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腑辨證是中醫辨證的基礎與核心,你知道嗎?

中醫範疇內,“辨證論治”可謂是“高階概念”之一,它是中醫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是中醫學對疾病的一種特殊的研究和處理方法。辨證施治凝聚了中醫診斷病情、治療疾病過程中的智慧,是由老中醫在長期的行醫中,不斷地使用和總結出來的,可以說是中華醫學的智慧的結晶。

而在歷史長河中,中醫衍生了多個門派,辯證的方法自然也是五花八門,隨著臨床不斷實踐總結,現在在臨床中常用的辨證方法大概有以下幾種:八綱辨證、氣血津液辨證、臟腑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經絡辨證等等。俞老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了十大辯證,而其中佔據重要位置的,也是耳熟能詳的——

臟腑辨證

,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臟腑辨證是中醫辨證的基礎與核心,你知道嗎?

臟腑臟腑,首要的便是區分髒與腑,在中醫範疇內,五臟為心、肝、脾、肺、腎,其特點為實質性器官,主要功能是

化生和貯藏氣血精津液

;六腑為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其特點是為空腔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受納和腐熟水谷,傳化和排洩糟粕。正如《素問·五臟別論》說:“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

臟腑辨證是中醫辨證的基礎與核心,你知道嗎?

臟腑辨證又可以細分為髒病辨證、腑病辨證及臟腑辨證,它是以藏象學說為基礎,同時又蘊含了八綱辨證,因此在臨床上運用十分廣泛,其中,髒病辨證又居重要的位置。

想要熟知臟腑辨證,首先要了解的便是臟腑的生理、病理功能,下面簡單介紹一下五臟的生理功能:

1、心:

心為神之居、血之主、脈之宗。生理功能①主血脈;②主神志。

2、肺:

肺為魄之處、氣之主。生理功能:①主氣,司呼吸;②主宣發肅降;③通調水道;④朝百脈主治節;輔心調節氣血執行。

3、脾:

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藏意。生理功能:①主運化;②主升清;③主統血。

4、肝:

肝為魂之處,血之藏,筋之宗。生理功能:①生疏洩;②主藏血。

5、腎:

先天之本,藏志,腰為腎之腑。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長髮育與生殖;②主水;③主納氣。

瞭解了臟腑的生理功能,我們便可以推斷當其出現問題時會有什麼樣的表現,比如肺功能下降除了呼吸系統的症狀外還會影響體內的水液執行,也會引起小便少等情況;脾功能下降可以引起大便問題外還容易影響清氣上升,會出現頭腦不清的症狀等。

而後我們就將臟腑與八綱辨證進行相匹配,得出更為詳細更為精準的判斷,比如心功能下降多伴有心悸,而心陰虛則會在原有症狀上增加一些陰虛的表現,比如心煩、失眠、盜汗等等;腎虛往往伴有腰部不適,若腎陽虛則會有寒象,如手腳怕冷、小便清長等。

髒與髒之間、腑與腑之間、髒與腑之間又有這不一樣的聯絡與影響,因此也能指導我們更進一步地辨證,更精準地判斷疾病,從而治療。

臟腑辨證是中醫辨證的基礎與核心,你知道嗎?

需要注意的是,中醫範疇內的臟腑並不等同於現在科學中十分明確的“器官”,而是具有相對應功能的一個人體部位,這樣說有些抽象?其實用三焦來解釋就很明確了,在現代醫學範疇內是找不出“三焦”這個器官的,但在中醫範疇內,三焦卻是具有通行元氣,執行水液等重要作用的一個臟腑,其他的臟腑也是如此,因此,在學習臟腑辨證時不要侷限於具體的“器官”,而更要有發散的思維,瞭解其本質!

TAG: 辨證臟腑生理功能中醫三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