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給你物件聽,古人七夕是怎麼過的

又是一年七月七,約會送花忙登記。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七姐節,七巧節等等,近些年多了個新名稱——“中國情人節”。

把七夕說成中國情人節倒也沒什麼,但是隨著這個名稱的普及,似乎很多人已經認為,七夕就是情侶們約會的日子,而忘了七夕節本來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了。

中國的七夕節到底起源於什麼年代,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我們可以透過一些歷史文獻的記載,看看七月七這一天,古人都在做什麼。

說給你物件聽,古人七夕是怎麼過的

根據《西京雜記》的記載,西漢時期,人們會向綵女學習針線活。(“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但顯然,這還沒成為一個習俗。

東漢時,七月七成了一個曝衣曬書的日子。(“七月七日,作麴。可合藍丸及蜀漆丸;曝經書及衣裳。”——唐徐堅《初學記》卷九引《四民月令》)

曝衣曬書主要和氣候有關。七月七日已經是夏末秋初,日曬充足且空氣乾燥,在這一天把潮了一夏的衣服、書本拿出來曬一曬,除去潮氣,便於儲存。同時這一天也會去做釀酒的原料和除蟲解毒的藥丸。

可以看出,東漢時期七月七雖然沒有成為一個正式的節日,但是已經有了固定的習俗,這樣就為這一天成為節日奠定了基礎。

說給你物件聽,古人七夕是怎麼過的

到了魏晉時期,牛郎織女開始參與到七月七的習俗中,這一天慢慢成為一個普遍的節日。

晉朝周處的《風土記》載:“七月七日,其夜灑掃於庭,露施几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河鼓(《爾雅》曰:河鼓謂之牽牛)、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鹹懷私願,或雲見天漢中有奕奕正白氣,有耀五色,以此為徽應。見者便拜,而願乞富乞壽,無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頗有受其祚者。”

可見,此時祭拜牛郎織女已經成了這個節日的重要元素,以乞富、乞壽、乞子。而牛郎、織女作為星神,對於他們的祭拜自然主要在晚上,這也是把七月七叫作“七夕”的主要原因。

到了南朝時期,七夕節有了新的習俗——穿針、蛛絲乞巧。

在南朝梁宗凜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輸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七夕乞巧的習俗開始正式見於文獻記載。

說給你物件聽,古人七夕是怎麼過的

此後,七夕節的習俗基本穩定,主要就是祭拜牛郎、織女祈福乞巧,雖然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很感人,但始終不是這個節日的重點。

到如今,男耕女織的生活方式已經不適應這個社會,女性不再僅僅侷限於針織類工作,對大部分人來說,便沒有了“乞巧”的需要,這個習俗也就慢慢在人們的記憶中消失。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節日的追求跟古時候早已不同,從最早的祈福消災逐漸向娛樂和商業化改變,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是我們難以抗拒的。傳統節日正在以新的方式傳承著,來適應如今的社會。我認為我們該做的,不是棄今懷古、抨擊新潮流,只是我們在娛樂的同時,不要忘記這些節日的初衷,那些包裹在這些節日裡,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TAG: 七月乞巧節日七夕節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