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忙偵探狄仁傑,很久沒靠推理破案了

文 | 廖藝舟

編輯 | 趙普通

2021年,狄仁傑依然很忙。

本月初,廣電總局公佈了2021年1月重點網路影視劇規劃備案情況,透過備案的作品數量達到去年同期的213%。“狄仁傑”IP在今年依然大受制片方青睞,單月就有《狄仁傑之天火玄龍》、《狄仁傑之神都奇案》、《狄仁傑之九層妖樓》、《狄仁傑之迦樓羅》4部作品。

自2017年的《大唐狄仁傑之東瀛邪術》上線,狄仁傑的身影就在網路電影中隨處可尋。公開資料顯示,2020全年備案的“狄仁傑”相關影片高達60部,數量遠超同樣熱門的西遊、封神、聊齋等公版IP。

“這個人物形象在大眾眼裡的認知度很高,改編起來風險較小。又天然有偵探懸疑的元素,比別的IP更獨特。”一位影視從業者向

毒眸

分析“狄仁傑”被頻繁改編的原因。

網路電影領域,只是“狄仁傑熱”的一小部分。和狄仁傑有關的影視作品播出年份跨度達30年,電視劇約600餘集,電影作品數十部。

在缺乏原創本土偵探推理IP的情況下,狄仁傑多年裡扮演著中國第一偵探的角色。2018年,徐克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票房只有6億,同年的另一部偵探IP《唐人街探案2》卻拿下近34億票房。

《唐探》一路高歌猛進,老偵探狄仁傑還能守住自己的地位嗎?

缺席的中國偵探

一隻猩猩攀上避雷針,躍進窗戶揮舞剃刀犯下的殘忍案件,揭開了偵探題材創作的序幕。

1841年美國作家愛倫·坡的《莫格街兇殺案》被公認為是世界第一篇偵探小說,史上首位偵探杜賓在故事裡登場,這位破落貴族善於透過抽絲剝繭的嚴密推理得出真相,為後世的偵探形象確立了基本範型。

新的文學型別並未在美國本土迅速生根,而是率先在歐洲廣泛流行,受歡迎程度之高,甚至能刺穿虛構的邊界。19世紀末,阿瑟·柯南·道爾創造了家喻戶曉的夏洛克·福爾摩斯,寫作數年後,道爾爵士曾在給母親的信中寫道:“我考慮殺掉福爾摩斯……把他幹掉,一了百了。他佔據了我太多的時間。”

隨即在《最後一案》中,柯南·道爾讓偵探與其宿敵莫里亞蒂教授一起墜入萊辛巴赫瀑布。

該情節引發了倫敦市民佩戴黑袖章自發悼念,作者也收到了大量聲討與恐嚇書函。

最忙偵探狄仁傑,很久沒靠推理破案了

“福爾摩斯之死”

一戰到二戰之間是西方偵探小說的“黃金年代”。阿加莎·克里斯蒂筆下的比利時小個子偵探赫爾克里·波洛隨著《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等名篇問世,成為了繼福爾摩斯後最著名的偵探角色。一生共創作78部偵探小說,克里斯蒂迄今仍是人類史上最暢銷的小說家,作品銷量僅次於莎士比亞著作與《聖經》。

“黃金年代”的代表作家還包括美國的埃勒裡·奎因、約翰·狄克森·卡爾等,閱讀偵探小說在這一時期已經成為了歐美不限社會階層的全民風潮。

與此同時,該型別誕生於美國又在美國被顛覆,以雷蒙德·錢德勒為代表的“硬漢派”偵探小說不再專注思維解謎,側重打鬥場面,更加貼近現實社會,偵探角色的職能被大幅拓寬。

日本對於型別的貢獻與歐美並駕齊驅,產生了以江戶川亂步為代表的“本格派”和以橫溝正史為代表的“變格派”。兩人筆下的名偵探形象明智小五郎和金田一耕助,若干年後仍在被漫畫《名偵探柯南》《金田一少年事件簿》致敬,分別是“毛利小五郎”的姓名和“金田一一”的身世來源。

二戰後日本衍生出以松本清在為代表的“社會派”,國內讀者熟知的東野圭吾作品便是該派別的風格延續。由於當初日本頒佈的《當用漢字表》中,“偵”字被廢除,“推理小說”才被作為替代稱謂使用,如今國內常用的概括詞“偵探推理”,

恰可視作歐美與日本兩種源流的組合。

中國的偵探題材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公案小說”,如《狄公案》《包公案》《海公案》《施公案》等。

不過這些公案小說主要是為了讚揚斷案官員們清正廉潔、除暴安良,意在警世喻言,宣揚忠孝倫理,和現代意義上的偵探小說有著本質區別。故事情節方面,要麼是某公自身足智多謀,要麼依靠神靈指點、鬼魂託夢,不存在多少遵循科學的偵破、推理成分。

清朝末年,偵探題材還是作為純粹的“舶來品”傳入了中國,首篇譯作是來自《福爾摩斯探案集》的《駝揹人》。那時福爾摩斯還被譯成“歇洛克·呵爾唔斯”,搭檔華生醫生則被譯為“滑震”,譯文用的是文言文:

“我素知汝為人行醫,必步往,惟事忙,方坐車,今汝靴雖用過,而靴底泥汙少,故知之……”

最忙偵探狄仁傑,很久沒靠推理破案了

《駝揹人》插畫

當時人們沒看過這種型別,小說在民間的風靡催生了創作風潮,但作品模仿痕跡嚴重。被稱作“中國偵探小說之父”的程小青效仿福爾摩斯創作了“霍桑探案系列”,霍桑的姓名縮寫“HS”和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一樣,其搭檔包朗的定位也和華生類似。另一位代表作家程了紅參照法國的“亞森·羅賓系列”寫了“魯平探案”,作品最開始的名字就叫《東方亞森·羅蘋探案集》。

改革開放後,阿加莎·克里斯蒂、埃勒裡·奎因、松本清張等名家作品紛紛引入。但從創作層面看,國內作者依然是從模仿國外經典起步,只是可供學習借鑑的遠比民國時豐富。

進入21世紀,國內有了首家綜合性入口網站“推理之門”,有了專門刊載原創推理作品的雜誌《歲月·推理》,以及“全國偵探推理小說大賽”,它們都是80、90後推理迷記憶拼圖中值得珍視的一塊,但直到這些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屬於中國的標誌性偵探形象依然遲遲沒有誕生。

新星出版社從2005年起打造偵探推理書系“午夜文庫”,迄今出版書目近700本,華語作品僅有30餘種。

偵探推理在國內經過百年發展,並未出現新的成熟IP,能代表中國的“名偵探”,就只能回到“公案小說”裡去尋找。

狄仁傑進化史

狄仁傑並非從一開始就是偵探。

歷史上的狄仁傑透過科舉入仕,歷任大理寺丞等十餘官職,在武則天掌位時期兩度官拜宰相,以直言敢諫著稱,後世評價多以“忠”、“賢”為主。生命最後三年是他仕途中最平穩、最有威望的三年,被稱為“國老”,併力勸武則天立李顯為太子,延續了唐朝社稷。

縱覽狄仁傑的政治生涯,與“破案”稍微相關的經歷,只有一件事。

據《舊唐書·狄仁傑傳》記載,狄仁傑在擔任大理丞的一年之內,判決大量積壓案件,涉及一萬七千人,沒有一個喊冤上訴的。

但這更多反映出狄仁傑公正善斷和勤於工作,如置換到現代語境,他所承擔的職能類似“二審法官”,主管判決和量刑,和需要調查、取證、推理的偵探形象相去甚遠。

狄仁傑向東方神探的轉變,得歸功於一位名叫高羅佩的荷蘭人。

高羅佩19歲開始修習漢學,20世紀40年代來到中國擔任外交官,期間讀到了民間流傳的《狄公案》,該書又名《武則天四大奇案》,收錄了6個由無名作者虛構的斷案故事。

高羅佩閱後如獲至寶,決定將其翻譯成英文,譯完意猶未盡,索性以狄仁傑為原型親自執筆,耗費15年時間撰寫了英文版的《大唐狄公案》。《大唐狄公案》共有14個長篇故事,10箇中短篇故事,每個故事都配有作者繪製的詳盡平面圖,在西方出版後大受歡迎,狄仁傑的偵探形象在此書中正式確立。

80年代《大唐狄公案》又譯回中國,中文版合計140萬餘字。1986年,國內拍攝了電視劇《狄仁傑斷案傳奇》和電影《血濺畫屏》,狄仁傑首次以“神探”的姿態出現在了影視作品中,影響力繼續擴散。而這兩部作品均是以高羅佩的《大唐狄公案》為藍本改編而來。

讓狄仁傑紅遍大江南北,在21世紀成為“中國第一偵探”的,則是2004年開播的電視劇《神探狄仁傑》。劇中由梁冠華飾演的狄仁傑和由張子健飾演的李元芳構成了經典探案二人組,多次出現的臺詞“元芳,你怎麼看”一度風靡網際網路。

最忙偵探狄仁傑,很久沒靠推理破案了

《神探狄仁傑3》劇照 圖源豆瓣

《神探狄仁傑》分別在2006、2008和2010年推出了續集,前三部在央視播出時收視率均為年度前三,豆瓣評分均在8分以上。其中第二部單集最高收視率達5。69%,平均收視率2。34%,取得了央視年度收視冠軍,狄仁傑也就此走入了千家萬戶。到第四部時因版權糾紛劇名改為《神斷狄仁傑》,平均收視率一度跌至0。68%,評分也只有6。1分。

《神斷狄仁傑》輝煌不再,徐克執導的電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同年上映,

讓狄仁傑的形象迎來了又一次轉變。

劉德華所飾的狄仁傑文武雙全,不僅精於破案,還能手持“亢龍鐧”緝兇,像是劇版中狄仁傑與李元芳的混合體,影片的懸疑、偵探元素也更多被一層武俠的外殼所包裹。

最忙偵探狄仁傑,很久沒靠推理破案了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劇照 圖源豆瓣

系列續集《狄仁傑之神都龍王》在2013年上映,劇情上是《通天帝國》的前傳,狄仁傑的飾演者換成了趙又廷,能動腦也能動手的全能設定繼續保留。片尾彩蛋徐克一口氣放出了23張概念圖,有兩張的標題正是“通天帝國”和“神都龍王”,各論壇、社群隨即傳開“狄仁傑系列一共要拍23部”的說法。

不過第三部《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並不在那23張概念圖中,徐克也稱“這個工程已經超出了我可以承諾的年紀”。

曾有媒體詢問徐克,為何要將狄仁傑塑造得“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徐克表示希望同時表現出狄仁傑的“智慧”與“逍遙”,“我一直想把一個偵探故事拍出不一樣的感覺來。”

徐克最擅長的型別,就是結合武俠與奇幻,他本人又痴迷於展現先進視效與探索電影工業化,這讓三部狄仁傑影片在往越發奇幻化的道路上前進。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裡,最超現實的元素不過是有歷史原型的“通天佛像”和一種名為“赤焰金龜”的西域毒蟲,續集《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上映於2013年,主角們要對抗的成了巨型水怪,到2018年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有了“方術”的設定,金龍、觸手、怒目天王等等神怪元素密集出現,已經很難再將影片界定為偵探推理型別。

最忙偵探狄仁傑,很久沒靠推理破案了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劇照 圖源豆瓣

“徐克要的東西太多了。”監製陳國富曾這樣評價自己的搭檔。

“不堪重負”的狄仁傑

三部電影版《狄仁傑》取得的票房成績分別為2。86億、5。85億、6。06億,票房增長的同時,影片口碑卻一直在下滑,三部中豆瓣評分最高的《通天帝國》為6。6分,最差的《四大天王》6。1分。

放在2018年的中國電影市場,《四大天王》的6。06億成績也相當平庸,同年年初另一個偵探推理IP《唐人街探案2》的票房成績是33。98億。

如果從1986年的《狄仁傑斷案傳奇》算起,作為偵探的狄仁傑已經在觀眾心目中存活了30餘年,其形象在進化成全能的同時,屬於偵探的魅力也在從他身上剝離。當部分影迷仍帶著看推理片的心態走進影院時,期待的錯位自然會造成口碑的反噬。

在《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的豆瓣高贊評論裡,不乏對於影片型別雜糅的不滿:“你天真地以為這是一部懸疑片、推理片,其實這就是部奇幻片、魔幻片。”“這是不是一個原來準備做西遊的劇本,半道給改成了狄仁傑系列?”

對於系列的規劃缺乏整一性,或許是徐克版《狄仁傑》未能獲得更高市場認可度的另一重要原因。

對比“唐探”,陳思誠對系列的定位是“想做屬於我們中國人的名偵探IP,就像漫威一樣,它會形成一個所謂的宇宙。”“唐探”的電影與網劇的確在按照漫威式的聯動模式推進,每部作品保持風格一致,用不同的角色將情節串聯起來,並透過“名偵探排行榜”的概念來拓展世界觀。穩定的長線IP一旦形成,後續作品就都能獲取IP效應所帶來的紅利。

最忙偵探狄仁傑,很久沒靠推理破案了

《唐人街探案3》

徐克《狄仁傑》的主演在第二部就更換了,影片風格並不穩定。而徐克本人似乎也沒有打造“宇宙”的意向,據他本人所言,《神都龍王》後的原定計劃是《奪命盛宴》,也即23張概念圖中的一張。但“後來發現四大天王這件事很重要很出彩的樣子”,就將主要劇情轉為了講述“四大天王”的故事。

徐克創造的新狄仁傑形象,在網路電影領域得到了延續。重奇幻、動作,輕懸疑、推理是幾乎所有狄仁傑網路電影的通病。

比如2017年的首部《大唐狄仁傑之東瀛邪術》,導演是院線電影武指出身,影片重點也就放到了動作場面上,過分羸弱的故事與角色,讓其豆瓣評分僅為2。5。《狄仁傑之深海龍宮》被稱為“低配版神都龍王”。《狄仁傑之飛頭羅剎》開幕就讓“羅剎飛頭”登場,後續高潮戲份圍繞飛頭、巨龍、蜥蜴人等怪獸展開,魔幻的特效奇觀之外,已經找不到幾分探案的痕跡。

最忙偵探狄仁傑,很久沒靠推理破案了

早年的網路電影缺乏精品意識,野蠻生長中“蹭IP”的情況屢見不鮮,徐克的院線版提供了一套可供借鑑的模版。以視效、動作為主,往往伴隨著對劇本打磨的輕視,這也符合網路電影追逐資金回籠速度的特徵。如《狄仁傑之幽冥道》2018年5月16日在橫店開機,2018年6月6日殺青,一共只拍了20天。

不少網路電影甚至在服裝、造型、道具等方面,都沒有擺脫徐克版《狄仁傑》的影子,黑衣、羊角帽、亢龍鐧都成了狄仁傑標配。頗為“巧合”的是,《狄仁傑之蚩尤血藤》的主演杜奕衡曾是劉德華的替身,《狄仁傑之奪魂夢魘》的主演賀剛是劉德華模仿秀出道。

狄仁傑作為公版IP,無需支付高額版權費用,也是各製片方對其趨之若鶩的重要原因。但也正因缺乏版權約束,狄仁傑明顯遇到了過度開發的窘境,數量激增換來的卻是參差不齊的質量。這批電影也較難獲得市場認可,2020年上線的8部狄仁傑網路電影中,只有2部分賬票房過千萬,與龐大的備案數比起來不值一提。

降妖除魔太久,肩負“東方神探”名號的狄仁傑,早已不堪重負。而那些曾經喜歡狄仁傑的觀眾,或許也已經累了。

參考資料:

1。文史參考:真實狄仁傑非“神探” 中國福爾摩斯如何誕生

2。南方人物週刊:《狄仁傑》的兩個父親

3。理想國:極簡百年中國推理史

TAG: 狄仁傑偵探徐克IP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