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減出來的週末,孩子該怎麼過?

蕭翛/作者

1

雙減後各種激烈言論刷屏朋友圈

孩子們開學已經快有一個月了,“雙減政策”的實施也落地實施近一個月了。

身處教育培訓行業的小編我,

在這一段時間裡,一直被朋友圈裡的這些雙減後的觀點激烈地刷屏:

“雙減一是減掉了不負責任的家長,二是減掉了不努力的學生”;

“趁別人家孩子正在減,咱們家孩子趕緊補呀”;

同時也看到了家長們的焦慮感甚至比以前更加地強烈,這種焦慮感來源於家長們對自己孩子是否還需要想方設法補課的困惑和對其他孩子學習情況的未知,這種困惑與未知令眾多家長產生了迷茫乃至驚慌;

更令人捧腹大笑的是,竟然有家長在網路上發表言論要求增設規定讓身為老師的家長不得在家中為自己的孩子補習功課,否則就是對其他孩子的不公平,這不免讓人心生同情

……

雙減減出來的週末,孩子該怎麼過?

2

家長選擇課外輔導機構的原因

難道這些家長們都魔怔了不成?

事實上,我們大多數家長都認同維果斯基的教學理論——幫助孩子建立並提升“最近發展區”,也贊同贊可夫提出的“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教育觀點,所以我們才會在教育孩子時,求助於課外輔導機構以期望能夠幫助孩子有更大的提升。

所以,家長選擇課外輔導機構也是可以理解。

但是,

令家長對課外輔導機構”痴之若狂“的,當屬教育環境裡充斥著的各類營銷。

特別是一些不良的課外培訓機構在營銷上,一味地著重宣傳這樣一種令人緊迫感的觀點

“別人家孩子都開始學了,你的孩子再不學習就晚了”,更是挑起家長們的“攀比之心”、加劇家長們的焦慮感,使得家長們更容易陷入一種“我的孩子再不補課就比不過別人了”、“不補課我的孩子要完了”這樣的錯誤觀念之中。

迫使一些家長不是出於自家孩子的自身實際情況來考慮是否要進行額外的輔導,而是出於其他孩子補課情況來決定自己的孩子應該去參加輔導了。

所以,即使政策初始實行時,依然有人打著其他旗號來補課的行為。

雙減減出來的週末,孩子該怎麼過?

3

雙減減出的週末,孩子應該怎麼過?

如果家長們一直沉浸在這樣的錯誤認知之中,是很難讓自己的孩子得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更難說讓自己的孩子得到進步。

畢竟,正在成長當中的祖國的花朵們,絕不是一個個的學習機器。

在各種教育培訓機構的內卷言論刷屏過去之後,家長們也應當是時候靜下心來冷靜一下,在政策落實的情況之下,不參加補習,孩子的週末,可以怎樣安排呢?

除了學習以外,我們的孩子還需要培養些什麼重要品質呢?

提到品質這個問題,也來源於我對生活中一件事情的深思。

雙減減出來的週末,孩子該怎麼過?

和大多數家長一樣,當家中上小學的妹妹的週末有所空餘之後,我的第一反應是給她報美術舞蹈等等藝術班,一則小朋友對這些感興趣,二則她終於有時間去學習點亮其他技能了,然而事實上我卻只得到了妹妹的拒絕。

當時的我並未意識到自己對妹妹的教育想法已經被固定化,仍然覺得似乎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其他才藝能力就是我們應當竭力去為孩子創造條件的,畢竟從小,我也是這麼被教育的。

直到我和父母一同觀看學校老師要求觀看的教育講座時,有一期正講到了,雙減政策之下,孩子的週末被空出來了,這兩天的時間孩子們可以怎樣度過呢?

在講座中,老師建議家長們在週末時可以多帶孩子去看看老人,陪伴老人的同時也讓孩子體驗與平時不一樣的生活,或是讓孩子多與同齡的小夥伴一起玩耍活動。

相關的學校的學習任務完成之後,就應該讓孩子多多放鬆,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然而,我的父親卻表現出了不贊同,他仍然覺得孩子的週末如果全都用來玩耍放鬆而不進行約束,那勢必就會讓她玩野了心。

由此,我也和父親進行了一系列的探討。

講座中老師提出的建議中,我贊同多多陪伴老人不僅是一種孝順,我們也能學習到許多老人的智慧,如果可以做到,我們應該儘量去做。

但是種種現實原因之下,現在的家庭結構中其實大部分的年輕父母都會選擇獨立出小家庭,每週帶著孩子去陪伴老人也是一件略有些麻煩的事情。

更引發我深思的,也是父親有所排斥的觀點——孩子可以利用週末多與同齡人遊戲玩耍。

雙減減出來的週末,孩子該怎麼過?

作為一名90後,我們這代人多數都是獨生子女。

而這一特徵反映到我們現在長大之後,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社交恐懼症的普遍出現——以至於生活中能夠與他人自如地進行無障礙交流竟被戲謔為“社交牛逼症”。

這一交流與溝通能力的發展的關鍵期就在孩子的童年時期,兒童的社會性發展也應當被我們引起重視。

同伴關係在兒童獲得社會認同感、培養社會能力、發展健康人格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雙減減出來的週末,孩子該怎麼過?

當處在學校情境中時,兒童之間的交往在課上多與學習競爭和合作相關,在課下也會有遊戲的交流,但畢竟課間的時間過於短暫,而為了學生安全著想,課下孩子們的活動也會多受限制,孩子們的交友範圍也多會受到班級位置分佈等因素的影響。

因此其實孩子們發展同伴關係,是十分需要其他的環境的,是需要可以利用週末在小區裡、或在其他活動場所與各種不同的孩子進行交流活動的。

塞爾曼在他的同伴友誼發展五階段論中提出,6~12歲的孩子會進行雙向幫助的交流,儘管此時的幫助仍帶有一些自我功利性,但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夠使得孩子的交往技能充分發展,他們將會更加善於協調與他人的關係、獲得有效傳遞資訊的技巧方式、並具有透過他人的資訊來決定自己行為的判斷能力。

在小學階段,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也至關重要,此時正是兒童充分接受外界社會對自己的評價的時期,孩子尚還未形成對自己的清晰認知,而更多地是客觀地接受他人對自己的認識,這部分渠道多來源於家長、老師和同伴。

而在這三者之中,因為老師和家長經常會再斟酌之後再對孩子做出評價,而來自同伴的評價則是最豐富多樣的,在與同齡人的活動交流中,更多的衝突就會引發更多的問題並展現出兒童的能力,這時來自同伴兒童的評價反饋對孩子的自我意識形成是巨大的影響的。

雙減減出來的週末,孩子該怎麼過?

在“雙減”之前,我們的孩子大多隻能在補習班相遇,但“雙減”之後,孩子們的交流就有了更多樣的可能,所以在這個孩子們其實本應該就有卻被佔據的自由的週末,不妨多讓孩子和他人在一起玩耍活動,更能促進孩子多方面的發展。

當然其實任何觀點的提出並不是一定都是要讓家長們全盤接受,畢竟每一個孩子的具體情況也需要具體分析。

但我們也應當清楚,在沒有人提出的情況下,我們可能永遠也不會意識到——也許我們需要改變我們固有的教育思維模式了。

我們無須過於牴觸,畢竟這不是對我們為人家長的一種要求,而只是一種提醒和另一種思考的角度。

TAG: 孩子家長雙減週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