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官員主動交出銀子?和珅發明一項制度,乾隆從此不愁錢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富有四海,表面上可以隨心所欲的花錢,實際上,皇帝的開銷也受到祖制的制約,不僅不能隨心所欲,還常常會“囊中羞澀”。清朝最會花錢的皇帝,非乾隆帝莫屬,乾隆在執政中期以前過得入不敷出,時常要從戶部借錢,自此和珅出現之後,乾隆帝才徹底實現財務自由。

乾隆時期是大清王朝的頂峰,歲入7000萬兩白銀,但這些屬於國庫收入,並不是皇帝私人所有,雖然整個國家都是皇帝的,但如果公私不分,豈不亂套了。朝廷官員按照品級領取俸祿,後宮嬪妃按照尊卑發放月例銀子。皇帝也有自己的小金庫,叫做內務府,一個專門負責替皇帝花錢的機構。

如何讓官員主動交出銀子?和珅發明一項制度,乾隆從此不愁錢花

清朝祖制規定,皇帝不能直接花國庫的錢,皇帝的一切開銷都由內務府承擔。內務府的收入主要是皇家的田地、商鋪的租金,還有一部分鹽稅,以及藩屬國、官員們的進貢。內務府用這些收入為皇家採辦各種物資。順治、康熙、雍正都算是比較節儉的皇帝,因此內務府基本上能做到收支相抵,但到了乾隆時期,內務府就不堪重負了。

乾隆相比於他的先輩來說,治國理政方面並不出彩,但花錢的本事卻是整個清朝首屈一指的。乾隆帝對修造園林情有獨鍾,集合天下的能工巧匠、奇珍異寶,將圓明園打造成萬園之園,成為乾隆時期耗時最長,花費最大的一項工程。

如何讓官員主動交出銀子?和珅發明一項制度,乾隆從此不愁錢花

康熙帝為了檢視水利、瞭解南方社會民生,曾經六度南巡。偏偏乾隆帝就愛效仿祖父康熙,也來了個六下江南,縱情山水、獵豔秦淮、吃喝玩樂,與國事毫不相關,但隨行人員的規模和排場卻比康熙大多了,出行花費更是康熙南巡的十倍之多。

清朝出了這麼個會花錢的皇帝,內務府那點收入早就入不敷出了。怎麼辦?只能從戶部借錢來彌補虧空,但戶部的錢借了也是要還的,以乾隆帝花錢的豪氣,這窟窿只會越來越大,戶部官員心知肚明,借出去的錢就別指望收回來了。

如何讓官員主動交出銀子?和珅發明一項制度,乾隆從此不愁錢花

可以想象,乾隆帝此時最急需哪一類人才,當然是能夠為皇帝賺錢的人才了。後來和珅當了內務府大總管,困擾乾隆的財務問題,到了和珅這裡完全不叫事,論斂財沒人玩的過和珅。和珅看出乾隆帝的苦惱,給乾隆獻上一計,建議乾隆推行“議罪銀”制度,可以一舉扭轉財政危機。

所謂議罪銀,實際上就是以錢免罪的制度,如果官員犯了法,根據情節輕重,繳納數額不等的罰銀,即可從輕或免除懲罰。對於貪官汙吏們來說,這無異於是個天大的好事,使得違法的成本大大降低,最多也就損失些錢財,不至於丟官丟命,所以官員們大多拍手叫好。

如何讓官員主動交出銀子?和珅發明一項制度,乾隆從此不愁錢花

官員們誰都不敢保證一生不犯錯,就連大學士紀曉嵐還差點被乾隆帝發配西域,要不是交了議罪銀,紀曉嵐大概就死在伊犁回不來了。有的官員在沒犯法之前,乾脆先拿出一大筆銀子交給乾隆,萬一哪天不小心犯法了,就用這銀子衝抵罪行,於是更多的官員紛紛效仿,就當是給自己的仕途先買份保險。

如此一來,幾乎所有的官員都主動給乾隆帝繳納一份議罪銀,額度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遇到犯法嚴重的,議罪銀也水漲船高,有的官員一時交不齊,沒關係,和珅還是很靈活的,又發明了分期付款,允許犯法官員分數次交清。議罪銀製度推出一年時間,內務府就彌補了鉅額虧空,還清了戶部的欠銀,還有了不小的結餘。此後,乾隆南巡、修建行宮、舉辦大壽都沒有再挪用國庫的銀兩,完全從議罪銀中支出。

如何讓官員主動交出銀子?和珅發明一項制度,乾隆從此不愁錢花

乾隆帝看到自己的小金庫日漸豐盈,認為和珅是個難得的人才,晉升和珅為戶部尚書,從此和珅開始飛黃騰達。議罪銀裝滿了乾隆的私人口袋,卻給清朝的衰敗埋下了巨大隱患,使得貪腐變得更加嚴重和肆無忌憚,官員們也不傻,交出去的議罪銀,當然不是從自己的俸祿中支出,而是加大對民間的盤剝力度,最終議罪銀都轉嫁到了百姓身上。

如何讓官員主動交出銀子?和珅發明一項制度,乾隆從此不愁錢花

在議罪銀的侵蝕下,清朝的律法對官員體系徹底喪失約束力,議罪銀有一部分也流入了和珅的口袋。清朝國運從議罪銀開始急轉直下,乾隆在87歲高齡時不得不頒佈罪己詔,以收人心,撫民意,應天道,可是為時已晚。

TAG: 議罪和珅乾隆帝乾隆內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