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控股流失13億國資? 吃瓜群眾的失憶症真得好好改改!

週末,有幾個朋友問我怎麼看待“中科院轉讓聯想股份導致13億國資流失”這個大瓜,會不會有後續進展?

聯想控股流失13億國資? 吃瓜群眾的失憶症真得好好改改!

這個所謂“大瓜”其實很搞笑、很低階,而且是一箇舊瓜、老瓜,一點都不新鮮。

咱們老媒體人都記得,2009年9月,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成為聯想控股第三大股東是當時的爆炸性大新聞。這麼大的新聞豈可兒戲,當年各方就做了翔實的報表和盡調,把一切說得明明白白,包括中科院企業為什麼要進行股權改革,中國泛海為什麼入股聯想控股,資產評估審定規範等等。

今天所謂“中科院轉讓聯想股份導致13億國資流失”的大瓜,當年已經集體討論過一波。12年前國科控股總經理鄧麥村就已經解釋說明,27。55億元這個價格是按照國家國有資產轉讓規定,經過嚴格資產評估程式來確定的,議價報表、定價過程都不是國科控股及聯想控股能操控的。

那麼,早在12年前就已經蓋棺論定的事情,為什麼今天又被翻來覆去拿出來炒作呢?簡單來說,來源於司馬南的一篇文章,題為《中科院賤賣13億國有資產白送泰山會?》。司馬南是知名大V,文章發表後引發了不小關注和轉發,讓這個塵封已久的話題再次成為熱點。

那麼,為什麼我說《中科院賤賣13億國有資產白送泰山會?》一文發現的“大瓜”很搞笑、很低階,原因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1、算術對了,演算法錯了

司馬南認為,聯想控股的所有者權益是139。73億,這個權益的29%應該是40。52億,而泛海買入聯想控股股權的現金為27。55億人民幣。40。52億減去27。55億,就是12。97億,約為13億。由此得出一個結論:13億國有資產流失了!

站在小學5年級學生的角度看,司馬南的算術題沒毛病。但財務核算有一套專業準則,不是小學生數學題上簡單的加減乘除。比如少數股東權益這個名詞,司馬南自己引用的信用評級報告中就有明確表述,但他就是忽略了,導致了演算法上的巨大失誤。

聯想控股流失13億國資? 吃瓜群眾的失憶症真得好好改改!

圖示摘自聯想控股2011年債券信用評級報告

少數股東權益到了今天其實並不是陌生詞彙,以萬科財務報表為例,也總提及少數股東權益。專業的內容創作者,一般來說也不應該忽視少數股東權益。

公開的信用評級報告寫得很清楚,139。73億的所有者權益包括了少數股東權益,至於分開算分別是多少,巧了,還是在司馬南自己引用的這份評級報告裡,稍微往後翻閱完就能發現,少數股東權益為62億左右,所有者權益77。7億左右,加起來正好就是139億多。

聯想控股流失13億國資? 吃瓜群眾的失憶症真得好好改改!

圖示摘自聯想控股2011年債券信用評級報告

因為這筆交易主要是中科院(國科控股)對泛海轉讓29%的股權,轉讓的標的是聯想控股的股權,對價的基礎應該用歸屬於聯想控股的股東權益,也就是隻轉讓77。7億元淨資產的部分,對應的淨值應為77。7X29%=22。53億,而不應該包含少數股東權益這部分。聯想控股合併報表列示的少數股東權益,是歸屬於非全資子公司的少數股東的。這麼一算,泛海這27。55億購入還是溢價了。

當然了,司馬南在影片裡口口聲聲說,那些說他錯了的人,都沒有證據,如果這個評級報告不夠的話,我這裡還找到了一份當年的審計報告,同樣針對少數股東權益和所有者權益是分開披露得清清楚楚。無論用哪一份報告證明,司馬南所謂的“國有資產流失”都是無稽之談。

聯想控股流失13億國資? 吃瓜群眾的失憶症真得好好改改!

聯想控股流失13億國資? 吃瓜群眾的失憶症真得好好改改!

圖示摘自中瑞嶽華關於聯想控股的審計報告(資料截至2008年底)

後來我們也知道了,聯想控股當年股權轉讓前後,聯想控股職工持股會持股比例並沒有變化,出讓股份的主要是中科院,泛海購買的是中科院持有的部分聯想控股股權。另外關於資金用途,當年就說得很明確,27。55億全部現金交易,沒有進入聯想高管腰包,而是被中科院統籌使用,第一用於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孵化新的高科技企業,第二是用於中科院高科技人才的培養。

2、誤導資訊效應

其實,當下的爭議12年前就回應過了,為什麼今天還要再次重複之前的觀點和邏輯,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群體真的會失憶。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做誤導資訊效應(misinformation errors),這個效應指個體接觸誤導性資訊後,對過去經驗和事件的記憶與事實發生偏離的心理現象。

這一次,“個體接觸誤導性資訊”的來源或者來源之一是司馬南。

77億的資料(剔除少數股東權益62億後的數)年頭夠久,吃瓜群眾找不到、忘記了,司馬南也找不到、忘記了。反常的是司馬南自己的文章圖表裡也提到了139。73億是包含了少數股東權益,而在後續文章和影片裡又淡化甚至無視“少數股東權益”,最終導致了受眾的集體無視。

透過語言上的誘導和暗示,個體的錯誤記憶就會產生。於是乎,錯誤記憶佔據高地後,我們看到“聯想控股流失13億國有資產”這樣的錯誤認知就有了市場,被一眾吃瓜群眾傳播引用。最終造成錯誤資訊二次傳播,反過來強化了誤導資訊效應。

寫在最後:

也有朋友說,難道27。55億人民幣就不是賤賣嗎?

這個疑問有好幾位朋友提出,看起來很有道理,其實很不講理。這種認知顯然是用後來的價值來評估當時的估值。按照這個邏輯,馬雲將阿里股份以2000萬美元賣給軟銀,也是賤賣,簡直白菜價;MIH用1968萬美元買了騰訊大額股份,也是賤買了。

TAG: 聯想司馬南股東權益控股中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