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大事能拎清,小事需糊塗!

人到中年:大事能拎清,小事需糊塗!

2020年,如約而至。

這一年,最早的90後,30歲,到了而立之年;

這一年,最早的80後,40歲,到了不惑之年;

人到中年,

除了變老與生病來得容易,生活中沒有什麼事是容易的。

最舒心的狀態,就像歌裡唱的: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留一半清醒是因為:還有在意的人需要關懷;還有不可逃於天地間的責任需要承擔;還有對夢想渴望的熱血未曾冷卻。

這是人生的大事,需要拎清,集中精力,用心應對。

留一半醉是因為:紛紛擾擾的人情往來等瑣事,當下必須面對,過後卻又沒有意義。類似細枝末節的小事,如果能做到糊塗一點,不凡事較勁,生活將變得圓融通達。

人到中年:大事能拎清,小事需糊塗!

1/

大事拎得清,小事需糊塗

西漢末年,王莽篡奪政權後,因施政不力,致民怨積憤,天下動盪不安,發展出很多割據勢力。劉秀趁機起兵,在河北大敗趁亂搶先稱帝的王郎。

攻入邯鄲後,士兵從前朝的書信中發現劉秀很多部下是陽奉陰違的牆頭草,一邊奉承王郎,一邊通敵,賣主求榮。

於是向劉秀報告,並建議說:“這些人竟敢背叛您,一定要嚴懲不貸”。

這每一封書信都像一支支射向自己的利箭,面對這些趨炎附勢,想要左右逢源的部下,劉秀不惱怒是不可能的。

劉秀將官員盡數召集起來,參與者無不感到大禍臨頭,戰戰兢兢。

讓人意想不到是,劉秀非但沒有追究,反而將書信當眾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說:“我沒有看過這些書信,也永遠不會翻開,你們可以放心了。”

那些逃脫大難的部下,心終於安定下來,他們心懷慶幸與感動,如何敢不賣命!

大局剛定,不能激化矛盾,冷靜的劉秀在大事上不糊塗,敏銳地拎清了當前的大事是穩定社會,安定人心,而追責洩憤只是痛快一時的小事。

拎得清的人不為情緒所左右,冷靜權衡利弊,在重要的大事上思考問題。

在大事上能拎得清的人,小事才能選擇以糊塗作為應對的手段。

人到中年:大事能拎清,小事需糊塗!

2/小事不糊塗,大事必至糊塗!

清代名臣鄂爾泰說:“大事不可糊塗,小事不可不糊塗。若小事不糊塗,則大事必至糊塗矣!”

熱播劇《歡樂頌》裡,邱瑩瑩就是這句話反著來的典型人物。

邱瑩瑩與白主管戀愛,約到歡樂頌小區與姐妹們聚餐,伶俐機敏的曲筱綃發現正在下廚的白主管眼神遊蕩,注意力並不在邱瑩瑩身上。

曲筱綃就想考驗一下白主管,飯後給白主管偷偷地留下寫有她電話的紙條。

白主管經不起考驗,馬上對邱瑩瑩爽約,主動打電話跑去曲筱綃家裡搬家獻殷勤。

先不說曲筱綃行為是否恰當,邱瑩瑩得知真相後第一要做的大事應該是與虛情假意的白主管劃清界線。

戀愛中,對方三心二意,觸及底限原則,難道還要留著做藏品嗎?

邱瑩瑩不去怪白主管背叛,而是指責曲筱綃勾引她男朋友。不僅如此,更跌眼睛的她居然輕易原諒了白主管,並同他出去合租。

邱瑩瑩對白主管的真情假意這種大事拎不清,但對遞紙條的曲筱綃的追擊上,可是毫不含糊,勇猛無畏。

全然忘記了曲筱綃行為或許不恰當,但動機對她卻是好的。實在有必要當做小事糊塗過去。

邱瑩瑩最終沒有逃過白主管的傷害。失戀又失業的邱瑩瑩,打雞血一樣讀爸爸給她買的成功學書籍。

好姐妹安迪告訴她成功學書籍的謬誤之處,勸她不要太沉迷。她反過來指責安迪看不起他爸爸買的書。

拎不清的人是什麼狀態?像碰瓷。她跌倒了,你好心伸手相扶,她卻說是你撞的。

安迪不做無謂之爭藉故離開。邱瑩瑩不依不饒,發信息追著理論,得不到迴應的她,居然跑到安迪家門口的監控下自言自語地控訴。

拎不清的人,情緒總是比理性跑得快,任由本能習慣性地衝動做事。

邱瑩瑩第二段感情,相約聚餐,要公開戀情。曲筱綃不經意間說出邱瑩瑩與前男友同居的事。男友應勤立馬翻臉,責怪邱瑩瑩不檢點,立時分手。

邱瑩瑩第一反應不是怪應勤三觀不正,卻責怪曲筱綃破壞了局面。

曲筱綃替邱瑩瑩出氣打了應勤。邱瑩瑩非但不感激,喘著粗氣責罵曲筱綃。

反觀應勤卻拎得清,說:“那事不怪小曲,說實話,如果有個朋友肯為我出頭,我會挺感激她的”。

大事糊塗,小事較勁年少猶可諒解,如果人到中年依然拎不清會自絕於人民。

能拎得清的人,總能根據事情重要程度,分清大事與小事。抓大放小,不在小事上較勁糾纏。

人到中年:大事能拎清,小事需糊塗!

3/規則是大事,臉面是小事

曾國藩是個低調謹慎的人,當官職升到二品大員時,還坐著四抬橋藍呢轎子。

有一天,曾國藩的轎子在一個狹窄的路上,遇到一頂八人抬的綠呢大轎,由於躲閃慢了一步,綠呢大轎的引路官氣沖沖地走了過來。

正在轎子中養精神的曾國藩還沒來得及反應,一支大手把他從轎子中拖了出來,隨手就給他一耳光。來人是個三品官員,搞清狀況,嚇得跪拜在地,連連告罪。

曾國藩扶起對方,說:“是我擋了你的轎子,不怪你,不怪你”。

人們都說曾國藩胸懷雅量,大度容人。60多歲的老頭被當街扇耳光,一笑了之,怎麼可能這麼簡單?

曾國藩是不能還手,因為這名官員的行為合禮法,其有失誤,卻沒有過錯

曾國藩在升到三品大員時,按照朝廷規定,坐的轎子要從藍色換成是綠色。抬轎子的人也要增加至八人,配備引路人和護衛。

尚書房大員知道曾國藩還延用四品時的轎子以後,板著面孔教訓他說:“您已經是三品朝廷大員,轎子等級不可馬虎,下官遇上官要避讓行禮,違規是會被教訓的。你這樣不行,會亂了朝廷規矩。”

曾國藩應承說下官知錯了,卻並未改正。

朝廷是靠這些等級分明的禮法規矩激勵各級官員努力為國效力的,這和公司的福利制度性質是一樣的,你可以選擇不享受,卻不能怪責別人受用。

打回去,臉面找回來。壞了朝廷規矩,得罪的可是所有享受禮法恩賞的人,必有後患。

忍下來,丟了臉面,卻可以將災禍化於無形。

年少時認為規則是束縛,吃過規則的苦後,才明白規則是防護網。

對此,孔子看得更清楚。魯國規定,有人把在外國為奴的魯國人贖回來,到魯國後可以到國庫領回贖金。

子貢富有,贖了人卻謝絕到魯國領錢,別人誇讚子貢高尚。孔子卻批評他:“你這樣做,以後錢少者沒人再去做贖人這種好事了。”後來子路救了個溺水者,那人感激送子路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表揚他:“阿由你做得對,以後會有更多的人去救溺水的人。”

臉面與規則,衝動與理性,孰為大事,敦為小事?人到中年若不能拎清,必受其害。

人到中年:大事能拎清,小事需糊塗!

4 /積攢實力是大事,靠關係是小事!

35歲職業瓶頸期,已經成為一種現象。它像病毒一樣侵擾著中年職場人士。

王鵬,楊易二個大學生同時進入一家公司,幾年打拼,30多歲混到中層。

有一次聚餐上,經理喝得高興,悄悄告訴他們,公司對沒有晉級層級的中層幹部會裁員,他只有保一人的能力,讓他們早做打算。

王鵬報班一邊努力工作,一邊開始學習新技能,為退出公司做準備;

楊易聽懂了經理暗示,經常請經理消費。對於經理安排的工作,份內份外的都格外用心。經理明確承諾一定會保他。

一年後,公司裁員。

王鵬升職調任,公司看中他多樣能力;楊易下崗了。

不是經理說話不算數,經理調外地,楊易沒辦法同往。由於他與老經理走得太近,新經理自然不幫他說話。

關係就像流動的雲,飄浮不定,一陣風就散了。積攢實力是大事,靠關係是小事。

人到中年,能拎清

大事,須

糊塗

小事

,既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生存的能力。

人到中年:大事能拎清,小事需糊塗!

TAG: 瑩瑩曲筱綃小事大事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