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中醫心理的藏象學說

人的精神心理活動由人體五臟產生

它生成於髒內,表現於人體。五臟貯藏人體精微,五臟所藏之精化而為氣,從而產生五志,五志透過氣的升降出入表現於外,進而出現人的各種情志活動。

心是一身之君,統領人的各種身心活動,是人身的君主

人是整體性的,體內的五臟六腑雖各自分工但又相互作用,不能獨立存在。《靈蘭秘典論》指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

《黃帝內經》中醫心理的藏象學說

五臟六腑的職能分工明確,同時又“不得相失”

各臟腑機能的正常執行需在心的統領下協調統一地進行,而不能離開整體獨自執行。只有當心神合一時,才能瞭解以往,認知當下。心具有記憶和認知的能力。人認知能力的發揮,需要在心神的作用下才能發揮作用。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

《黃帝內經》中醫心理的藏象學說

《內經》將情志的產生和變化與臟腑精氣相聯絡,從而能更加客觀地瞭解情志的產生和變化,認為五志由五臟所藏之精化氣所生,五志過極則傷所應五臟,且五志間根據五臟五行屬性的生剋制化存在相應的勝與不勝。

因此,臟腑精氣的盛衰變化影響著人體情志的產生和變化,如《靈樞·本神》:“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因此,情志活動的正常變化,需要臟腑精氣的正常執行,人才有正常的情緒表達。

情志的產生源於人體五臟即生理的變化

宋·陳無擇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指出:“七情,人之常性,動之則先自臟腑鬱發,外形於肢體。”表明情志的表達是人體與生俱來的正常生命活動,情志活動的產生由內而外,由五臟之精產生,變現於肢體之間,這就是人體情志活動的整個過程。

臟腑精氣是情志產生和變化的基礎物質,體內臟腑精氣的盛衰,表現於體外則是人體情志的變化,從而帶來各種情緒變化。中醫學將人體情志活動與五臟六腑看作一個整體,將陰陽五行學說運用於實踐,從而為心理疾病的治療起到指導作用。

《黃帝內經》中醫心理的藏象學說

#大家健康超能團# #@大家健康

薛國斌, 何麗清, 張平, 鄭爽山。 《內經》中心理治療理論探析。 山西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0,21(04),235-238 DOI:10。19763/j。cnki。2096-7403。2020。04。01

TAG: 情志五臟臟腑人體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