的。但是追蹤溯源,臘八的起源並不單單只是一碗粥。

1

蠟與臘

最早的時候呢,中國有蠟(zhà)祭和臘祭

蜡祭在夏代叫“清祀”,商代叫“嘉平”,到了周代才叫“蠟”

在《禮記·雜記下》中,孔子和他弟子子貢的對話提到了蜡祭。

“子貢觀於蠟。

孔子曰:“賜也樂乎?”

對曰:“一國之人皆若狂,賜未知其樂也!”

子曰:“百日之蠟,一日之澤,非爾所知也。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孔子問子貢,他們的蜡祭是不是很快樂?

子貢說“我覺得他們在發瘋,不知道在樂什麼”

孔子說“他們辛苦了一年,就只有這一天能快樂,長期勞累緊張而不放鬆,周文王、周武王也不會這樣做,長期放鬆做條鹹魚也不行,勞逸結合才是王道”

蜡祭為什麼在子貢的眼中,大家像是在發瘋一樣?

那是因為,首先蜡祭不是每年都固定舉行的,如果今年收成沒有達到預期,那就不會舉行蜡祭,所以但凡舉辦蜡祭的年歲都一個豐年。

其次,蜡祭是祭神和宴飲結合的,但是這裡的祭神並非是莊嚴肅穆的祭祀,而是帶有表演和扮演色彩的活動儀式。

根據《禮記·郊特牲》記載“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帝號)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曰“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皮弁素服而祭。素服,以送終也。葛帶榛杖,喪殺也。蠟之祭,仁之至、義之盡也。黃衣黃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黃冠;黃冠,草服也……八蜡以記四方。四方年不順成,八蜡不通,以謹民財也……故既蠟,君子不興功。”

祭祀的儀式一般是由國君或者當地的領導人佩戴動物的毛皮,身穿素衣,腰間繫著葛帶,手持榛木棒。然後其他人帶著草帽或者黃衣黃帽,大家吹拉彈唱,唱著祝詞“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然後就開始宴會狂歡,在蜡祭的宴飲上一般都是“無算爵”。爵就是古代的酒杯,無算就是不計數量的酒杯,大家隨便喝,相當於古代的無限暢飲。而之所以大家要cosplay動物,那是因為“祭必有屍,無屍曰奠”,所以人們披上動物的皮毛,成為祭祀典禮上的“屍”

蜡祭前半段是“大型歌舞表演真人秀”,後半段是“無限量暢飲”

這種活動別說娛樂匱乏的古代了,哪怕是在現在都是火爆的,也正是因此,子貢在看到別人舉行蜡祭的時候覺得他們在發瘋了。

周朝除了蜡祭,還有臘祭。

如果說蜡祭是人們藉著神靈的名義狂歡

那臘祭就正兒八經的向祖先報平安,求庇護的祭祀。

臘,獵也,謂獵取禽獸以祭先祖、五祀也。

在周朝,蜡祭和臘祭是不同的

前者一般在野外舉行,是感謝與農業相關的神靈,然後狂歡,一般豐年才會舉辦,並不是每年固定的。

後者一般在宗廟中舉行,祭祀先祖和居住相關的“物件”年年舉辦,十分正式。

兩者唯一相同的點就是時間上是非常相近的。

也正是因為蜡祭的時間不固定,主要看當年是否豐收才決定是否要舉辦,而臘祭時間固定。再加之兩者舉辦時間相近,所以到了秦朝時期,蜡祭逐漸的和臘祭融合,只剩下的臘祭。

從蜡祭到臘八粥

2

臘日節與臘八節

秦朝因為奉信“仙道”秦初為臘祭,後改為“嘉平”

到了漢朝才恢復為“臘”,並定於冬至後第三個戌日舉行祭祀,祭祀的物件也豐富起來“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這時候祭祀的不單單是周朝所定的八大類了。

因為當時王朝五行更替學說十分盛行,所以臘祭的時間也是和王朝的五德對應的。魏晉襲承漢制,魏以辰臘,晉以醜臘。後周以周朝十月蜡祭為時。

隋朝沿襲後周,後更革禮制,停止蜡祭,改為十二月行臘祭。

到了唐朝以寅日臘百神,卯日祭社宮,辰日享宗廟,開元定禮,三祭同於臘辰舉行。

宋則以戌日為臘。後臘百神,祀社稷,享宗廟同用戌臘。後改蠟前一日行蠟。《宋史》:“臘前一日蠟百神。”

元朝時,蜡祭不被當時執政者重視,但是民間依舊流傳。

到了明朝民間的祭祀活動十分豐富,甚至於慶祝大過於祭祀。

一直到了清代,乾隆十年,詔罷蜡祭,才算官方廢止。

蜡祭和臘祭始於夏商周

到秦朝時期逐漸融合成為臘祭

等到了漢朝,漢武帝改用《太初曆》,以十二月為臘月,並定於臘月八日為臘祭之日,又稱臘日節。而同一時期佛教傳入中國,因釋迦摩尼成道日為十二月初八,為了慶祝佛祖成道,十二月了臘日節以外還有一個臘八節。漢以後王朝更替,臘日節的時間變幻不定,但是臘八節卻還是固定在十二月八日舉行。

同時,漢朝以後“灶神”越來越受到民間的歡迎和重視,臘祭中祭五祀的“灶”又獨立出來成為一個節日。

並且從周至南北朝,都有記載,在臘日節前後有“大儺(nuó)”儀式,《周禮》《後漢書》:“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逐疫”到最後有很多演變,比如點爆竹、掛桃符、貼門神等等,而這些節日行為又被歸到了除夕節中。

以上種種原因,再加上佛教的興起,統治者為了籠絡民眾,加強統治的權利,也願意把臘日節引入佛教的臘八節的元素。

所以導致臘日節逐漸式微,到了唐宋時期,臘八節開始逐步的代替臘日節(臘祭)成為當下主流。

從蜡祭到臘八粥

3

臘八節與粥

臘八節是一個佛教節日,主要習俗是浴僧、浴佛、煮藥食,燃燈。

在唐代這些活動還都是在寺廟中舉行的,一直到宋朝左右寺廟內的活動逐漸的對外開放,僧民一起參與。

這裡的煮藥食應該是臘八粥的前身,用油和麵混合在一起進行炒制,而且主要是用來放在佛龕前供養,用以紀念佛祖成道。

到了宋朝才正式有記載“臘八粥”的出現,當時又叫七寶五味粥、佛粥等等。

那為什麼用粥作為載體去在臘八節體現,而不是其他的?我想這和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粥在中國自古就有流傳,最早的黃帝時期,烹谷為粥,一直到現在的都廣為流傳

同時,粥在中國佛教中也甚為推崇

佛祖因為喝粥而得救,故粥在佛教中又稱為“藥食”

在《摩訶僧祗律》中,佛祖總結了喝粥的十大好處並向比丘尼推薦

佛教也制定了喝粥的制度,哪些能喝哪些不能喝,喝的時候要怎麼樣的法規。

粥更是寺廟的主食,“僧多粥少”這個詞語也是出自於寺廟中,可以看出粥是僧人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

縱觀歷代的蜡祭和臘祭,其中對於食物很少有提到粥,多是飲酒或者葷食,為數不多的記載也是寫“ 洛陽人家臘日造脂花餤”

但是當臘八節取代臘日節後,粥,這個佛教主食和中國百姓的飲食交匯點,自然而然的成為了連繫皇宮貴族、神仙佛祖和百姓的首選。

所以說現代我們食用的臘八粥是是民間風俗和信仰融合的產物。

從蜡祭到臘八粥

4

包羅永珍的臘八粥

中國飲食無論如何劃分,鹹甜之爭永遠在所難免,雖然現在對於臘八粥大家都預設是素甜,但是臘八粥的確有 葷鹹的存在。宋朝《武林舊事》記載臘八粥的原料是“胡桃、松子、乳簟(diàn)、柿、慄之類做粥”到了明清“臘粥以豬肉、雜果、菜入米煮”後來因為佛教的大力推廣臘八節才逐漸的讓佛教的“臘八粥”成為民間主流。當然了中國幅員遼闊,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風俗不同的產物,自然也造就了不同的臘八粥:

《順天府志》:“八日作臘八粥,以米、果雜成之,品多者為勝。”

《宛平縣誌》:“是日,循蜡祭遺風,以豆果雜米為粥供朝食”

《延慶州志》:“五穀,各色米、豆並棗、慄、胡桃及一切諸果作粥食之。”

《天津衛志》:“八日,食臘粥,以米、豆、棗、慄雜煮之”

《薊(jì)州志》:“雜以米、豆、復加棗、慄。”

《靜海縣誌》:“粥用八色米類及棗、芡實、菱角米摻雜為之”

《奉天通志》:“人家以黃米和豆為粥,或雜以棗,慄食之”

《新民縣誌》:“家家晨起煮粘糜米飯,摻入雜色米、豆七樣,連糜米共得八樣”

《遼陽縣誌》:“以黃米為粥”

《咸陽縣誌》:“粳米煮飯,雜以豕、羊肉,祀祖、食之,鄰舍相饋送”

《寧夏府志》:“煮粥雜以豆、肉”

《華陽縣誌》:“民間用各色米豆、果實合煮,間有雜以雞、魚、豬肉”

《南溪縣誌》:“以魚肉。菜蔬、面黍雜項會煮”

《南寧縣誌》:“作五味粥”

《陳留縣誌》:“合麥、米、慄、棗為臘粥”

《新鄭縣誌》:“晨起煮豆果雜米為粥”

《上海縣誌》:“各寺僧設豆糜,雜置棗慄之屬”

《崇明縣誌》:“煮米雜蔬果、豆薯為糜”

《平陰縣誌》:“食黍米加棗煮粥”

《錢塘縣誌》:“各以榛慄諸果和米做粥謂”

《蕭山縣誌》:“臘月初八食粥,謂之臘八粥”

……

上述只是選取了一小部分當地的記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當地的民俗縣誌,試著還原下祖祖輩輩的味道。

圖片丨網路(侵刪)

撰稿丨張晚九

轉載需本人授權

晚睡協會委員

酒後脫口秀表演家

錢塘縣著名退堂鼓鼓手

TAG: 臘八粥臘八節臘日祭祀子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