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文脈·博覽】喚醒古船填補空白,見證南澳海絲傳奇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曉宜 實習生 文麗媛 李燕娟 通訊員 汕宣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曉宜(除署名外)

【汕頭文脈·博覽】喚醒古船填補空白,見證南澳海絲傳奇

羊城晚報《汕頭文脈》7月27日版面圖

提起汕頭南澳島,最先想起的可能是湛藍的海面,最美環島公路,或是熙熙攘攘的遊客。事實上,被譽為“潮汕屏障、閩粵咽喉”的南澳,還擁有悠久的海防歷史;曲折的海岸線更是讓這裡成為國際貿易貨物的必經之地、海上絲綢之路航線上的耀眼航標。

2010年起,一艘明代古沉船“南澳Ⅰ號”內的數萬件文物陸續浮出水面。這些文物填補了廣東明代海上瓷路的空白,以實物的形式印證了南澳在海上絲綢之路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該沉船遺址入選201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成為中國外貿史、海交史、古船研究的重要物件。

近年來,為宣傳和弘揚汕頭海洋文化,南澳以沉船出水文物為基礎,在南澳縣海防史博物館內打造了“南澳Ⅰ號”展陳。日前,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走進該展陳,近距離觀賞“南澳Ⅰ號”沉船內的百年文物,探尋這段南澳海上貿易的繁華歷史。

【汕頭文脈·博覽】喚醒古船填補空白,見證南澳海絲傳奇

“南澳Ⅰ號”展陳還原了船上場景“

明珠:“海底博物館”填補廣東明代海上瓷路空白

2007年5月,在南澳島雲澳鎮東南的三點金海域,漁民打撈出二三十件瓷器。經過詳細端詳,從事文物保護三十多年的南澳縣海防史博物館館長黃迎濤敏銳地發現,這些瓷器可能來自明朝的漳州窯,而且海底下很有可能存在一艘體型巨大的沉船。

2010年—2012年連續3年,水下考古隊員對“南澳Ⅰ號”沉船進行水下考古發掘。這艘來自明代的大型沉船終於在數百年後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這座“海底博物館”蘊藏著品類繁多的文物,為人們展現出數百年前中國的經濟社會面貌。

“南澳Ⅰ號”沉船出水各類文物約3萬件,包括瓷器、陶器、金屬器、石器、骨器、漆木器及各類有機遺存,出水銅錢近2萬多枚,其中,瓷器數量最大。黃迎濤表示,“南澳Ⅰ號”推測沉沒於明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是我國唯一經過正式考古調查和發掘的明代沉船,為研究明代東南、華南沿海地區的經濟史、社會史、航海史等學術課題提供了翔實可靠的材料。

【汕頭文脈·博覽】喚醒古船填補空白,見證南澳海絲傳奇

出水的文物中以瓷器為主

在廣東省文物古研究院副院長崔勇的講述中,時光回溯到明朝。明洪武三年(1370年)實行海禁,直到隆慶元年(1567年),在漳州月港部分開放海禁,至崇禎六年(1633年)月港“洋市”關閉。從“南澳Ⅰ號”挖掘出的文物顯示,這艘船很可能是在開放海禁之後、來自漳州月港的。這也從實物上證明了大航海時代之後,中國並沒有隔絕對外交流,從時間節點和歷史背景來說,為研究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提供了重要的例證。

黃迎濤介紹,在“南澳Ⅰ號”沉船中發現了大量體積不等的凝結物,較大的有8塊,最大的超過10立方米,主要由鐵質金屬、瓷器、木質器物和石灰質海洋貝殼構成。從“南澳Ⅰ號”發現銅塊、銅錢以及鐵鍋等金屬材料和製品,結合更早之前發現的唐宋元沉船和明清沉船,可見金屬及製成品不僅是中國出口產品,而且是東亞海域國際多邊貿易重要商品,數量相當可觀,因特殊功用,價值不菲。

除此之外,從“南澳Ⅰ號”出水的文物中,我們可以瞭解到當時的航海技術水平。黃迎濤表示,沉船初步判定至少有25個隔艙,與以往所知的同時期海船有較大差異,船艙數大大高於宋代的13—15個隔艙,且間距較短,因此船體的堅固性得到加強。他還以沉船中發現的銅鑼為例向記者講解道,這是在海上遇霧氣、暴風疾雨或暗礁沉石時,發出警告避免海難所用。

在“南澳Ⅰ號”沉船中,考古隊員還發現了戒指、錫壺、骰子、圍棋子、秤桿等物品,以及防範海盜威脅的鐵炮。從這些出水的文物中,我們可以一窺明代時期航海冒險中的生活細節。

黃迎濤認為,“南澳Ⅰ號”裝載的船貨表現出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各民族藝術風格和審美情趣的相互交流和欣賞,也顯示出明代中國船隊生活方式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各族民眾的影響。以出水的青花瓷文物為例,其紋飾上大量採用的是麒麟等表達吉祥寓意的圖案,部分瓷器還繪有“歲寒三友”“童子拜觀音”“鍾馗捉鬼”等青花紋飾。

【汕頭文脈·博覽】喚醒古船填補空白,見證南澳海絲傳奇

套裝青花瓷折枝蓮紋、麒麟紋、魚紋、牡丹紋蓋盒 黃迎濤供圖

因其重要的歷史價值,“南澳Ⅰ號”獲得201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0年社科院六大發現、2012年田野考古三等獎等獎項。黃迎濤表示,“南澳I號”沉船儘管僅是明代海上貿易的滄海一粟,但擁有較為完整的船體結構、多樣化的器物以及船貨的碼放方式等,其發現填補了廣東明代海上瓷路的空白,完善了中國明代海上貿易的體系,可謂是海上瓷路的“明珠”。

印證:南澳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南澳Ⅰ號”出水的瓷器,以青花瓷器為主,還有部分五彩瓷器和少量青釉、白釉、青白釉瓷。從釉的品類、裝飾風格等判斷,考古專家認為,這些瓷器主要來自漳州窯,部分為景德鎮窯系產品;其中,漳州窯生產的“汕頭器(SWATOW)”,曾經在海外風靡一時。“南澳Ⅰ號”也成為我國發現的第一艘滿載漳州窯“汕頭器”的船隻。

【汕頭文脈·博覽】喚醒古船填補空白,見證南澳海絲傳奇

蒜口淨瓶 黃迎濤供圖

因器物底部或圈足上常黏著沙子,這些漳州窯生產的瓷器又被稱為“沙足底”,在海外以“汕頭器”的稱謂廣為人知。崔勇介紹,漳州窯生產的“汕頭器”曾在日本、東南亞和歐洲深受歡迎,還有人稱其為“克拉克瓷”“吳須赤繪”等。

崔勇進一步解釋道,最早在東南亞大量發現“汕頭器”以及相關文字記載和研究;到了20世紀90年代,專家證實了“汕頭器”生產於漳州窯。瓷器的銷售地、生產地陸續被證實,隨著“南澳Ⅰ號”沉船發現的“汕頭器”,該瓷器的運輸地也以實物的形式被證實,“這也側面說明了瓷器名字的來由,完善了汕頭器來源問題的證據鏈。”

“南澳Ⅰ號”解決了“汕頭器”來源問題的同時,也證明南澳島海域是海上絲綢之路貿易航線上的重要節點。作為“閩粵咽喉”的南澳島,自古以來都是海運貿易的重要地點。黃迎濤表示,當代考古發現陸續表明,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南澳已有原住民,並開始嘗試進行海路的探索,到了唐宋時期開始,海上貿易日漸繁盛。

在近年來的考古工作中,黃迎濤等文物保護工作者,在隆澳、深澳、雲澳地區以及煙墩灣、太子樓遺址附近,曾採集或發掘出土大量的唐代瓷器殘片,從實物上證明了南澳在唐代時就有人類定居的端倪、至少從宋代起就出現村落和貿易現象。

鄭和下西洋的航海行動同樣留下了許多關於南澳的時代印記。黃迎濤介紹,在《西洋朝貢典錄》(捲上)《西洋番國志》《武備志》鄭和航海圖中都有關於南澳的描述;在南澳島深澳鎮古城東北側原有三保公廟,是民眾為紀念明代鄭和下西洋時、船隊途徑南澳而建造的。

記者瞭解到,“南澳Ⅰ號”並非南澳縣發現的第一艘水下沉船。早在1994年,南澳曾經在當地青澳灣西南約2公里處發現許厝礁沉船遺址,考古隊員趕到南澳,採集了青花碗、碟、杯等文物。經專家判斷,該船為清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沉船,這也是南澳縣發現的第一艘水下沉船。

以前南澳的文史考證,大多數依靠書籍記載,以及漁民捕魚時打撈上來的零零散散的“海撈瓷”,“而且古籍的內容以海防史、教育史為主,在經濟方面的記載較少。”黃迎濤表示,“南澳Ⅰ號”沉船以實物證明了南澳在海上絲綢之路航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反映了當時南澳海洋經濟的發達程度。如今,許厝礁沉船遺址、“南澳Ⅰ號”明代沉船遺址等多處沉船遺址,以及歷年徵集的海撈瓷器,進一步證明了南澳曾經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史實。

展示:數字化展覽讓觀眾“穿越”數百年時光

文物出水之後,後續的保護和修復是最為重要的環節。為了對“南澳Ⅰ號”出水文物進行保護和修復,考古團隊在將文物打撈上岸之後,便送往廣東省博物館作進一步鑑定和處理。2016年2月,“南澳Ⅰ號”出水文物精品陳列在汕頭市博物館展出,數百件出水文物重回“孃家”。2020年,南澳縣更是打造了《直掛雲帆濟滄海——南澳Ⅰ號明代沉船出水文物陳列》(以下簡稱“南澳Ⅰ號”展陳),全方位對出水文物進行展示和宣傳。

走進南澳縣海防史博物館四樓的“南澳Ⅰ號”展陳,大廳內佈滿深藍色的燈光,並按比例復原了“南澳Ⅰ號”沉船模型和船載貨物(實物),配合沉船場面以及周邊進行海底世界模擬,展出海底石頭、南澳Ⅰ號出水的盤、碗、罐等文物,帶領觀眾“潛入深海”,身臨其境地探尋這艘數百年前的古老沉船。

【汕頭文脈·博覽】喚醒古船填補空白,見證南澳海絲傳奇

“南澳Ⅰ號”展陳 黃迎濤供圖

據瞭解,“南澳Ⅰ號”展陳的展廳面積790平方米,展出“南澳Ⅰ號”出水文物千餘件,於2020年10月1日對外免費開放。展陳內除了陳列展示從“南澳Ⅰ號”打撈的出水文物,還透過文物展示、文圖展示、炫麗音畫效果、專人講解等方式,向觀眾展示從新石器時代發展而來的南澳,每年都吸引著一批批學生及島內外遊客前來觀賞和學習。

“南澳Ⅰ號”展陳是汕頭市“八個一批”工程專案之一。為了進一步挖掘潮汕歷史文化閃光點,南澳縣有關部門對“南澳Ⅰ號”展陳進行提質升級,該專案於去年國慶節完成並對市民開放。

二維碼自助式導覽系統是“南澳Ⅰ號”展陳提質升級的重要內容。黃迎濤表示,遊客可用手機掃描展廳門口二維碼,登入移動端漫遊模式,進入3D虛擬展館。展陳透過數字化採集真實還原“南澳Ⅰ號”展覽實體場景,構建線上3D虛擬展館,實現館內、文物展陳實景瀏覽、虛擬沉浸體驗多端適配,實現自助式全自動講解,提升遊客觀展體驗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展館服務質量。

展陳內還打造了全新的VR展覽。記者戴上VR眼鏡,坐上模擬船隻,化身為準備出貨景德鎮窯老闆萬福的貨物管理人“瀛斯語”:在江邊木棧道上,看到坐賈行商、販夫走卒等各色人物熙熙攘攘;隨“南澳Ⅰ號”出航,見證船上副綱首雙泉和未婚妻章周瑤對未來幸福生活憧憬;目睹暴雨奔襲而來,船被捲入浪中……該展陳透過身臨其境的體驗,讓觀眾在鮮活的歷史場景中行走、觀看,體驗波瀾壯闊、縱橫萬里的海洋貿易傳奇故事。

【汕頭文脈·博覽】喚醒古船填補空白,見證南澳海絲傳奇

VR航海體驗——“南澳Ⅰ號”絲路物語 黃迎濤供圖

“南澳Ⅰ號”出水文物數量龐大,諸如“南澳Ⅰ號”展陳內的出水文物,大多是脫鹽脫水完畢的,而部分文物仍然在進一步的修復和保護當中。對於仍在海底的沉船,崔勇表示,該船如今已經自然回淤,恢復到打撈前的狀態,按照保證船體原真性的原則,船體將會繼續留存在海底。

【文脈連結】

近2000個日夜的守護

自2007年5月“南澳Ⅰ號”被發現,到2010年4月重啟考古工作,再到後續的打撈工作,雲澳鎮邊防派出所官兵在變幻莫測的氣候條件下,守護著這艘沉船近2000個日夜。雖然距離“南澳Ⅰ號”沉船被發現已經過去15年,但對於雲澳鎮邊防派出所原所長,汕頭市公安局禁毒支隊三大隊教導員、三級高階警長朱志雄來說,當時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

2007年7月底,考古專家因天氣、專業打撈船需修整等原因暫時離開了南澳,對於雲澳邊防派出所的考驗才剛剛開始。朱志雄回想起當時的經歷,仍然忍不住直呼“壓力巨大”。

平靜的海面,危險如影隨形。非法打撈作業常常發生在夜間,一旦遇到颱風天的夜間出警,朱志雄看著茫茫的大海,都忍不住感到心驚膽戰。為加強監測,朱志雄與同事們購置了雷達監測系統,以便隨時監控沉船周圍可疑漁船的來往情況,並安排人員值守。一旦有可疑船隻在沉船周圍一海里領域停留超過10分鐘,派出所就能立刻接到資訊出警。“這麼多個日夜,無論颳風下雨,都有人在那裡駐守。”朱志雄說。

2010年4月9日,“南澳Ⅰ號”重啟水下考古發掘作業的第一天。朱志雄心裡則懸著一塊石頭:“兩年多的時間,海底下會發生什麼情況,是不是會被破壞,我們都不得而知。”

當天,“南澳Ⅰ號”水下考古團隊領隊崔勇打撈上岸後宣佈:“沉船保護完好,萬無一失,連標記線都沒有被破壞!”話音一落,朱志雄終於鬆了一口氣,喜悅的心情溢於言表,“我們這麼多天日夜顛倒,加強巡邏、監控、宣傳的努力終於沒有白費。”

“南澳Ⅰ號”的水下打撈工作一共進行了3次,至2012年9月才完工。崔勇私下曾對他說:“朱所長,你們的付出、你們的辛苦,我最瞭解不過!”朱志雄至今仍記憶猶新。

據統計,五年多的時間裡,邊防部隊共出動警力5000多人次,驅趕可疑船隻超過2000艘,發放文物保護宣傳單5000多份,繳獲文物共計195件,有效遏制了文物的流失和破壞。這一個個數字正是朱志雄與其餘雲澳邊防派出所警員們認真負責精神的有力證明。為表彰該所在保衛文物中做出的貢獻,2009年,朱志雄被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授予“保護文化遺產安全十大衛士”榮譽稱號;次年,國家文物局授予雲澳鎮派出所“文物保護特別獎”。

責編 | 朱光宇

TAG: 南澳沉船文物黃迎濤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