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對話陸家嘴信託總經理崔斌:下好“轉型”這盤棋要抓住三個關鍵點

編者按:

身處轉型“深水區”,信託業2020年過的還好嗎?

步入2021年,信託業如何實現華麗轉身?

面對財富管理新時代,他們準備好了嗎?

結合不同信託公司轉型期間自身的特點,《國際金融報》記者近期邀請了不同業務條線的負責人,來談一談他們理解的轉型,聊一聊背後發生的故事,探一探未來發展可行的突圍路徑。

走過不平凡的2020年,步入充滿希望的2021年,信託業如何“華麗轉身”備受業界關注。

“在制定新戰略發展方向時,即使外界風雲變幻,我們也希望能始終堅守初心使命,堅守信託本源,積極擁抱行業轉型。”

陸家嘴信託總經理崔斌近日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整體來看,在資管新規統一資管產品監管標準、打破剛兌、淨值化管理的背景下,信託公司亟待進一步提升大類資產配置的專業管理能力,構建核心競爭優勢,逐步打造和豐富標準化投資產品線。

那麼,對於做“非標”業務出身的信託公司來說,其資本市場之路打算怎麼走?當企業和家族財富的傳承成為迫在眉睫的現實需求,信託公司又該如何賦予本源業務家族信託以新的生命力?

轉型要抓住三個關鍵點

從監管層面看,資管新規及其配套細則的出臺,無疑已為信託行業的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向。

在崔斌看來,一方面,服務信託有望成為新常態下信託業務轉型的重要方向,信託公司可發揮自身在風險隔離、賬戶管理、財產獨立等方面的制度優勢,為委託人提供高質量的受託服務,幫助客戶實現財富保值、增值、傳承和分配。

另一方面,投資類信託也迎來了發展契機,資本市場有望成為信託轉型的重要領域。目前已有很多信託公司加大對標準化資產投研資源投入,積極嘗試各種業務模式,推動信託業務由融資模式向投資模式轉型。

在展業思路方面,崔斌告訴記者,信託公司需要實現“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的轉型;產品形態方面也要進行從“單一融資”到“組合投資”的轉變。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科技作用的發揮在以往展業過程中長期被信託公司所忽視,而如果想要真正實現由“傳統模式”向“科技賦能”轉型,必然需要在這方面給予足夠的重視。

“在制定新戰略發展方向時,即使外界風雲變幻,我們也希望能始終堅守初心使命,堅守信託本源,積極擁抱行業轉型。”崔斌頗有感觸地告訴記者。

在崔斌看來,下好“轉型”這盤棋在於抓住三個關鍵點:

投資端方面,加快標品信託業務佈局,著力提高債券、股票、基金等產品投研能力,豐富投資策略,擴大投資範圍;

在資金端,積極實施產品淨值化管理,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嚴格落實產品適當性銷售,提高資金募集效率;

在管理端,則需加強風險管理能力建設,提升對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的管理水平。

可以說,這也與資金信託新規徵求意見稿中倡導的信託轉型方向不謀而合。

標品業務的內涵與難點

具體到業務層面,有資深信託研究人士曾對記者表示,

在“非標轉標”的指引下,對於資金信託業務來說,非標業務中的非標投資以及標品業務中的標品融資和標品投資都是2021年及以後信託公司業務轉型的重要方向。

對於服務信託來說,以資產證券化業務為例,可以發揮信託財產隔離的制度優勢,盤活存量資產,提升信託服務品質。

對於投資類信託,崔斌告訴記者,股權投資和資本市場業務是主要發展方向,有利於信託打造投資管理核心競爭力,真正實現“賣者盡責、買者自負”。

以陸家嘴信託為例,未來創新轉型將主要集中於“三個突破”:在資產證券化領域,不斷豐富基礎資產型別,打造ABS全鏈條增值服務;在股權投資領域,發揮股東產業背景優勢,開展房地產真實股權投資;在資本市場領域,努力提升受託管理能力和主動投資能力,豐富產品形態,推進轉型發展。

“戰略發展方向上,信託公司應在傳統融資類業務發展的基礎上加大對資本市場投資類業務的佈局,擴充套件能力圈,將非標的投資優勢向債券及權益等領域進行適度延伸。”

崔斌對記者強調。

換言之,在資管新規統一資管產品監管標準、打破剛兌、淨值化管理的背景下,信託公司亟待進一步提升大類資產配置的專業管理能力,構建核心競爭優勢,逐步打造和豐富標準化投資產品線。

對於信託公司發展標品業務的困難之處,崔斌對記者坦言,往往在於從公司層面對標準化業務進行定位,畢竟標品業務已有銀行、基金、券商作為競爭者,競爭不可謂不激烈。

“在這種情況下,信託公司做標品業務,可投研一體,結合自身非標在房地產、政信方面的深耕優勢,實現差異化經營”。

具體來看,包括圍繞資本市場挖掘“固定+浮動”類資產,打造“固收+”產品線等方向。產品力對應到資產端就是資產獲取能力、資產管理能力、資產配置能力及風控能力。

逐漸建立全資本市場產品線

現階段,市場已在一定程度上關注到了信託在資本市場的參與。那麼,信託公司的資本市場之路如何走才能做到行穩致遠?

對此,崔斌指出,

只有逐漸建立全資本市場產品線的規劃才能樹立品牌,做大做強,逐步健全現金管理、固收(類固收)、權益TOF/FOF等全系列產品線。

記者瞭解到,信託在資本市場的參與主要分為固定收益類及權益類產品。

在崔斌看來,對於標準化固定收益類產品,信託公司可充分結合自身在房地產、基礎產業方面的優勢,培養自身標準化固收的主動管理能力。同時該類產品也更加符合信託客戶的購買習慣。

“從業內資料來看,固收類的標準化產品是目前信託公司開展主動管理類投資業務的主流,已有幾家信託公司做的較大且在該類業務上產生規模效應,產品規模在200億元以上。”崔斌稱,

“長遠來看,我們認為自建團隊做標準化固收業務可能會優於固收類TOF產品,我們採取的思路是雙管齊下。”

而相比之下,標準化權益類和混合類TOF或FOF主動管理業務則起步較晚,主要是以前類似陽光私募等證券通道業務開展規模較大的信託公司,在與各傢俬募管理人長期合作的基礎上逐步從通道向主動管理類轉型。

不過,崔斌也對記者指出,信託公司創設權益類的TOF產品,出發點是豐富自身產品線,進而實現真正從資產管理向財富管理轉型。可以透過長期跟蹤、自營跟投培育、藉助機構自身優勢等方面,為客戶選擇與其風險偏好相符的優秀私募基金,比如量化對沖策略等收益特徵和信託客戶群體天然契合的產品。

對於該類產品如何做出信託公司自身的特點,崔斌表示,

由於信託公司不存在經紀業務,在不考慮交易量的情況下,更多關注產品收益風險的平衡,使得信託公司成為該領域產品最有潛力的渠道之一。

“對於

券商指數

收益憑證、量化指數增強、可轉債等更具有彈性的品種,可以逐步在宏觀大類資產配置的指導下,進行擇機發行配置。”崔斌進一步指出,將業務範圍拓展至全天候混合類FOF產品和權益TOF產品等,同時拓展銀行代銷合作,逐步形成規模效應。

賦予家族信託生命力

當前,伴隨中國家庭財富的迅速增加,中國創一代集中步入退休階段,如何實現企業傳承和家族財富的傳承成為迫在眉睫的現實需求。

據中信登統計,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家族信託備案存續規模已突破1000億元大關,成為信託行業第四大特色業務。

崔斌告訴記者,家族信託服務於超高淨值人群,追求的是長週期資產的安全和收益的穩定,同時客戶也希望享有更多權益,包括全市場優質產品,甚至是否有可能實現較高的收益水平,部分客戶還希望擁有一定信託投資的參與度。

“基於此,任何一個信託公司的現有產品線均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

崔斌告訴記者,這對信託公司產品線的豐富和優選提出了更高要求。信託公司需要透過內部開發新產品、採購外部優質產品等方式補足產品線,從而滿足信託業務發展需要。

記者注意到,面對複雜投資環境和多元配置需求,高淨值客戶需求呈現出財富目標更成熟、資產配置意識增強的特點,財富目標從“創造更多財富”演變成以“財富保障”和“財富傳承”為首要考量,在這種情況下,也更加註重考察金融機構的專業性。

“因此,金融機構要提升包括風險控制、產品篩選、資產配置、最佳化客戶體驗在內的四大專業能力。”

崔斌進一步指出。

對於本源業務家族信託可能帶來的契機,崔斌表示,家族信託業務的出發點是服務於客戶的財富管理、財富傳承、風險隔離等需求,從根源上不同於以資金信託形態存在的資管業務,不適用於資金信託新規,將更有利於信託公司從業務本源進行結構設計和資產配置,從而推動業務發展。

崔斌進一步指出,

“未來我們將拓展家族信託財富形式,最佳化家族信託頂層設計,豐富家族信託傳承工具,發展家族信託金融科技。這些變化都有利於信託公司深化家族信託內涵,擴大家族信託業務的外延,摸索該業務的持續盈利模式,實現良性迴圈,賦予業務自身生命力。”

【文章轉載】對話陸家嘴信託總經理崔斌:下好“轉型”這盤棋要抓住三個關鍵點

TAG: 信託信託公司崔斌業務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