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熟的人》最高階的修養,是尊重別人跟你不一樣

《理想國》中,有個著名的“洞穴之喻”:

《晚熟的人》最高階的修養,是尊重別人跟你不一樣

囚徒們從小住在洞穴裡面,手腳被捆綁,只能看向牆壁上的影子。

因此,他們便誤將影子當作真實的東西。

這時有一個囚徒被解綁,走出洞穴發現了真相。

回到洞穴後,他告訴眾人影子其實是虛幻的。然而,那些同伴卻完全不相信他。

其實,並非洞內人無知。由於沒去過外面,在他們看來影子就是真實的。

如同有句話所說:

三觀沒有標準。在烏鴉的世界裡,天鵝也有罪。

環境、閱歷的不同,造就了每個人獨有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觀並無對錯高下,只有同與不同。

恰如飛鳥不用和游魚同行,高山不必同流水相逢。

總用自己的尺子去度量別人,無疑是種狹隘。

真正高層次的人,都懂得尊重別人的三觀。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並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後來雖然開竅了,但他仍然善良與赤誠,不斷尋找同類,最後變成最孤獨的一個人。”

當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時,莫言卻說自己更喜歡晚熟。

《晚熟的人》是莫言獲得諾獎後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其中大多數都是他的親身經歷,他是個會說故事的人,透過小說中的故事,他向我們傳遞著溫暖與愛

《晚熟的人》最高階的修養,是尊重別人跟你不一樣

01

以己度人,是在出賣你的淺薄。

周國平說:

一個人如何對待持有不同觀點的人,比他自己持有何種觀點,更能反映他的文明程度。

面對他人不同的三觀,一個人的態度,會反映出他的層次。

層次高的人,懂得包容並蓄,能夠理解和尊重別人的差異。

而層次低的人,喜歡以己度人,總拿自己的三觀來評價甚至否定別人。

賈平凹寫作時,文字直白露骨,但這種大膽的創作手法,一度遭到不少人質疑。

有一次,他受邀到復旦大學演講,禮堂里人山人海,突然有位大學生對他當眾發難:

“您除了會寫男歡女愛,就不會寫其他的東西嗎?”

此話一出,全場尷尬,所有人都望向了他。

出乎意料的是,賈平凹並沒有惱怒,而是微微一笑:

“我寫的是當時那個年代的現狀,大家條件苦,壓力大,為了釋放自己,所以才會彼此靠近。”

短短數語,引發了全場雷鳴般的掌聲。提問的學生,更是羞愧不已。

同樣的作品,膚淺的人只能看到男歡女愛,殊不知,作者的深層意義,是揭露人性。

王小波曾說:“口沫飛濺,對別人大做價值評判,層次很低。”

有些人總喜歡用自己的三觀去衡量別人的三觀,如不吻合,便加以駁斥。

但這種低階的認知,並不能彰顯自己的智慧,反而會令人覺得幼稚和淺薄。

一位網友談到自己的親身經歷:

剛工作時,她花300多塊錢買了支口紅,興高采烈向媽媽展示,可媽媽關注點卻是口紅多少錢。

當她說出金額時,母親瞬間氣惱:“也太貴了!夠我買多少菜?”

隨後便數落她大手大腳,並囑咐她以後要勤儉。

可姑娘卻認為物質欲是奮鬥的動力,媽媽的想法太迂腐老套。

於是,兩人針尖對麥芒地吵了起來。

後來直到有天,她在電視上看到了饑荒慘狀,才突然理解了自己的母親:

出生在困難年代的母親,餓怕了也窮怕了。對她來講,任何東西都比不上鼓鼓的口袋,能緩解對生活的焦慮。

明白了這一切後,女孩忍不住潸然淚下。她讀懂了母親的不易,更悔恨自己當年的無知和輕狂。

作家大冰曾說:“這個世界上沒有標準答案,人不是隻有一種活法。”

同樣的三觀,套在你身上吻合。

可如果對別人加以套用,就會格格不入。

面對不同,如果只知鄙夷,不懂尊重,人將活成井底之蛙,一生都在底層的痛苦與黑暗中徘徊。

《晚熟的人》最高階的修養,是尊重別人跟你不一樣

02

層次越高,越能尊重別人的不同。

看過這樣一個測試:

兩個性格迥異的學生,同時觀看了一段威尼斯小艇影片。

觀看結束後,兩人各自創作作品。

結果,喜歡動畫的活潑學生畫了一幅表現物體的畫,愛好讀書的文靜學生寫了一篇描述介紹的文章。

這個就是心理學所說的“選擇性注意”:

人總是有選擇地注意一部分事物,並不自覺地忽略其他事物,造成認知不全,滋生偏見。

低層次的人,不懂得這種侷限,所以總在苛求共同點。

高層次的人,卻生怕自己片面,總能欣賞別人和自己的不同。

清華大學曾走出了一對“中國最強閨蜜”。

她們一個是世界頂尖科學家,一個是為商業女強人。

1997年,兩人偶然相識,熟悉之後才發現她們是完全不同的人。

顏寧愛看武俠小說,李一諾卻一心只讀聖賢書;顏寧喜歡看電影,李一諾卻從不進電影院。

但面對不同,她們選擇了包容,並試圖理解,走入對方。

顏寧說金庸書中自有天地,李一諾便去讀一讀,學習之餘共同聊聊武俠。

佩服於李一諾對學業的專注,顏寧也更加發奮,兩人互相監督一起進步。

直到博士畢業,兩人選擇了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

專注科研的顏寧,繼續在生物領域進行深耕;李一諾則加入了麥肯錫洛杉磯辦公室。

知道好友選擇後的兩人,也並沒有過多強求,而是互相尊重、彼此鼓勵。

在彼此的支援和努力下,她們各自登頂,迎來了巔峰相見的時刻。

2015年,顏寧帶領團隊破解了困擾世界生物學界50年的難題,轟動世界。

也是同年,李一諾成為比爾·蓋茨北京基金會的首席代表,聲名大噪。

花開兩朵,雙雙絢爛,羨煞旁人。

有句話說得好:

“千萬別把自己當主流,你要對自己的趣味保持一種警醒和謙卑,不要動不動就以己度人。”

人生最大的智慧,莫過於尊重別人不同的三觀。

你覺得拼事業辛苦,她可能甘之如飴;你認為做全職太太平庸,她卻認為這也是一種自我實現。

三觀不需要一致,只需要尊重。

正如傅首爾所言:“觀點的進步,就是要尊重每個人的價值排序和人生選擇。”

《晚熟的人》最高階的修養,是尊重別人跟你不一樣

03

最頂級的修養:堅持自己,相容他人。

曾國藩說:“兼備含容,是貴相。”

堅持自己的三觀,是一種難得的勇氣。

相容他人的三觀,則是一種可貴的修養。

1917年初,在漫天風雪中,蔡元培進京赴任,成為北京大學校長。

彼時的校園裡,學生皆是老爺,教員都稱大人,烏煙瘴氣,魚龍混雜。

面對亂局,蔡元培立場堅定:

骨幹隊伍,只能由具備革新思想的人組成。

否則資歷再深、學識再廣,如果妨礙改革,也絕不留用。

在這種堅持下,北大氣象一新,教學工作有條不紊開展起來。

但蔡元培也並非固執己見,他在堅持自己的同時,也大力倡導相容幷包。

他上任之初,就曾公開表示:

“只要有真學問,可以不問出身,不問年齡,不問資歷,我必將全力聘請。”

所以,當時的課堂上,學生們能聽到陳獨秀、胡適的新思想,也能見到辜鴻銘、劉師培等舊學宏儒。

甚至李四光、丁燮林等學科大家,也雲集至此。

曾有學生回憶:

新派錢玄同和老派黃侃都教文字學。

一天,我正在聽錢老師講課,不料對面教室裡黃侃大聲地罵起了錢玄同。

錢聽了也滿不在乎,照樣講課。北大真的實現了百家爭鳴的盛況。

而且,蔡元培在發展理念上,也包容並蓄,充分吸納別人的意見。

他一貫倡導優先發展高等教育,可教育次長範源廉,卻主張優先發展普通教育。

一番論證後,發現各有道理,他便選擇了“合併”意見,同步發展。

孔子說:

“君子和而不同”。

蔡元培的成就,正是做到了這點。

他一生有過許多信仰,但他從不把自己的三觀強加於人,得新舊兩派共同擁戴,被譽為“萬世師表”。

知乎上有個提問:“什麼是真正有修養?”

有個高贊回答,最深入人心:那些人臉上和心裡都硬生生地刻著“尊重”二字。

尊重自己的堅持,才能腳踏實地,沉澱自我。

尊重他人的不同,才能開闊視野,拔高站位。

《晚熟的人》最高階的修養,是尊重別人跟你不一樣

04

《天與地》中說:

和諧,不是一百個人發出同一種聲音,而是一百個人發出一百種不同的聲音,而他們同時彼此尊重。

正是不同的三觀,指引了不同的選擇,才成就出生命的無限精彩。

春日的奼紫嫣紅固然奪目,但深秋的冷枝殘月,也有獨有韻味。

只有尊重他人的三觀,包容別人的不同,才能讓自己收穫更多的成長。

莫言的話總是這麼精闢,觀察生活中的細微小事,從而寫出戳入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贏得我們的共鳴,他的小說才能受到眾人的崇敬與敬仰。而寫到這兒,我也很有必要給大家推薦他的新作《晚熟的人》了。

《晚熟的人》最高階的修養,是尊重別人跟你不一樣

莫言短篇小說集《晚熟的人》是一部讀懂人性的佳作,是莫言獲諾貝爾獎之後的首部作品,於2020年出版。由12個故事組成。整體上屬於現實主義題材,作者本人也參與到了其中,刻畫的是當代農村社會的眾生像,很貼近生活。

莫言花費了八年時間才將其完成,他將自己大半輩子的人生智慧與閱歷全然寫在了書中,毫不吝嗇地跟我們分享。我們可從書中學來智慧,將人性研究透徹。

《晚熟的人》最高階的修養,是尊重別人跟你不一樣

《晚熟的人》是一部讀懂人性的佳作,莫言為何花費了八年時間才將其完成?全在於莫言費了許多心血與精力,越是榮獲此獎,越是在乎質量而非數量;也可以說,莫言將自己大半輩子的人生智慧與閱歷全然寫在了書中,毫不吝嗇地跟我們分享。細細思索,我們每個人都可從書中學來智慧,都可將人性給研究透徹。

《生死疲勞》:諾獎得主莫言代表作,一部蘊含著能讓莫言拿到諾貝爾文學獎的秘密的小說,這是大家對這本書的評價。他用各種幽默風趣描述和通俗易懂的方言,透過轉世輪迴的方式,用動物的視角去寫了當時社會的風俗人情,和人們細緻入微的生活習慣跟社會風貌。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說過:“莫言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但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並不一定會的諾貝爾獎,當莫言用魔幻現實的手法,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地對人性的探索來講故事後,他就成為了世界級作家。

如果感興趣,點選下面商品卡,即可購買:

《晚熟的人》最高階的修養,是尊重別人跟你不一樣

AXE 生死疲勞 晚熟的人 莫言諾貝爾獲獎者

檢視

TAG: 三觀莫言尊重晚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