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的歷史以及醬與醬油的關係

醬的歷史

我們中華民族是人類歷史上最早開始掌握髮酵技術的族群。我們的祖先廣泛利用各種動植物原料的發酵鹽漬食物“醢”。經過科學考證, “醢”是我國古代先人對醬類食品的總稱謂。“以豆合面而為之”,也就是說那時的人們是以豆和麥面為原料來制曲後再加鹽的工藝來製作“中國醬”的,這在人類發酵食品史上堪稱是獨樹一幟、極具魅力的,我國古代先人的這一偉大創新與發明,深深影響了中華民族的飲食生活數千年直至現在。並且也深深的影響了整個東方世界廣大地區的許多國家和民族。

醬的歷史以及醬與醬油的關係

一、從“醢”到“醬”

討論“中國醬”和“中國醬文化”,理所當然要從“醢”說起。所謂“醢”, 《說文》:“醢,肉醬也”。據【周禮·天官】記載:“醢人掌四豆之實,醓醢、蠃醢、蠯醢、蜃蚳醢、兔醢、魚醢、鴈醢”。【注】凡作醢者,必先膊乾其肉,乃後莝之,雜以粱麴及鹽,漬以美酒,塗置甁中,百日則成。鄭司農曰:無骨曰醢。“醢”,就是用小的罈子類器皿裝的發酵了的肉醬。也就是說起先我國先人

制醬

大多是用動物肉為原料來加鹽發酵並用罈子來盛裝的。

醬的歷史以及醬與醬油的關係

二、醬在中國人的飲食中有很多種表情,大蔥蘸醬吃的是平民、豪爽;小碗炸醬吃的是平凡中的精細;麻婆豆腐豆瓣醬吃的是巴蜀風情;柱侯鴨吃的是華南人在飲食上的巧思,醬汁肉呈現的是醬特有的風味和色彩;熱乾麵更離不開芝麻醬的“魔力”。

在中國人的飲食體系中,“醬”擁有廣闊的舞臺,常在不露聲色中彰顯其價值,俗語中說:“醬者,百味之將帥,帥百味而行”,所以贊其“調鼎鼐、率眾味”一點都不為過吧。

早些時候,在中國各地,不論是縣城還是小鎮,只要有人聚居必有醬園存在,以供百姓居家之需。在歷史上有 “中國四大著名醬園”:北京六必居、廣州致美齋、長沙九如齋、揚州三和醬園。

醬的歷史以及醬與醬油的關係

二、醬與醬油的關係

1、醬(豆醬)是透過微生物米麴黴的作用,將原料中的蛋白質分解,產生人體需要的多種氨基酸,將原料中的澱粉發酵成葡萄糖、穀氨酸及少量酒精,經長時間日曬,使醬形成濃郁的色香味。加鹽水稀釋到流質,使醬形成完美的體。醬是帶渣吃的。

2、醬油是先做醬發酵,完事後加更大量的鹽水淋油,去渣不用。醬油跟

豆醬

是同源的。

至於其他醬就不同了,比如甜麵醬主要是澱粉轉成糖和穀氨酸及其他香氣成分,蛋白質佔少量。辣椒醬又分兩類:發酵和不發酵。發酵的辣醬跟豆醬相近,有的用

豆醬

加辣椒製成。不發酵的辣醬跟醬油就沒有半點親戚關係了,不過樣子有點象而已。還有,就是果醬,是將水果濃縮而成,不發酵,跟醬油也不是親戚。古代肉醬是豆醬的祖先,古人原來把肉醬當成一種食品來吃,有點像今天的罐頭,後來(隋唐以後)才發現穀物作醬風味更好,再後來就慢慢變一種調味料了。

TAG: 發酵豆醬醬油肉醬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