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茶道及其審美價值2—古代文獻記錄摘要

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唐。陸羽《六羨歌》

我國關於茶文化記錄的典籍雖多數是以人與事作為記敘,但其中哲理蘊含,立足於茶藝而延伸出的思想博大精深。自《茶經》之後,古代茶書的類別便已達124類。

其中內容涉獵甚廣,有言語晦澀的專業理論書籍,也有深入淺出的普及類著作,整個茶著體系完善,內容詳盡。不過,就茶文化進行記錄的文獻多是分散在各類總集、別集亦或是單行的文獻之內,此外,在各類詩歌以及散文中也多有涉及,其數量之大,令人瞠目。與茶相關的文獻裡有茶樹種植,茶葉的採摘、烤制,以及後期的品飲等均有記敘,因此,這些的古籍有極大的研究價值。

古典茶道及其審美價值2—古代文獻記錄摘要

唐 以 前

其實,我國對於茶文化的記載非常之多,而有據可靠的文獻記載更是在2000多年前便已出現,而到西漢末年之時,更有“武陽買茶”的故事就茶葉最初的貿易形式進行了描繪。不過,從秦朝發展至南北朝,人們對茶之瞭解依然停留在藥用與食用等層面上,但在逐步的發展中,而將茶看作精神寄託的傾向也就逐漸有了萌芽。隨後,茶飲之風逐漸從南向北推進,在全國範圍內迅速流傳開來,並愈發精緻高雅,演變成一個成熟而完善的體系。在唐朝之前,人們對於飲茶的重視程度並不深,因此,不曾有人刻意就其進行著書,僅僅在部分書籍以及詩詞中有所初涉,不過均是隻言片語,同後代的茶書是無法相提並論的。詩文眾多,其中也有算得上茶書之作的,則是杜育的《荈賦》。荈(chuan),是晉代之時人們對秋天所採的茶葉的稱呼。《荈賦》就茶葉之產地、飲法、形態等都作了專門的描述,因此,也可以稱之為我國關於茶之生產及其飲用的較早的全面記錄。

杜育《荈賦》曰:“靈山惟嶽,奇產所鍾。厥生百草,彌谷被岡。承豐壤之滋潤,受甘靈之宵降。月惟初秋,農功少休;結偶同旅,是採是求。水則蛾方之注,挹彼清流;器則陶簡,出自東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劉。惟茲初成,沫沉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敷”。

縱觀我國曆史,《荈賦》是首篇對茶之生長、採製、沖泡、形態均有記述的作品。《太平御覽》卷八六七:“杜育《荈賦》曰:‘調神和內,倦解慵除’”。陸羽著《茶經》,其中也對《荈賦》有引用,不難看出其內容上的傳承關係,因此,將杜育《荈賦》視為關於茶的較早文獻,是合理的。

唐   代

1、陸羽《茶經》。唐代已然飲茶成風,茶乃為時所貴。李肇《唐國史補》載:

“風俗貴茶,茶之名品益眾。劍南有“蒙頂”、“石花”,或小方,或散牙,號為第一。湖州有顧渚之“紫筍”,東川有”神泉“、”小團“、“昌明”、“獸目”,峽州有“碧澗”、“明月”、“芳蕊”、”茱萸纂“,福州有方山之“露牙”,夔州有“香山”,江陵有“南木”,湖南有“衡山”,嶽州有滬湖之“含膏”,常州有義興之“紫筍”,婺州有“東白”,睦州有“鳩坑”,洪州有西山之‘白露”,壽州有霍山之“黃牙”,薪酬有薪門”團黃”,而浮樑之商貨不在焉”。

從李肇的記載可以明顯看到,唐代飲茶已經蔚然成風,並且已經湧現出了眾多的著名品牌,其產地多樣,則其種植也已相當普遍,茶作為商品的貿易活動應是相當活躍的。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陸羽的《茶經》乃應運而生。

唐代可以說是茶文化典籍文獻正式定型的時期,而最典型之代表便是《茶經》,是為我國乃至全球首部茶學專著。《茶經》由三卷構成,細分為十章,全文7000多個字。就唐朝時期關於茶之知識與經驗都作了詳細的總結,不僅就茶之栽植、製作、品飲以及茶事均作了詳細的描述,而且對茶的美學意境進行了昇華。

上卷共三章:“茶之源”一一主要是就茶之源、狀、名、效以及栽植之環境進行了記敘。“茶之具”一主要是就茶之採摘與製作所用之器具進行了記敘。“茶之造”——主要是就茶之採摘時間、方式以等級的區分進行了記述。

中卷只有一章:“茶之器”——主要是就茶事中所用之法與器具進行了記敘,並就國內主流的瓷窯作了評級。

下卷共六章:“茶之煮”一主要是就茶之烤、煮之法以及水之品級進行了記敘。“茶之飲”一主要是就茶之史、類以及風俗等進行了記敘。“茶之事”——主要是就茶之傳說、故事以及與藥效的史料進行了記敘。“茶之出”一一主要是就名茶之分佈與評價進行了記敘。“茶之略”一一主要是就茶之釆、制以及品飲中具體情境下不必苛求的用具與步驟進行了記敘。“茶之圖”一主要是就將《茶經》內所記敘之內容繪製於絹帛之上,懸掛於座前用於茶事的指導。

從《茶經》問世以來,至今已經超過1200年,享譽舉國內外,被稱作是“茶學百科全書”,被翻譯成多國語言進行出版。為此,陸羽更是被後人奉上神壇,稱之為“茶聖”、“茶神”以及“茶祖”。除我國以外,近鄰日、韓等國也有組建專門的學術團體就其所著之《茶經》展開細緻的研究。

2、 張又新的《煎茶水記》。張又新,字孔昭,河北人,唐憲宗元和年間(806一820)進士。張又新在政治上可謂聲名狼藉,但他所著的《煎茶水記》,則是我國首部以茶之水的品鑑為主旨的著作,在茶史研究上有重要地位。其就煎茶之水進行闡述,詳細記敘了其對茶之色、香、味的影響。書中還引用一本《煮茶記》的材料,介紹了陸羽檢驗真假南零水質的故事,就劉伯芻所列舉的七處優質泉水以及陸羽所列舉的20處泉水品級進行了描述。在評述茶與水的關係時指出:“夫茶烹於所產處,無不佳也。蓋水土之宜,離其處,水功其半。”並表示茶湯是否優質並非全然取決於水質,後期的烹煮與器具之潔淨均極為重要:“然善烹潔器,全其功也。”不過,在其之後明代也有茶人就水於茶之重要性進行了論述。

3、 蘇虞的《十六湯品》。此書是唐末五代的時候著作而成。原為蘇廛所撰《仙芽傳》第九卷中的一篇短文,後來陶谷將其單獨收進《清異錄》卷四中。該書一一就水之煮、注,盛器以及燃料均有所論述,並簡單茶品之分作了記敘,其中將水之老嫩分為三類,緩急分為三類,盛器分為五類,燃料分為五類,總計16湯品。該書就水之老嫩,器具之選,以及烹煮之法等均作了記敘。

4、 毛文錫的《茶譜》。毛文錫,是五代時期之人,其所著之《茶譜》至今依然失傳,截至現今,世人亦只能沿著各類古籍中的隻言片語去辯得那失傳之言。經學者歸納後可知,其主要是就名茶,及其品質、風味與療效等展開敘述。此外,書中還對多種不同的芽茶作了記敘,由此可見,散葉茶在餅茶之流行下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宋   代

宋朝時期,茶書便有近30餘類,分別就茶葉之興盛與品鑑作了記敘。而宋徽宗所著的《大觀茶論》中所記敘的則是宋代流行的鬥茶之技;丁謂在其所著之《北苑茶錄》中所記敘之內容則是圍繞園焙之數以及採製之法展開敘述,並將所用器具繪製成圖;蔡襄在其所著之《茶錄》就鬥茶之評判標準作了記敘,而這些茶書均對後世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1、蔡襄的《茶錄》。蔡襄,原為福建人,曾負責過貢茶之督造工作,並將所有心得寫於《茶錄》之中。全文概800字,分上下兩篇。上篇論茶:主要是就茶之色、香、味,茶之貯藏、碾與沖泡進行闡述。下篇論茶器:所述內容便較為繁雜,如茶焙,茶籠、砧椎、茶鈴、茶碾、茶羅、茶盞、茶匙以及湯瓶等。

2、黃儒《品茶要錄》。黃儒,生於福建建安,在1075年左右完成了《品茶要錄》之編撰,整書不過1900字上下。書的前後各有總論一篇,其中包含十目,分別為採造過時以及人雜等等,此外,還就氣候、工藝等條件對茶葉之品質所產生的影響,並分析了其中緣由。與此同時,還就茶葉摻假之況做出簡述,並一一講明其分辨方式。從中可得知其除茶之製造外,對品飲亦是研究甚深。

3、 宋子安《東溪試茶錄》。子安覺得蔡襄等人茶書尚有不足之處,故於治平元年(1064)前後撰寫此書,共有3000多字,分緒論和8個題目。其中前5題主要記敘的為建安各焙之沿革,以及相應茶園。之位置與特徵。而後3題所列舉之內容分別為茶名、採茶以及茶病,並就七種茶之產地與性狀均作了論述,此外,還要採摘環節中需注重之環節。

4、 宋徽宗的《大觀茶論》。此書原名為《茶論》,因著於大觀年間,因此被後世卷作是《大觀茶論》,全書2800餘字,除開緒論之外,還分別就地產、天時等20目作了闡述。與此同時,還詳細講述了宋代盛行一時的鬥茶之技,且內容具體周祥,對後世研究極有價值。

5、 熊蕃的《宣和北苑貢茶錄》。熊春,生於福建建陽,時逢北苑之茶盛極一時,而陸羽在其所著《茶經》內卻不曾提及,因此其特著此書,此書上下1700字,並附有後世茶人之註解3000字左右。成書於宣和二年(1120)以後。書中對北苑貢茶發展之史作了概述,並繪製了38幅貢茶模板,以及相應之尺寸,將宋朝時期紅茶之形狀展現於後世,極具價值。

6、 趙汝礪的《北苑別錄》。趙汝礪在出任轉運使主管賬司時,對熊蕃之書有所不滿,認為其所述較為片面,於是便以自身之經驗著了此書,以盡未盡之事。全書約2800字,舊注2000多字。其中內容甚廣,除製茶的相關工藝外,還對貢茶做出了等級的劃分,總分為2綱。

7、 審安老人的《茶具圖贊》。審安老人,名諱已不可查,其所著之《茶具圖贊》是我國首部就茶具進行敘述的書籍,箇中文字較少,不僅介紹了茶具之名,還繪製了實物圖形進一步說明,以便後人能更直觀瞭解宋朝所用之茶具。此外,作者還別具匠心為各類茶具安了官職,比如韋鴻臚所對應的為茶焙,木待制所對應的為茶白,而金法曹所對應的則是茶碾等。又給它們取上標誌其功能的名、號。雖是文字遊戲,卻也指出它們的特點,令人過目難忘。

遼、金、元時期茶文化之所以能流傳至關外,主要是依賴於宋遼與宋金之間的文化交往,併成為北方民族茶飲文化的雛形。比如於《遼史》之中曾就“行茶”做過記敘,且著墨較之《宋史》更多。雖然南宋同大金對峙雖盛,但宋朝之茶禮、茶俗等均對女真影響甚深,其後又將之傳播至西夏,而茶禮在北朝便佔據了一席之地。自蒙古人入關之後,其兼性樸實,對於甚為繁重之禮節甚是厭煩,因此在飲茶之時更喜直接泡飲,因此散茶便逐漸興起。就元朝之茶文化而言,其發展是沿著簡約而行,不過愛茶之人卻從未缺過。如詩者耶律楚材,其原為契丹貴族之後裔,由金入元,在蒙古統治時期卻深得皇宮貴族重視,是元朝初年不可或缺之謀士之一。其在得到心愛之茶時所展現的欣喜表明即便是少數民族,對茶的鐘愛之情也是尤為明顯的。

明   代

在明朝這一時期,光是問世的茶書便有50部之多,在我國古代各時期所出茶書之數中可謂是居冠。朱權在其所著之《茶譜》中曾寫有一篇“清飲之說”,其中品茗不再是單純的茶事,而成為人們志向表達以及修身寄情之務,並融合了對真、美之求,因此有將之稱作是“朱權茶道”,並對日本茶道影響甚深。明代的諸多茶書之中,記載最多的內容還是同茶具之藝術以及烹茶之技巧,難能可貴的是,明代的品茗很重視創新和突破。

1、朱權的《茶譜》。朱權,明朝開國太祖朱元璋的兒子,其對茶事愛,相關經驗甚豐,最後將心之所得匯成了《茶譜》,併成為明朝初期地位尊崇的茶書。該書除緒論之外,還一一就品茶、點茶以及各類茶具作了詳敘,總共有16則,共約2000字。其對於蒸青團茶之法不以為然,唯愛那以蒸青葉茶為典型的點茶之法:“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由此便可看作是茶餅逐步向葉茶發展的過渡之態。

2、顧元慶的《茶譜》。本書是在錢椿年所著之《茶譜》的刪減與昇華。主要內容包括:茶樹之形狀,名茶之種類,種、釆、藏、製茶之技;此外,還煎茶之要素,點茶之備以及茶所具之效均有提及,此書以為茶應以清飲為佳,此外,對於花茶之法也多有著墨,對後世極具研究價值。

3、田藝衡的《煮泉小品》。此書於1554年完稿,其中彙編了各朝各代與茶相關的詩文,總書總計5000餘字,透過10個章節一一就煮茶之水的選擇、評級作了敘述。其中就各地有名之水之水質與特點一一陳列,可謂是就烹茶之水進行評述的專業古籍。

4、徐獻忠的《水品》。此書亦是於1554年完稿,全書由上、下兩卷組成,總計6000餘字。書的上半捲包含總論、源、清以及流等多目。而下卷則是就各類烹茶之水進行論述,講解品評之法。該書同《煮泉小品》之面世時間相當,明代時期的茶事對烹茶之水是極為看重。

5、屠隆的《茶說》。此書於1590年完稿,其中所涉內容較廣,除就茶室、製茶之法作了簡述,還就品茶之事作了詳解。

6、陳師的《茶考》。此書於1593年完稿,其中就蒙頂、天池、以及龍井等各類聞諸於世的名茶之品質作了記敘,此外,還講述了杭州等地的烹茶習俗,明確記載了撮泡法的產生:“杭俗烹茶,用細茗置茶甌,以沸湯點之,名為撮泡。”他提倡清飲,不用果品,“隨意啜之,可謂知味而雅緻者矣”。

7、張源的《茶錄》。此書於1595年完稿,全書總計1500字,其中所涉內容甚廣,分別從茶之釆、制到品飲、品鑑、點染,烹茶之水等級的品評作了解述,此外,還就茶事過程中所需之杯盞器具等均作了註解。

8、許次紓的《茶戒》。此書於1597年正式完稿。書中內容頗豐,除茶之採、制,烹茶之法及需重視的中間環節外,還講述了火候的掌控與茶事後器具的清洗等。與此同時,其針對泡茶之技作了明確的要求,整個過程講究之極,這對後世的研究極具參考價值。

9、羅痕的《茶解》。此書於1605年正式完成,全書總計3000餘字,自總論後,分別就茶之源、品以及採等多個環節進行了論述。論述非常切實。

10、周高起的《陽羨茗壺系》。此書於1640年前後正式完成,根據現今已知的參考文獻可知,其為就紫砂壺作出敘述的首部古籍,該書有序、創始、正始、大家、名家、雅流、神品、別派及有關紫砂泥等雜記構成,是研究紫砂壺歷史的重要資料。

清   代

清代的茶書則相對薄弱些,多以資料彙集為主,雖少創意,但便於他人檢閱,對研究茶史者也頗有裨益。

1、劉源長的《茶史》。此書於1669年左右正式完成,整本書籍篇幅較長,字數達33000字左右,其中多是雜引古書的總編。共分30個子目。其中卷一所講述的內容均是圍繞茶之本身展開,如茶之產地,茶之採製,以及唐宋時期聲名遠播的茶記。而卷二則是以烹茶之水為核心展開的,分別講述了品水、品泉之法,還編入了各大名家所著的品水之文。此外,便是就茶事所需之器具、品鑑以及茶之功效等作了講述。

2、陸廷燦的《續茶經》。此書正式完成於1734年,整書篇幅可謂諸多茶書之冠,總計約有7萬餘字。該書前半部分為陸羽所著的《茶經》,其後又按照《茶經》的格局展開後文的論述。此外,還彙編了各朝各代的文獻資料。陸羽在其所著的《茶經》中並未就“茶法”作出講述,因此特在此書的後文附上各朝所述的茶法。《茶經》聞諸於世以來,茶事之發展並未停歇,因此在這千年之內,無論是茶之釆制,烹煮之法,甚至是烹煮之器具均變革甚多。陸廷燦曾就唐朝之後出現的資料進行了收集與考較,而這便成為後人研究之考據。《四庫全書總目》稱此書“一一訂定補輯,頗切實用,而徵引繁富”,是很公允的評價。是清代茶書中的重要之作。

古典茶道及其審美價值2—古代文獻記錄摘要

無論是哪一朝代,文壇領袖或是聲名卓著的名流同茶文化都是緣分不淺,比如宋朝時期的歐陽修、晏殊、王安石、蘇東坡以及陸游等人,遼金元的元好問、虞集、楊維貞、周德清等,明朝時期的朱權、高啟以及張岱等,而清朝時期則是全祖望、顧炎武、納蘭性德以及鄭板橋等人。他們對中國茶文化的推動起了重大的歷史作用。

古典茶道及其審美價值2—古代文獻記錄摘要

文案 / 設計 · 胡越

TAG: 記敘此書茶經以及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