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論語》學禮儀——講究服飾禮儀

跟著《論語》學禮儀——講究服飾禮儀

學禮賓禮儀 | 成就魅力自我

讓禮儀之光照亮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跟著《論語》學禮儀——講究服飾禮儀

【原文】

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論語·鄉黨》

跟著《論語》學禮儀——講究服飾禮儀

【譯文】

君子不用深青透紅或黑中透紅的布鑲邊,不用紅色或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夏天穿粗的或細的葛布單衣,但一定要套在內衣外面。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

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衣。

黃色的狐皮袍,配黃色的罩衣。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長一些,右邊的袖子短一些。睡覺一定要有小被,要有一身半長。

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墊。喪服期滿,脫下喪服後,便佩帶上各種各樣的裝飾品。

如果不是禮服,一定要加以剪裁。不穿著黑色的羔羊皮袍和戴著黑色的帽子去弔喪。每年正月初一,一定要穿著禮服去朝拜君主。

跟著《論語》學禮儀——講究服飾禮儀

此句記載了有關孔子的衣著習慣。說的是孔子對祭祀時、服喪時和平時所穿的衣服都有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規定。

這樣規定在今天仍具現實意義。

跟著《論語》學禮儀——講究服飾禮儀

禮儀制度中,為什麼衣著飲食尤為重要呢?確實,對於人類文明來說,衣著飲食具有根本的意義,涉及相當多層面的問題。

衣著飲食自然不是小事,在孔子那個時代自然也是如此。

所以,才能看出孔子對衣著的講究。

跟著《論語》學禮儀——講究服飾禮儀

人靠衣服馬靠鞍,不同場合穿不同衣服,不僅僅是禮節問題,也是表現個人魅力的重要方式。

服飾表達自身是一種語言。在不同的場合氛圍下要與不同的服飾相協調

。就是在同一場合,也會因不同程度的需要而穿著不同服裝。如西服三件套的表達比二件套更符合正式禮儀場合。同時視場合調整自己的服飾時要考慮自身的個性因素,也就是說,無

論在什麼場合假使我們的服飾符合了環境,而穿著不吻合自我,同樣會渾身不自在。

跟著《論語》學禮儀——講究服飾禮儀

隨著社會的發展,

服裝服飾的含義已經遠遠超過了其原來最基本的使用功能,

因此在不同場合不同情形下如何穿著就顯得越發重要。

跟著《論語》學禮儀——講究服飾禮儀

各種不同的場合對服裝有不同的要求,

即穿衣打扮要注意時間場所情況

。我們把不同場合的服飾分為正式場合服飾和非正式場合服飾兩部分。把禮儀、社交、辦公場合服飾歸為一部分,把居家、休閒、出門、旅遊等服飾歸為另一部分。

跟著《論語》學禮儀——講究服飾禮儀

在正式場合下,力求簡潔化的裝束,統一的色調是明智的搭配方式,

在色彩上常用灰褐色、海藍色、灰色、隱豔色、鐵鏽色的搭配,選用不同寬度、間距的直條紋圖案和單色。同時在某種場合下,

除考慮膚色、體形、個性因素之外,還需考慮人的職位、工作性質、年齡因素等。

跟著《論語》學禮儀——講究服飾禮儀

在非正式場合下,希望輕鬆、合適,

沒在明顯身份象徵的穿著,多用米色、土黃色、淺紫藍色、灰綠色等色彩。一般上下衣著的色澤有區別。

如果色澤方面比較接近,會給人有素雅的印象,如果對比明顯,會產生種有活力、有彈力的感覺。

跟著《論語》學禮儀——講究服飾禮儀

儘管以貌取人並不可取,但是在現代生活中,服飾越來越成為禮儀的個重要部分,穿著打扮得體不僅僅是個人品位的體現,更成為人們彼此考量的一個尺度。從這一點來看,

服飾禮儀是人人皆需認真去考慮,認真去面對的問題。

文字選自《論語中的禮儀規範》

TAG: 場合服飾禮儀不同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