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解羅裳”的“裳”到底應該讀什麼?

李清照的名篇《一剪梅》,是這樣描述她秋日泛舟的: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裡的輕解羅裳的裳到底應該讀什麼?是chánɡ,還是shɑnɡ。似乎很糾結。

先看裳,普遍認為,古人讀“chánɡ”,其實未必。古書裡“裳”有下衣的意思,也就是上衣下裳。《說文》:“衣,依也,上曰衣,下曰常。”很多人以此為依據,認為下衣自然讀chánɡ。但我們另見《說文》:“常,下帬也。從巾,尚聲。”這就迷惑了,原來“常”字本來讀音可能和“商、尚”類似。

“輕解羅裳”的“裳”到底應該讀什麼?

古人衣裳分離,這是沒有疑問的,最早《楚辭·九歌·東君》:“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楚辭·離騷》中的“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古人的裳為下衣,一般情況不方便解去,因為可能光腿或者穿著開襠褲。

“輕解羅裳”的“裳”到底應該讀什麼?

後來有了非開檔褲,不過這些都是地位比較低下的人穿的,李清照作為一個貴族婦人,萬萬不可能解去下衣的。人們上船,是否會因為下衣不方面呢?有可能,但這個時候,一般都是斂裾即可。就是把下衣提起來即可。“夏始春餘,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採蓮賦》”

“輕解羅裳”的“裳”到底應該讀什麼?

況且,宋朝的女性服飾,解下衣顯然是不方便的,宋朝也有方便勞作的女性服飾,穿便褲,但李清照是絕不可能穿這樣的服飾的。而且,我們仔細分析宋朝女性的常服,解去下衣,似乎並不是很方便,直接露出光腿?似乎大大的不雅。

“輕解羅裳”的“裳”到底應該讀什麼?

“輕解羅裳”的“裳”到底應該讀什麼?

“輕解羅裳”的“裳”到底應該讀什麼?

那麼,輕解羅裳,是什麼衣服呢?羅裳,即是用很薄的綢緞做成的夏衣。在這裡,是衣服的統稱。《現代漢語詞典》:“shɑnɡ 1。古時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後亦泛指衣服。”即統稱衣服的時候,讀shɑnɡ。

“輕解羅裳”的“裳”到底應該讀什麼?

其實,在古詩文裡,衣裳的的含義也逐漸發生改變,泛指衣服。

《賣炭翁》“賣炭得錢何處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讀shɑnɡ。

比如:“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再如:“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更如:“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又如:“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還如: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此處裳已與布,簾相近)。

由現代漢語中裳字的輕聲讀法“shang”推斷之,文言中,尤其詩詞中“裳”字讀音更多應該為“商”,只不過口語中多被讀成輕聲。何況,裳字由其造字的角度推斷,也與“尚”音相近。《說文》中說裳與常同源,所以後人每讀裳必音“常”,孰不知“常”音源於“尚”。

再舉幾列唐宋以來的詩詞為據。1、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2、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北宋郭茂倩樂府詩)(如古音都讀“腸”,那這裡上下兩句同為“腸”韻,啟不難以為詩哉!)。唐宋以來的近休詩中,裳的發音從韻律學上來講發“商”的音更有韻味,可見,此時的“裳”字已經與現在口語中的衣裳(輕聲shang)已經很接近。所以,近體詩詞中裳字讀成“商”音,本人覺得更加符合詩詞的特點(因為詩詞算文言,不可能出現輕聲字,所以讀一聲“商”)。

易安居士為什麼要“輕解羅裳”?因為到了深秋,“紅藕香殘玉簟秋”,天氣轉涼,船上風大,恐怕穿單薄的夏衣會著涼,所以,整體更換為秋衣(秋衣也可能是長裙拖地,絕無可能穿便褲出行)。

“輕解羅裳”的“裳”到底應該讀什麼?

在這裡,“羅裳”的意思,恐怕解釋為單薄的夏衣,泛指全身的衣服更為合適。

也有說法,“輕解羅裳”的用意,是含蓄地掩飾詞人對逝去的美好時光的惋惜。秋裝不如夏日羅裳的華美,脫下華麗羅裳有如告別褪色的青春,折射出的是詞人對往事不再、年華易逝的無奈。這未免牽強。但江面風大,秋色漸諒,換秋衣是一定需要的。

這樣理解的話,“輕解羅裳”的“裳”讀成shang更為準確。

那麼裳做下衣解讀chánɡ,是否為古音呢?也未必。吳越之地的方言讀“衣裳”的時候,讀成“衣桑”(裳讀音介於“桑”和“嚷”之間),可能更接近於古音。

那麼說了這麼多,衣裳到底讀什麼音?

如果做泛指衣服解釋,一定讀shang。

如果明確指下衣解釋,一定讀chánɡ。

其他不明之處,儘可能按照現代漢語的讀法來讀。例如“斜”,在古詩文裡,所有讀xié均為正確,因為是現代漢語讀法,儘管在有些古詩裡,讀成xiá可能更押韻。

另外,古詩是需要誦讀的,是語言表達專案,不妨怎麼覺得舒服怎麼讀,“音隨客便,形同主人。”太糾結讀音,其實大可不必,漢語的字千萬不能寫錯,但讀音,其實是在不斷變化的,誰也不知道古漢語到底怎麼讀?也許部分字類似於現在的吳越方言,也許部分字類似於現在的嶺南粵語,均有可能。

當然,如果國家官方教材明確的標註出來,我們以官方標註的為準。(如“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現在已經統一為shuāi了)

《金剛經》說“不住於相”,誦讀古詩詞,感受其美即可。並不需要太糾結其準確讀音。在並無準確定論的時候,怎麼美,怎麼讀。

飆叔,2021。5。11

TAG: 下衣衣裳輕解羅裳ch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