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芳總是炫耀“唐朝千牛衛”,這官職有多牛?與如今一稱謂雷同

李元芳是誰?大多數人第一反應肯定是狄仁傑大保鏢,狄仁傑的好幫手外加好兄弟。曾經一度李元芳還是網路紅人,一句

“元芳,你怎麼看?”

成為熱詞。

狄仁傑確實是武則天時期宰相,

但李元芳卻是電視劇虛構人物,歷史上並無此人。李元芳不存在,但其官職真實可查,而且還是“皇帝保鏢”。

李元芳總是炫耀“唐朝千牛衛”,這官職有多牛?與如今一稱謂雷同

每次李元芳介紹自己,都是

“在下檢校千牛衛大將軍李元芳是也”。

那麼,檢校千牛衛大將軍在唐朝屬於什麼官職?李元芳在朝廷屬於哪一級別?接下來,我們就來一一解惑。

01唐朝檢校千牛衛大將軍

關於千牛衛這一稱呼,最遠可以追溯到《莊子·養生主》,也就是高中課文《庖丁解牛》。課文中一句話: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大意是指,庖丁殺了19年牛,刀刃還像新的一樣。

從這個典故出發,把皇帝隨身攜帶的防身刀具稱為“千牛刀”。後來,就把負責皇帝近身保護的武官職稱,冠上“千牛”二字。

北魏時期,把負責皇帝近身侍衛的武官叫做“千牛備身”。

雖然千牛備身品級低,但因為和皇帝朝夕相處,屬於近身臣子,所以稱為朝廷官員巴結物件。

李元芳總是炫耀“唐朝千牛衛”,這官職有多牛?與如今一稱謂雷同

唐朝以後,千牛備身這一職位不斷變化,最終演變成“左右千牛衛”,首領稱千牛衛大將軍。

所以說,左右千牛衛這一名稱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莊子時期。而且唐朝實行府兵制,十六衛大將軍既要在戰時統領士兵,還要統領中央禁軍。

“十六衛”中的十二衛統領天下府兵,餘下四衛掌管宮中守衛。

有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其中左右監門衛掌管宮門,負責宮門守衛;左右千牛衛則是皇帝近身侍衛,負責貼身保護,直接攸關皇帝性命。

但有一點值得注意,李元芳自我介紹時,在千牛衛前面加上“檢校”二字,又有何含義?按照字面意思來講,檢校就是審查核對之意,放在官職面前基本有兩層含義。

李元芳總是炫耀“唐朝千牛衛”,這官職有多牛?與如今一稱謂雷同

一是品級高的官員兼任低階官職。

比如說某個官員,他自身品級高,朝廷派他兼任低階官職,則要在本官職前面加上“檢教”二字。

二是給予高階官員的幕僚政治身份。

在中國古代,高階官員都會在府邸養幕僚,有時候為給一些幕僚政治身份,則會在名稱前面加上“檢教”二字,表明擔任某項虛職。比如說杜甫曾擔任“檢校工部員外郎”,實際上杜甫從來沒有在工部任職,虛職榮譽而已。

所以說,李元芳雖然是正三品的千牛衛大將軍,但前面加上“檢校”二字,表明這只是虛職,李元芳實際並未直接保護皇帝,僅是狄仁傑的隨身侍從。

按照這種說法,李元芳作為狄仁傑幕僚,工作能力出眾,因此狄仁傑才給元芳謀了這麼一個虛職名稱。李元芳介紹自己,只說高大上的虛職,而不講本職工作,或許是出於虛榮心,也或者是唐朝人習慣這樣。實際上,就連虛職“檢校千牛衛大將軍”的地位,在唐朝也一直下降。

李元芳總是炫耀“唐朝千牛衛”,這官職有多牛?與如今一稱謂雷同

02千牛衛大將軍地位的衰落

前面已經提到,十六衛中的十二衛負責統領天下府兵,實際上十二衛大將軍就是天下兵馬大元帥。

何為府兵?唐初實行均田制,政府給百姓分田,百姓則要承擔兵役和賦稅,把這種士兵稱為“府兵”。

但是隨著政府手中的土地越來越少,難以給百姓分地,不分地百姓肯定也不用承擔兵役,所以府兵制逐漸瓦解。

府兵制一瓦解,十二衛大將軍也無存在必要,地位隨著下降。

左右千牛衛大將軍雖然不直接統領天下府兵,但也在整個府兵制體系之內,地位也肯定大不如前,更何況李元芳的千牛衛大將軍還只是虛職。

因為十六衛官邸在皇宮以南,所以被稱為“南衙府兵”。相反地,皇宮以北主要是朝廷招募的禁軍,被稱為“北衙禁軍”。

府兵制一衰落,南衙府兵失去用武之地,北衙禁軍稱為唐主要軍事機構。

十六衛大將軍無實權,名稱卻被一直保留。

李元芳總是炫耀“唐朝千牛衛”,這官職有多牛?與如今一稱謂雷同

唐朝滅亡之後,北方的五個割據政權仍然沿用十六衛稱號。到了宋朝,十六衛大將軍更是隻有官職,沒有實權和下屬。在唐朝,檢校千牛衛大將軍的身份還能拿出去唬一唬人,之後便徹底失去作用。

李元芳這一人物形象,很可能是歷史上眾多捕頭的結合體,關於他的原型人物基本上無從考證。

在電視劇的演繹中,李元芳祖籍河北,長在涼州(今甘肅武威市),或許只是一個普通的涼州平民子弟,又或者還有突厥血統。

正是有了“李元芳”,狄仁傑才能多次化險為夷,專心斷案。估計電視劇中,李元芳的武器和武功,很大程度也都是編劇虛構,只是為使得劇情更精彩。

那麼,作為大唐宰相,狄仁傑親自下基層斷案,又是否真實?

其實這一點在歷史上有跡可循,狄仁傑確實擔任過斷案官員,破案也極為出色。

李元芳總是炫耀“唐朝千牛衛”,這官職有多牛?與如今一稱謂雷同

03李元芳和狄仁傑

狄仁傑是武則天時期的宰相,深受武則天信任。

唐高宗李治在世時,狄仁傑曾擔任大理寺丞,屬於從六品小官,負責處理案件。

狄仁傑身為斷案小能手,一年之內處理了將近兩萬件積壓案子,而且無一人上訴伸冤。也恰是因為狄仁傑出色的斷案能力,狄仁傑受到唐高宗賞識,官職不斷高升。

後來狄仁傑被流放寧州(甘肅慶陽)擔任刺史,也是政績出眾,深受百姓愛戴。狄仁傑曾在地方任職,擔任豫州和復州刺史,武則天稱帝后官拜宰相。

狄仁傑帶著李元芳四處探案,跟狄仁傑擔任大理寺丞和地方任職都有關係。

後世編劇在創作時,也是借鑑狄仁傑的官職和仕官經歷,還虛構出李元芳這一歷史人物。

不幸的是,狄仁傑擔任宰相後,再次被貶官,到彭澤(今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擔任縣令。

要說武則天對狄仁傑還是有感情,數次拒絕侄子武承嗣要求殺死狄仁傑的請求。四年以後,狄仁傑再次恢復宰相身份,成為武則天左膀右臂,可以說是“藍顏知己”。在電視劇的演繹中,李元芳也是遇上狄仁傑以後,才能步步高昇,實現人生價值。

李元芳總是炫耀“唐朝千牛衛”,這官職有多牛?與如今一稱謂雷同

總而言之,狄仁傑斷案是真,但帶著“李元芳”斷案是假。

狄仁傑也許真的有一個貼身隨從,但他的名字和相關資訊已經無從考證,後世人只能憑想象藝術加工。

總結

我們可以明確一點,按照唐朝官制,左右千牛衛大將軍是皇帝貼身侍衛。李元芳雖然是狄仁傑幕僚,但因為受到狄仁傑推薦和賞識,被授予千牛衛大將軍的虛職。

因此撇開千牛衛之前的高光時刻,這一職位與如今的儀仗隊雷同。

實際上,李元芳並未保護武則天,也沒有去南衙任職。因為狄仁傑系列電視劇的走紅,連帶著李元芳也走進公眾視野,普遍產生錯誤認知:李元芳就是狄仁傑的夥伴,兩人主僕配合一起斷案。其實電視劇也有藝術加工,往往塑造出歷史上並不存在的人物,使得劇情更加精彩飽滿,這一點無可厚非。

然而,虛構的歷史人物往往會誤導大眾,甚至導致觀眾產生錯誤認知。

所以看歷史劇,還是要具備一定歷史知識,懂得辨認其中真假。

參考資料:《舊唐書》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TAG: 狄仁傑李元芳千牛衛大將軍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