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消費的“綠色”啟示錄

馬上消費的“綠色”啟示錄

2020年9月22日,中國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向全球首次明確表態實現碳中和的時間點: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20 年 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提出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願景指引下,全社會、全行業群策群力,這也為綠色金融的探索與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與方向。金融機構如何透過綠色金融體系推動節能減排、綠色低碳發展,成為金融全行業的探索重點。

2021 年 1 月,央行工作會議中的重點首次出現了“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勵機制”。

作為全球唯一設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國家,近幾年我國積極推進綠色金融發展,綠色金融體系已相對完善且系統化,包括綠色投融資、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綠色保險等綠色金融工具都得到了快速發展。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主體多元化、開放化以及與數字化、科技的融合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金融機構深入結合自身自業務模式特點,因地制宜,不斷探索綠色金融創新模式。

在這一背景下,馬上消費金融作為一家科技驅動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立足自身全閉環數字化消費金融開放平臺模式,結合技術自主研發優勢,打造了一套具有自主特色、系統化的“碳中和”綠色戰略路徑。

在頂層設計上,馬上消費制定了清晰的“碳中和”策略與路線,把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貫徹每個業務環節,將“碳中和”納入公司業務考核硬性指標,進行精細化管理,透過數字化技術與業務的融合應用,賦能低碳綠色發展。

一般來說,和其他主體類似,企業進行低碳管理的路線,第一步是排查碳足跡,清查企業運營過程可能產生溫室氣體的來源;第二步,是採取多措施進行碳減排或碳補償,最後推進碳中和目標實現。

馬上消費“碳中和”路線圖

馬上消費的“綠色”啟示錄

在戰略路徑上,馬上消費結合消費金融公司以個人消費者為使用者、結合場景、小額分散的消費信貸服務模式,確立了完全數字化、線上化輕資產綠色模式,一是產業鏈中的碳減排和碳補償,二是運營辦公體系中的節能減排和辦公環境的綠色節能材料應用,三是透過科技成果對節能減排進行賦能。

從我國碳足跡和排放機構上看,我國碳排放的主要來源是煤炭,其中煤炭消費佔比最高的是煤電;煤炭及其加工品排放量佔到總能耗碳排放的80。4%,油品能源次之,約佔15。5%。在社會日常生活中,燃油汽車排放、電腦、電器用電都是碳排放重點源頭。汽車發動機每燃燒1升燃料向大氣層釋放的二氧化碳為2。5公斤,電腦使用一年平均間接排放10。5公斤二氧化碳。

在減少碳排放的同時,利用植樹造林增加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從而對碳排放進行補償和抵消,從而實現零排放也就是碳中和。紙張浪費已成為破壞森林資源的一大源頭,因此,個人、企業等透過節約用紙可間接減少樹木森林砍伐,也是增加碳補償的一種途徑。

我國能源碳排放結構

馬上對應碳減排成效對比

馬上消費的“綠色”啟示錄

實際上,自成立以來,馬上消費就堅持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理念,踐行綠色發展模式,將公司治理、社會責任、環境保護深度融合,追求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可以看到,馬上消費透過線上數字化的輕資產模式,從減少使用者線下辦理業務出行、節約用紙、科技對業務質效賦能等多方著手,降低能耗,增加碳補償。

未來,馬上消費將在自身科技優勢與開放生態的基礎上,繼續探索“金融+科技+碳中和”的綠色創新模式,挖掘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前沿科技在應對環保問題方面的潛力,大步推進高新技術在產業節能減排方面的應用,助力綠色產業數字化轉型,這也將是消費金融公司對碳中和戰略更高緯度的支援。

人類文明進化的藍圖,終極目標是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作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和煤炭消費國,中國實現碳中和需要全社會的共建共享。無論是綠色金融的發展,節能減排的閉環,還是綠色科技的開放賦能,都是馬上消費創立以來堅守的初心,也在碳中和、碳達峰的全球戰略驅使下,實現了匯流。

面對“碳達峰、碳中和”的新命題,積極擁抱,敢於亮劍, 這不僅是企業實力的體現,也是責任的擔當,更是企業對支撐國家實現“碳目標”承諾的信心與決心。

TAG: 綠色碳中排放消費碳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