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長生島「聊參學堂」3:15分鐘才爬行1米,海參不愧是你

海參至今為止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6億多年,經歷了幾次生物大滅絕,被稱為海洋中的活化石,其生態習慣也有顯著特徵。

一、體色與棲息環境有關

以仿刺參為例,背面般為黃褐色或棕褐色,生活在岩礁底的個體體色往往較深,而生活在海藻間的個體常帶有綠色,有時變成白色、赤褐色或紫褐色。仿刺參的腹面多為淺黃褐色,此外還有黃綠、赤褐、灰白等顏色。

大連長生島「聊參學堂」3:15分鐘才爬行1米,海參不愧是你

圖片來源於網路

二、對光線反應靈敏

海參對光線強度變化的反應較為靈敏,喜好弱光。隨著晝夜光線強弱的變化,海參表現出明顯的節律性。在陽光或其他強光照射下往往躲藏在陰暗處,呈收縮狀態;在夜間或弱光條件下,海參攝食和活動明顯增強。

三、運動緩慢

海參的運動通常是為了攝食或是尋找更為適宜的棲息環境。以仿刺參為例,其運動有3種方式。一是爬行,仿刺參透過管足附著和軀體伸縮做尺蠖式運動,一般15 min能移動1m左右,二是漂浮,仿刺參般棲息在水底, 但偶爾會課浮到溶解氧含量較高的水面上,三是滾動,當太陽光強度較大時,滯留在淺水處的仿刺參個體不能忍受強光的照射,往往透過滾動的方式從淺水處滾動到深水處,深水處光線相對較弱,這與海參喜好弱光的習性吻合。

大連長生島「聊參學堂」3:15分鐘才爬行1米,海參不愧是你

四、夏眠

“夏眠”是刺參特有的生活習性。當夏季海水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後,刺參會向深水遷移,潛伏在安靜的岩石底下,進行“夏眠”。在此期間,刺參生理狀態會出現顯著變化,主要表現為攝食和排洩機能降低或休止,消化道發生變薄、變細等退化現象,代謝降低,體重減輕。 刺參夏眠時長一般為2~4個月,一直到秋分時節,當海水溫度降低時,才恢復攝食和活動。

夏眠的臨界溫度因棲息地不同而存在差異,並隨其體重的增大而降低。研究表明,體重70~ 140 g的刺參,夏眠臨界溫度為24。5~25。5C,而體重29 ~ 40 g的刺參,夏眠臨界溫度為25。5~ 30。5C (來源於:Yang et al, 2015)。

大連長生島「聊參學堂」3:15分鐘才爬行1米,海參不愧是你

五、排髒與再生

某些品種的海參,在受到強烈刺激或是處於諸如海水汙染、水溫過高、過分密集等不良的環境條件時,會發生“排髒”現象,表現為身體強烈收縮,洩殖腔破裂,消化道、呼吸樹、生殖腺等部分或全部從肛門排出。海參排出內臟後並不意味著死亡,在適宜條件下,海參可以再生出一套新的內臟器官。

大連長生島「聊參學堂」3:15分鐘才爬行1米,海參不愧是你

TAG: 刺參夏眠海參攝食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