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練出了酒量”究竟是怎麼回事?

我們每天都在使用身體,但是你真的瞭解它嗎?

為何別人千杯不醉,我一杯就倒?勤能補拙,酒量能靠多喝練出來嗎?到了非喝不可的場合,怎樣才能避免喝醉?

說這個問題前,我們先看看酒精在體內的代謝過程。酒精也就是乙醇,主要是在肝臟代謝。第一步乙醇被代謝成乙醛,第二步乙醛被代謝成乙酸,第三步,乙酸被代謝成二氧化碳和水。其中起關鍵作用的,是乙醛脫氫酶和乙醇脫氫酶的活性。

所謂的“練出了酒量”究竟是怎麼回事?

那麼酶的活性又是什麼決定的呢?答案:基因!大約在於70%的漢族人體內,存在一種“解酒基因”,即是乙醇脫氫酶的一種變種,它有助於加快乙醇分解速度約13倍,同時能夠分解與乙醇結構類似的存在於酒精中的毒素。

所以你不能喝,一喝酒上臉上頭,很有可能和你本身“飲酒基因”不強大有關。

雖然基因不強大,但我後天努力,能否練出好酒量呢?

所謂的“練出了酒量”究竟是怎麼回事?

首先告訴大家,酒量是能練出來的。不少男生剛入大學時,喝一瓶啤酒都能吐。,工作幾年後,當年這些不勝酒力的男同學們,喝一瓶啤酒完全是小case。

那麼所謂的“練出了酒量”究竟是怎麼回事?練酒量用科學語言叫做“酒精耐受”:相同量的酒精,對身體功能和行為產生更輕微的效果。而我們身體有很強的適應性,透過長期飲酒,幾乎所有人都可以慢慢產生不同程度的酒精耐受。

所謂的“練出了酒量”究竟是怎麼回事?

酒精耐受分為兩類,一類為功能性耐受,另一類為代謝性耐受。

功能性耐受是指喝酒後,身體解酒能力並沒有變強,只不過身體,尤其是大腦和神經,對酒精變得越來越不敏感,導致原來酒精對人產生的暈眩、興奮等作用表現不明顯,這時候人會覺得比以前更能喝。

代謝性耐受是指代謝酒的能力變強了,即乙醇→乙醛→乙酸這個過程變快,酒精能更快地從體內排出去,降低對於各大器官的損害。代謝性耐受也是長期酒精刺激下,一種身體的適應,但不是透過改變大腦感覺,而是透過改變肝臟中酶的活性,讓它們變得越來越強。

因此,雖然能靠練習提高一點酒量,但練酒量無法彌補基因缺陷。

既然無法像別人那樣千杯不醉,那麼怎樣才能儘量讓自己避免喝醉呢?

所謂的“練出了酒量”究竟是怎麼回事?

為了防止喝醉,大家總結出了很多“技巧”,下面推薦幾個有用的方法。

方法一

延緩組織身體對酒精的直接吸收。酒精可以在胃內迅速大量吸收,為了延緩酒精吸收,最好在餐前吃一點保護胃壁的食物,比如橘子、雜糧饅頭、牛奶、酸奶、豆製品、肉類等食物。

方法二

稀釋酒精,讓酒精緩慢吸收。喝酒如果喝的太快,血液中酒精濃度猛然升高,人會更容易出現“喝多”的症狀,所以慢慢喝是防止喝醉的一大技巧。喝酒後還可以透過多喝些水,飲料(不要是碳酸飲料)來稀釋酒精濃度,防止醉酒。

方法三

不要喝混酒。混酒容易喝多最大的問題是,人們不知道自己究竟攝入了多少酒精。不同型別的酒,不同的酒精濃度,會讓你更容易醉。

TAG: 酒精耐受酒量乙醇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