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基金肖威兵:在常識中結晶智慧,從長期裡戰勝自我

影響投資收益的因素很多,一方面是基金經理的投資體系和能力,另一方面是基金經理負債端的久期。負債端的質量決定了資產端的質量,兩者是相匹配的。在投資中,負債端的質量就是客戶持有的“久期”。

富國基金的

肖威兵

就是一個先從管理相對短久期的企業年金開始做投資,並且一年一次考核,中間還不能有太大回撤。可以說,肖威兵從絕對收益的“魔鬼訓練”開始建立自己的投資框架,讓他今天從絕對收益轉向相對收益的時候,變得更加遊刃有餘。更重要的是,絕對收益的客戶壓力,會放大基金經理在市場波動面前的內心壓力,這也讓肖威兵的心理素質更加強大。他曾經也臨危受命,把一隻跌到8毛多的產品做到了浮盈20%的水平。這樣的難度,相信專業投資者看了都會有所體會。

在個股挖掘中,肖威兵很善於把握一個公司的核心矛盾,理解核心矛盾的背後是比別人更加深入的理解。許多道理,說出來並沒有什麼絢麗的地方,但是背後孕育著對企業、行業、產業的深度思考。比如說幾年前的CDN龍頭企業,肖威兵能夠從中國電信網路的兩條鴻溝中,把握這個公司“擺渡人”的商業模式。比如說不同白酒企業的特點,肖威兵都能用幾句話進行深度的點評。比如說看到豬瘟的時候,他會從產業週期角度配置某養雞公司,就是認為大家不吃豬肉後會改吃雞肉的常識。道理似乎很簡單,聽上去像“白開水”,但需要大量的時間積累才能想到。

在投資中,肖威兵有三個重要的特點:

專注、耐心、包容開放

。專注才能構建認知的能力圈,耐心等待屬於你的機會,包容開放擁抱社會的變化。巴菲特說過,投資如同棒球比賽,你只需要等待屬於你的那個好球揮棒打擊。而包容開放,把握社會發展的長期趨勢,是最大的安全邊際。肖威兵認為,沿著主流發展的潮流做投資,長期業績不會太差,對於變化必須要用積極和開放的心態去看待。

帶有絕對收益烙印的投資體系

問:能否先做一個自我介紹?

肖威兵

:我畢業後先是在實業工作了兩年,做技術方面的工作,在2002年進入賣方研究所做分析師,也算是中國最早的一批賣方分析師之一,並且在2005年就拿過新財富。2006年我進入基金公司做一名買方研究員,然後在2014年開始做投資,一開始投資是管理企業年金,並不是做公募基金的產品。這三段經歷對我後面構建投資框架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因為我在實業幹過,理解一個企業運營公司的複雜程度,在投資中也會從實業角度去看公司的運營模式,知道這個過程中的難度和複雜度到底在哪裡。我發現,最終成功的公司,都能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做得不好的公司,也通常會有一些邁不過去的坎,這裡面會有很大的共性。一個企業好不好,其實和人有很大的關係,包括管理層和組織架構,我的實業背景能讓我對企業的運營方式有更深理解。

由於我做研究的時間特別長,在賣方和買方加起來做了超過10年,一直是看TMT行業,對於整個產業週期有非常深刻的認識。我剛工作的時候,是移動通訊技術發展初期,剛剛開始從BB機向手機過渡。記得那時候就有一句話:移動是通訊的未來,這句話過了20年看,依然有很強的邏輯。從通訊行業的產業週期看,我親身經歷了2G到3G,3G到4G,以及現在4G到5G的時代。我覺得經歷幾輪產業週期,和經歷市場牛熊週期是不一樣的感覺,也是特別寶貴的財富。

然後就是我一開始做的是企業年金的權益投資,屬於要求最嚴格的投資型別之一。客戶的需求各不相同,限制也比較多,並且要經常和客戶溝通,感知他們的體驗和想法。可以說,一開始做投資就要做一道難題。這讓我從剛開始做投資的時候,就沒有太多幻想,沒有想過任何的偷懶、運氣、捷徑,經過年金投資的“魔鬼訓練”形成了我今天的投資框架。

問:你一開始就是做年金權益投資,是不是看待投資和公募基金出身的有些不同?

肖威兵

:我覺得投資最重要的是,設定正確的投資目標。我管企業年金的時候,會發現客戶的需求和要求往往是不一樣的。企業年金客戶最核心的要求,就是在波動不大的情況下,力爭賺到一個正收益。很多時候,一旦出現較大回撤,組合可能會被動降倉,你的倉位上限也可能被調降,這樣即便市場再反彈,淨值也很難回去了。從頭到尾理解客戶的需求,是做好年金投資的起點。

我當時的想法是,客戶的需求和要求不能分裂,儘量在客戶要求的範圍內,滿足客戶需求。理解客戶真實的目標是什麼,給我們的約束條件是什麼,才能制定正確的投資目標,並且圍繞這個目標來構建投資的體系和執行。

我還是拿企業年金為例,客戶對於權益部分投資的目標無非三個:第一,要獲得正收益;第二,要爭取比銀行理財收益率高;第三,要爭取超過固收部分的收益率,實現“固收+”的效果。如果每年都能滿足這三個要求,權益投資的價值就很大。有了清晰的目標,接下來就是我們要怎麼做。

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有兩種方式:高倉位運作+持倉品種合適的漲幅;低倉位運作+持倉品種較大的漲幅。顯然每年都期望獲得較大的漲幅很難實現,那麼剩下的就是第一種方式。那麼找到能夠上倉位的品種是關鍵。我覺得被市場廣泛覆蓋的大白馬,風險暴露是相對比較充分的,同時,這些公司業績增長的可持續性相對也更高,這部分收益風險比更佳的公司就比較適合上倉位。另一方面,能不能上倉位,也是實現投資收益的關鍵,有些公司即便能漲,不上倉位對投資收益的最終貢獻也不大。在過去做企業年金的時候,我的倉位可能會比行業平均要高一些,因為我選的戰場和大家不一樣。

在富國基金,公司總結了16個字的投資方針:深度研究、自下而上、尊重個性、長期回報。這個總結和我自己之前的總結很相似,深度研究才是投資的本源。我追求可持續和可複製的長期回報。

專注、耐心、開放包容

問:投資也是一個瞭解自己的過程,你覺得自己有什麼特點嗎?

肖威兵

第一個特點是專注

。一直專注在基本面研究和公司研究。基本面研究、公司研究是投資收益的根本,我們是沒有辦法長期透過擇時獲取收益的。而深度研究才是有價值的,許多泛泛而談的研究價值並不大。

第二個特點是耐心

。耐心做深度研究、耐心的追求長期回報。深度研究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不是今天想深度研究,明天就有結果的,需要不斷的跟蹤、積累,反覆的思考、驗證,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可能就會有種感覺 “我對這個公司的理解又進了一步”。有些公司我調研了很多次,但在對公司的理解沒有達到一個自洽的體系之前,我就一直不會買。我需要對公司價值、風險有一個完整的分析框架,類似三角形,一定要有三個點才能穩定,只有兩個點是不夠穩定的。深度研究非常需要耐心和時間,不斷拓展自己的能力圈,只有真正對價值理解才出手。

第三個特點是積極擁抱變化

。我覺得投資不能有成見,要積極擁抱這個世界發生的變化。投資最終是賺取社會進步和企業創造價值的錢,要積極擁抱變化。

問:

我看你之前管理的絕對收益產品,在不同階段都有比較好的絕對收益,但是市場階段性也有系統性風險,如何控制回撤?

肖威兵

:在我的投資框架中有三個點:

1)公司研究;2)市場規則的研究;3)投資者行為的研究。

投資者行為的研究,也可以包含在市場規則的研究中,不同的市場規則,會帶來投資者不同的行為。

系統性風險主要來自兩點:1)基本面(比如宏觀經濟惡化)產生的系統性風險;2)市場規則產生的系統性風險(比如熔斷)。對於基本面因素引發系統性風險,主要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來決定能忍受多大回撤。比如說,我在做年金管理的時候,會給自己留一部分風險預算,一旦到了我的風險預算可能就會選擇減倉。對於市場規則帶來的系統性風險,本身的博弈成分會比較重。只能依靠持有公司的基本面確定性,由於我集中持有市場上基本面認同度相對高的公司,通常這些公司抵禦流動性風險的能力要好於其他公司,而且這些公司的流動性也更好,可操作的餘地就更大。

系統性風險出現後的關鍵是如何做到心態平衡。做絕對收益和相對收益最大的區別是,內心的波動會大於市場的波動。當市場下跌20%的時候,絕對收益者的內心會無比緊張。相比而言,相對收益的內心波動會小一些。內心波動的幅度,也是絕對收益和相對收益投資最大的區別。

投資最重要的是理性、客觀、心態平和。如果內心的波動一直很大,生活質量都不會很高,投資就大機率不會有好的結果。長期業績好的基金經理,都不是把每天如何規避系統性風險放在第一位的。

我覺得投資中的久期很重要,長久期是時間的朋友,短久期是時間的敵人。只有做到心態的平和,客觀理性,基於基本面,適度關注系統性風險,才能真正追求長期回報。我們向巴菲特學習,不僅僅是學習他的投資方法,更要學習他的投資壽命。淨值有一定的波動是正常的,否則很難有持續的投資收益。這也是為什麼我從管理絕對收益的年金產品,轉向了管理相對收益的公募基金。

深度研究體現在把握核心矛盾

問:你非常崇尚深度研究,那麼基本面研究要做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才能達到有價值的深度?

肖威兵

:深度研究就是理解一個企業的核心矛盾,從結果上來看,有時候就是對一兩句話能比別人理解更深刻。比如很多行業都有產品價格的波動,對這種價格波動的理解能力背後就是取決於對行業、企業的研究深度。

白酒是一種帶有強社交屬性的商品,那麼千元價位的白酒和百元價位的白酒,對應的品牌力就是完全不一樣的。從百元價位到千元價位對品牌來講是一個跨越式提升。那麼我們在看到超高階白酒把價格站穩到2000元后,就給身後的高階白酒企業留下了確定性較高的發展空間。這一層的理解來自深度研究,雖然聽上去非常簡單。

我們再從白酒的購買力去看問題。2008年城鎮居民年可支配收入約1。5萬,當年某高階白酒賣700,到2016年城鎮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增長到了3。3萬,該白酒賣900,因此,從2008年到2016年,大眾消費市場的購買力其實上升了很多,該高階白酒的受眾範圍比過去擴大了很多。由此可見,高階白酒2015年以後這一輪新的增長具有非常堅實的需求支撐。

再舉一個例子,過去企業之間比的是單個企業競爭力,現在變成了生態的競爭。我當時研究一家化工龍頭企業的時候,也發現這個公司外包了部分動力供應,但對這部分業務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外包,公司對這個業務輸出了自己精細的管理,從採購到生產流程都有高標準要求。從這個點看,這家公司從原來的企業競爭,進化成了生態競爭,公司比過去進步了。

我認為對於一個企業深度的研究,就是能找到這些關鍵點,理解一個企業穩態的時候大概是什麼狀態,企業價值的核心點在哪裡,有哪些東西是別人做不到的。每個人看到公司的點都是有限的,即便是企業的總經理可能也沒辦法完全做到面面俱到,我們要透過這些點去發現公司的問題或價值。

問:深度研究也和能力圈相關對吧?

肖威兵

:每個人都有自己自洽的體系,你的體系能不能得到正反饋很重要。對我來說,投資的開放度很關鍵,能賺到自己看得懂的錢就很好了。

市場上的機會很多,我都可以去學習,沒聽懂就再去聽,但不能輕易跟風,也不能輕易否定。時代在變化,我們要生活在新時代,不能停留在舊時代。馬車時代到汽車時代的進步,就是一個例子。

投資要選擇和自己匹配的機會,同一個目標有不同的實現方式。比如說上海到北京可以坐飛機、可以坐火車、可以開車,關鍵是要選那個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問:關於能力圈帶來的深度認知,能否再詳談下?

肖威兵

:我說一個TMT行業的例子吧。我跟蹤電信行業時間較長,當年TMT行業有一個做CDN的大牛股,這個公司獲得的市場機會來自兩條鴻溝。第一條是南電信、北網通的固網之間的介面;另一條是行動網路和固網之間的介面。當網際網路產業從PC網際網路應用大爆發、加上移動網際網路興起,流量暴增,這兩個介面就成了頻寬瓶頸,成了兩條鴻溝,這家CDN公司就是做連線兩條鴻溝的“擺渡人”,這就是公司生意模式的本質。

另一個點是關於公司競爭力的把握。那時候網際網路巨頭會把部分CDN業務外包給第三方,而這家公司是其中一個巨頭最大的第三方外包商這就從側面證明了這家公司的技術是第三方中最強的。

這就是產業週期、能力圈、投資目標都契合之後帶來的機會。

理解了“移動是通訊的未來”,就能明白2015年市場為什麼會出現“網際網路+”的各種探索。我認為,這些只是產業發展的一個特殊階段。當PC網際網路轉向移動網際網路的時候,所有人都希望買到“船票”,但是並不知道最終哪一張“船票”有用。這時候許多企業的選擇是買10張“船票”,只有一張有用就可以了。

問:把握企業的核心矛盾是理解一些關鍵點?

肖威兵

:許多公司的理解,大多是很樸素的道理,沒有什麼華麗的動作。我覺得做投資最重要的是制定穩定的投資框架,剩下的就是花時間理解公司。有些公司我們能夠理解,有些不能理解。不能理解的企業就慢慢繼續看,不要盲目去買沒有認知的股票。

在中國做投資,關鍵是研究兩個:一個是美國,一個是中國。我們投資也好,產業發展也好,經濟增長也好,是不可避免的全球化。那麼大國就要有大國的樣子,其中一個重要的指標是必須有世界級的企業。如果沒有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企業,又怎麼可能會成為真正的大國?大國,都是由這些世界級企業構成的。有些龍頭企業的價值,會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我和一個公司交流,不是來解決明天買什麼的問題,是要理解這個公司五年十年後會到哪裡去。偉大的公司,並不只是關注眼前的事情,而是對長期的未來進行思考、佈局。

問:關於把握主要矛盾,能否再詳談下?

肖威兵

:2019年出現了豬瘟,對於養豬行業來說是一次系統性風險。豬瘟的出現一定會導致產量的下降缺口會比較大。豬肉消費的第一大替代品是雞肉,而當時雞肉產量相對豬肉的缺口是一個比較小的量。當時我就配置了一個養雞的龍頭公司,這個公司在2018年大概十幾億的利潤,市場普遍預測2019年將增長20-30%,我們判斷利潤可能可以翻番,對應當年的PE才7-8倍。事實上,最終這家公司2019年報表利潤比我們的預測數高4成。

這也是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更多從常識去判斷投資中的主要矛盾,聽上去沒有多麼費力的專業理解,但就是把握了比較關鍵的幾個點。

投資是面向未來,不是過去

問:許多做絕對收益出身的人,都傾向去買低估值的品種,但是你的做法很不一樣,能說說是什麼原因嗎?

肖威兵

:許多絕對的低估值都是基於過去的低估值,不是基於未來的。如果有一公司是基於未來的絕對低估值,那一定具有較高的配置價值。打個比方,飛機速度很快,比所有的汽車都快,但是飛機跟開到200公里時速的汽車,哪個更安全呢?顯然,速度並不是唯一的危險來源。交通工具的安全可靠性,是不是和速度匹配就更重要。投資的安全邊際,也不是絕對估值,要解決盈利預測的穩定性和提高置信度。

這就又回到了研究的本質,什麼研究是最重要的?我覺得研究公司最重要的是對管理層的研究,包括管理層應對變化的能力。我們經常看到許多偉大的企業,業務框架也是要適時調整,最終能夠做起來是因為這個管理團隊。我看一個企業,最重要的是這群人值得信賴。

這個和投資者選基金經理也是類似的,都是在找優秀的人。業績短期漲跌沒人能預測,但是你投一個靠譜的人,你知道即便淨值回撤了大機率也能起來,這才是關鍵。一個人對未來的應變能力,能不能適應新變化,應變的方法有沒有底線等等,這些才是最關鍵的。

問:從之前的年金管理轉向現在的公募基金產品,你覺得有什麼轉變嗎?

肖威兵

:前面說過,最大的變化就是久期變得更長了,我覺得做公募基金更接近於投資的本質。所有的東西都是權衡,你只能選擇你想成為什麼,要得到一些必然要放棄另一些。年金管理和公募基金,其實屬於不同的生意模式。

不要高估短期,也不要低估長期

問:能否談談你是如何做風控,讓你的淨值爭取不斷向上?

肖威兵

:最大的風控是不要逆歷史的潮流。當歷史的潮流向上的時候,只要在符合社會發展的主流賽道里面做,結果基本上不會太差。當社會的主流賽道出現切換時,你也要做切換跟上時代的部分。這就是投資中開放的心態所帶來的價值。短期無非有一些波動或者和市場的時間錯誤,這些關係都不大,只要抓住時代的潮流,最終的結果都會比預想的要好。

問:在你的投資生涯中,有什麼飛躍點或者突變點嗎?

肖威兵

:我覺得這幾年在富國基金,比之前的自己有很大的提升。事實上,我每年都努力讓自己比之前一年的自己更好。而且管理公募基金產品後,久期更長了,不會像管理年金產品有那麼大的短期壓力,讓我能花更多時間在研究的深度以及學習新的東西。

問:如何看待基金經理的護城河?

肖威兵

:我對於自己的要求是專注、耐心、開放,也會經常進行自己的反省,有沒有專注,有沒有堅持追求長期回報,有沒有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一個基金經理最重要的是堅持對的,改正錯的,這兩點都很重要,要多去推敲兩邊。

一個基金經理所有的目標都是從內心出發,要真正瞭解自己內心想幹什麼,勿忘初心,把自己的職業目標和投資目標相結合。我覺得投資要追求第一性原理,從事物的本質出發。

我們經常會高估自己短期的能力,低估自己長期的能力,讓長期成為自己的初心,就不會在短期中迷失了自己。

基金經理簡介:肖威兵,碩士,2002年5月至2002年12月任國元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分析師;2003年4月至2005年6月任上海金信管理研究有限公司分析師;2005年6月至2006年3月任國金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分析師;2006年4月至2009年8月任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2009年11月至2018年8月任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投資經理、組合經理;2018年8月加入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8年9月起任富國天盛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任富國新活力靈活配置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富國新機遇靈活配置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9年5月起任富國新趨勢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任富國新回報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9年8月起任富國成長優選三年定期開放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9年5月至2019年9月任富國新優選靈活配置定期開放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任富國新收益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富國新優享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具有基金從業資格。

當前,由

肖威兵

擬任基金經理的

富國穩健增長基金(A類010624,C類010625)

正在首發中,認同資深老將“投資經”的客官,別忘了關注喲。

富國基金肖威兵:在常識中結晶智慧,從長期裡戰勝自我

TAG: 肖威兵投資基金公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