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評|可謂“國樂”的《千里江山》

樂評|可謂“國樂”的《千里江山》

在聆聽交響音詩《千里江山》世界首演之前,我曾有很多預想。面對這個肅穆又宏大的主題,作曲家要如何操刀?是中規中矩地對王希孟《千里江山圖》進行音響描摹?還是對近來大火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進行藝術嫁接?如果說是對畫的描摹,要怎麼把赭石調淡墨所勾勒的線條,多層次青綠漸變色所墨灑的色塊用不同音色再現出來?如果說是對舞蹈的嫁接,要怎樣把握舞蹈的動靜變化,講述舞者眉目與肢體傳遞的情感?

當全部的音響徹底靜默後,我得到了一個這樣的結論——這是一部全新的、完全不同於繪畫與舞蹈的、雅俗共賞的、屬於趙麟個人但更屬於華夏民族的作品。

在數字媒體技術日益成熟、多媒體互動的大製作不斷“令人眼盲耳聾”的當下,作曲家能夠放棄了現成的“音畫對映”的機會,轉而不忘初心地的回到對聽覺本身的訴諸——在我看來,這種在光怪陸離的當代音樂作品中以返璞歸真的姿態出現的作品,反而呈現了“新”意。

樂評|可謂“國樂”的《千里江山》

“不同於繪畫與舞蹈”體現在,雖然上交音樂廳裡掛上了《千里江山圖》的繪畫片段,作曲家也謙虛地在自述中講到作品是從《千里江山圖》中受到了啟發,但是從作品整體結構佈局以及細節呈現來看,它絕對不是對任何已有作品的描摹。在音響的各個樂章之間,我聽到了更多的色彩、疏密的運動、豐富山水意境及多元人文意蘊。這首作品造就的感受與想象空間遠比畫卷與舞臺所框定的空間來的廣闊。

樂評|可謂“國樂”的《千里江山》

樂評|可謂“國樂”的《千里江山》

樂評|可謂“國樂”的《千里江山》

就說色彩,這部音樂作品何止青綠?木管徐徐震音的點綴,猶如白鶴振翅、翱翔於悠悠白雲之中。銅管雄渾齊鳴的烘托,猶如向日甲光,金戈鐵騎、不教胡馬度陰山。況且,這種音響的色澤變化不僅聯動了視覺,更聯動著觸覺與嗅覺。觸覺體現在琵琶的金石交錯中,我們能觸及到礦物質顏料的顆粒感,在馬林巴、鋼琴與豎琴營造的“水”的意象中,我們又能撫摸植物顏料的柔順感。嗅覺主要體現在作品對“氣”的把控,時刻影響著我們的呼吸。在我的直覺中,作品體現的“氣”文武雙全:文氣(竹笛、簫、笙等樂器演奏)——似翩翩君子,棉柔平和不失蒼勁堅毅。武氣(琵琶、各類打擊樂器演奏)——似將領戰士,驍勇善戰不乏正氣凜然。

“雅俗共賞”則更加顯而易見。同作曲家本人及其父親趙季平的其他創作一樣,這部作品的素材運用和語彙構成是質樸的、有序的、完全能被各類聽眾所理解和接納。全曲的結構就是總分總、主題貫穿、首尾呼應。核心動機就是構建在純四、純五度的音程之上的,整體旋律音調呈現五聲性特質、幾處色彩變化又顯現印象派筆法。這些手段對於當代中國聽眾來說都是較為常見和熟悉的。因此,在四五度音程的幾番變奏中,我分明聽到了《梅花三弄》的多次呼之欲出,也聽到了人們“起來!”的振臂高呼。特別是當琴曲“酒狂”的主題變奏在第二樂章中呈現,“水”就是“酒”,“酒”就是“水”、曲水流觴般的文人雅趣立刻讓在場的聽眾們相視一笑。

樂評|可謂“國樂”的《千里江山》

當然,作品的“俗”並不影響“雅”的發揮。各聲部間細密醇厚的音響遮蓋與轉移顯示了作曲家成熟的配器功力。在力度與速度上對動、靜、疏、密的控制做到了“趨向自然”,這同樣體現了作曲家深藏不露的強大控制力。此外,我還想著重誇讚一下民族女高音歌唱家方瓊的舞臺演繹,她在演唱中看似隨意的前後左右的細微位移一方面及時迴避了現場音響迴音帶來的微小瑕疵,另一方面給予了聽眾自右向左、由遠及近的立體體驗。

樂評|可謂“國樂”的《千里江山》

正是基於上述的這種“雅俗共賞”,最後我才要說,這是“屬於趙麟個人但更屬於華夏民族”的作品。

當時鍾撥回到一百年前,西洋管絃樂隊進入中國不久時,蕭友梅、黃自等諸多中國音樂家們還正在為“怎樣看待西方音樂”、“什麼是國樂”、“已有的國粹怎麼用”“未來國樂怎麼寫”等問題而發愁。沒想到百年後的今天,《千里江山》已經用現成的音響響亮地回答了這個問題:西方的樂器和作曲技術是可充分運用的表情手段;中國傳統音樂是等待不斷挖掘和雕琢的資源寶庫;真正的“國樂”就是能夠引起華夏民族人民跨越歷史鴻溝、產生審美共鳴的美的音響形式。

攝影:葉辰亮

作者:許首秋(上海音學學院青年教師)

編輯:姜方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TAG: 音響作品作曲家千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