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粵菜

舌尖上的中國——粵菜

冬瓜盅

舌尖上的中國——粵菜

冬瓜盅是廣東及上海地區傳統名菜,製作原料主要有小冬瓜、

清湯

冬菇

等,口味鮮美,營養豐富。此菜全素,集多種原料為一饌,口感各異,滋味鮮美,為夏令應時佳餚,解膩解酒最佳。冬瓜性味甘淡偏涼,有清熱利尿化痰之功,是減肥妙品。《

食療本草

》指出:“欲得體瘦輕健者,則可長食之;若要肥,則勿食也。”現代研究認為,冬瓜不含脂肪,含鈉量低,不但可以減肥,對腎臟病、糖尿病、不明原因的浮腫也大有益處。

冬瓜仁

性甘平,有清肺化痰、去毒排膿之功。炒熟就吃,令人悅澤好顏色,久服輕身耐老。冬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可調節人體的代謝平衡。冬瓜性寒,能養胃

生津

、清降胃火,使人食量減少,促使體內澱汾、糖轉化為熱能,而不變成脂肪。因此,冬瓜是肥胖者的理想蔬菜。同時冬瓜有抗衰老的作用,久食可保持面板潔白如玉,潤澤光滑,並可保持形體健美。此外冬瓜還有良好的清熱解暑功效。夏季多吃些冬瓜,不但解渴消暑、利尿、還可使人免生疔瘡。因其利尿,且含鈉極少,所以是慢性腎鹽水腫、營養不良性水腫、孕婦水腫的消腫佳品。

文昌雞

舌尖上的中國——粵菜

文昌雞是海南省

文昌市

地區最負盛名的特色傳統名菜,海南

四大名菜

之首,在

海南

有無雞不成宴的說法,是每一位到

海南旅遊

的人必嘗的美味。文昌雞擺盤美觀,色澤淡黃光亮,皮脆肉嫩味鮮,醮佐料而吃,入口噴香,爽滑異常。 據傳,

文昌雞

最早出自該縣

潭牛鎮

天賜村,此村盛長榕樹,樹籽富含營養, 家雞啄食,體質極佳。文昌雞的特點是個體不大,重約1。5千克左右,毛色鮮 豔,翅短腳矮,身圓股平,皮薄滑爽,肉質肥美。海南人吃文昌雞,傳統的吃法 是白斬(也叫“白切

),最能體現文昌雞鮮美嫩滑的原質原味。同時配以雞油雞湯精煮的

米飯

,俗稱“雞飯”。海南人稱“吃雞飯”即包含白斬雞在內。白斬文昌雞在海南不論筵席、便餐或家庭菜皆派用場。在香港、東南亞一帶出備受推崇,名氣頗盛。文昌雞的烹調方法與其他白切雞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調料很特別,都是純天然的,主要由生薑泥、蒜泥、香菜、精鹽、雞湯以及

桔子

汁組成,桔子汁一定要是新鮮的。

海南四大名菜

中真正的龍頭老大是“文昌雞”,它是

中國烹飪協會

評選出來的“

中國名菜

”,並被國家列入“

無公害農產品

”。由於為了使雞肉更加香美,在宰殺前30天的育肥期內,用

花生餅

椰子餅

椰絲

、蕃茨、大米飯混淆著喂。經過這樣的特殊培育,文昌雞便具有皮脆薄、骨軟細,肉質嫩滑,肥而不膩等特點。

脆皮乳豬

舌尖上的中國——粵菜

廣東人是比較傳統,每逢婚嫁祭祖或開張大吉,甚至於電影電視的開鏡儀式,無一不用到

燒乳豬

,所以廣東的燒乳豬就燒得特別好。 在婚禮上,頭盤一般都是一隻燒得油亮亮似乎還在咧著嘴笑的乳豬,先整隻端上來,大夥把它脆脆的皮吃了,服務員又端下去再斬成一小塊一小塊的上來,散席時把沒啃過的豬骨和乳豬頭帶回家去煲粥,那粥絕對正點。 老人家們說,挑選燒豬作為祭品,有著“紅皮赤壯”的寓意,本來是希望祖先保佑子孫們健健康康。如今祭祖的燒豬,已經從以前的脆皮燒豬(光皮燒豬),改用成為港式做法的麻皮燒乳豬。據史料所記,

燒乳豬

原來是北方菜,早在

西周

時代已列為“

八珍

”之一,稱為“炮豚”(即

烤乳豬

),南北朝時已在齊魯一帶盛行。

賈思勰

的《齊民要術》曾對燒乳豬的色、香、味至為誇讚:“色如琥珀,又類真金,入口則削狀若凌雪,含漿膏潤,特異凡常也。”據

袁枚

《隨園食單》記載,到了清代,燒乳豬已傳遍大江南北,燒烤之法各式各樣。近代在廣東,隨著燒烤工具、技術不斷改進。傳統的光皮“燒乳豬”,著重赤皮美觀,但缺乏酥化,香口但容易刺口;經過香港廚師改良,在燒烤過程中,以麥芽糖起著焦化著色作用,白醋起著脆皮作用,再加入度數高的白酒

起酥

化的效果,於是皮酥起麻的“麻皮乳豬”成為廣東名菜,掃墓聚會在一起的親人又多了一種口福。因為

燒乳豬

在這天擔負著祭祖和被享用的雙重任務,挑選時當然要格外留神。

陶陶居

酒家的吳經理提醒我們要特別留意三個基本標準:一是最好挑選個頭在4-5斤的燒豬,祭祀時和分吃的時候,分量剛剛好;二是看燒豬的色澤是否均勻,皮色以棗紅色為佳,如果看到皮色偏黑的最不可取;三就是要觀察整隻乳豬是否完整無缺,熟透的脆皮除了松化,還有一點保溫作用,麻皮完整才能讓乳豬皮持久酥化。一般人認為,乳豬的個頭不能太小,是礙於臉子問題,但行家說原來主要還是因為風味。據介紹說,1至2斤的豬還沒有成型,應該叫做“BB豬”,雖然皮薄、脂肪少,但卻不適合用於燒烤,難以燒出持久酥化的麻皮來。

TAG: 乳豬文昌雞冬瓜燒豬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