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

文丨戴偉

授業于田野之間,樹人於實踐之中。田野教學是北京大學考古育人體系的核心環節。自1957年在河北邯鄲開始田野考古實習起,北大的“田野考古實習”課程已走過六十多年的歷程,建立的“北大模式”影響深遠。《田野考古實習》課程先後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教育部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授課教師入選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教學團隊。教學團隊將解決考古學術問題的重要遺址作為實習基地,培養學生將動手動腦與學科最前沿的工作緊密結合,將學習內容與重大科研相結合。

自1990年開始評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以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參加或主持的獲評專案高達34項。2021年10月18日,在河南省三門峽市舉行的“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開幕式上,公佈了“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其中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參加或主持的專案有15項。

在田野中尋求真知,守正創新,務實致遠。目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積極推動校地合作,正在重點建設山東臨淄、陝西周原、寧夏鹽池三個標準化的實習基地。根據新時期考古學科發展的情況,大力推動考古實習基地的標準化、數字化、資訊化、智慧化和國際化,即“基地+”的發展模式,同時進一步完善田野考古實習課程的教學體系,積極探索、推動高校田野教學實踐的5G+和VR技術的新運用,在新時代為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繼續貢獻北大力量。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

沈睿文)

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

▲大源盆地近景(西南—東北)

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位於江西省東北部的萬年縣大源鎮,四面高山環拱,中部為條帶狀凸起,形成了葫蘆形的大源盆地。當地石灰岩溶洞發育,仙人洞洞口開闊並向前伸呈巖廈狀,吊桶環則位於仙人洞旁的一處條形山坡之上,為一穿透式巖棚。大源河從盆地中東面流經仙人洞旁,周邊環境多樣,自然資源豐富,是早期人類理想的居住環境。20世紀60年代和90年代的系統考古工作成果顯示,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的年代約為距今25000年至9000年,是一處舊時代時代末期向新石器時代早期過渡階段的重要遺址。

仙人洞遺址最初是在1962年的考古調查中被發現的,之後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便於1962和1964年主持開展了兩次小規模發掘,獲得了較為豐富的人工遺物、動物骨骼和燒火堆等遺蹟現象。初步測年結果表明,遺址下層年代約為距今9000年左右,是我國較早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對研究華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洞穴遺址的文化面貌和特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意義。

然而,限於當時的研究水平,這一結果未能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可。此後近三十年間,也再未開展進一步的發掘和研究工作。此後的二十餘年間,長江流域不斷陸續發現史前時期的稻作農業遺存,嚴文明先生在八十年代初對考古發現的稻作遺存和野生稻分佈等證據進行了系統地梳理,正式提出了稻作農業的“長江中下游起源說”,這一問題也開始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關注。到了1991年代,為了探索稻作農業的起源,北京大學考古系嚴文明先生作為中方領隊,與美國著名的農業考古專家馬尼士博士合作,組成了包括北京大學考古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國安德沃考古基金會三家單位的中美聯合考古隊,並選定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開展系統的考古工作和研究。

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

▲中美考古隊1993年合影

自1993年8月起,中美聯合考古隊分別於1993年和1995年對仙人洞和臨近的吊桶環遺址開展兩次考古發掘工作,1999年又由中方獨立開展了第三次發掘。這三次考古發掘均由嚴文明先生擔任領隊,北京大學李水城、張弛參加發掘。這幾次發掘完整地揭示了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的地層堆積,發現了大量的陶片、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遺物和獸骨、蚌殼等自然遺物。與六十年代的發掘不同,九十年代的這次發掘具有明確的學術目的,在探索“新石器革命”這個大課題的主旨之下,設定了多個子課題,力求解決地層堆積的年代序列,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轉變的歷史程序,捕捉有關原始稻作農業的資訊,早期陶器的製作技術,新舊石器時代之交石器製作特點和技術等世界性的重要課題。

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

▲仙人洞遺址發掘場景

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

▲吊桶環遺址發掘場景

因此,九十年代的發掘和研究工作從一開始就制定了很高的原則和標準,除了田野考古人員之外,還邀請了古環境、植物考古、動物考古和年代學等領域的專家實地參與。無論在發掘過程中,還是田野工作結束後,始終堅持發掘與研究相結合,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相結合的理念。透過這些多學科協作的研究工作,從各個維度豐富了仙人洞與吊桶環的文化資訊和內涵,也代表了當時考古學研究的最高水平。

根據對遺址的系統研究成果,距今25000年前後,當古人類開始在這裡生活的時候,他們所面對的是一個寬闊的溶蝕窪地,古大源河蜿蜒其間,仙人洞前是廣泛的河漫灘平原。隨著末次冰期冰盛期的結束和氣候變暖,降雨增多,古大源河水深加大,河流沉積物不斷加積,河水可以間歇性地進入仙人洞,並給洞內帶來大量的泥沙。人類應當是在低水位時進入洞穴居住,而高水位時洞穴被淹,人類則離開洞穴。如此反覆,一直持續到距今9000年前後。

仙人洞的洞廳便是古人最主要的活動空間,各個層位都發現了一定數量的燒火堆,其附近常常發現有動物骨骼遺存,可以推測古人當時便是在這些火堆周圍肢解鹿類、野豬等動物並燒烤分享、敲骨吸髓。從出土動物骨骼的情況來看,古人的肉食種類和比例一直相對穩定,鹿科動物佔消費數量的50-80%,野豬佔10%左右,其他動物所佔比重都很小。遺址出土的石器組合也表明當時的食物資源獲取方式以狩獵為主,特別是遺址的最早階段,石器組合以利刃行動式的小型石器為主,其後才逐漸出現適合處理植物類資源的大中型石器如砍砸器等,並在晚期出現了穿孔重石、磨盤等磨製石器。

當然,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最令世界矚目的發現莫過於在遺址中發現了迄今為止東亞乃至世界上年代最早的陶器。這裡的歷次發掘中,都出土了數量較多的陶片,對其系統地觀察和研究結果顯示,這些陶器主要使用泥條圈築的方法成型,再經過簡單的修整和裝飾,之後用露天篝火燒製而成,燒成溫度較低。陶器的器形比較簡單,早期可能只有直口的“U”形圜底罐一種,晚期開始出現有頸的鼓腹圜底罐和深腹缽。根據陶片表面的使用痕跡推測,晚期的兩種陶器功能應當有所不同,前者可能為炊器,而後者則為盛器。

然而,這些早期陶器的確切年代一直是擺在研究者面臨的一個難題。從1993年發掘開始,考古人員就十分重視年代樣品的採集,並進行了大量的年代測試工作,此後這一研究一直持續進行。直到2009年,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吳小紅、張弛教授牽頭,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哈佛大學再次合作,重新在仙人洞遺址的發掘剖面上採集了系列樣品和堆積物的微結構分析樣品。基於這次發掘所獲得的系列樣品,對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開展了更為系統的年代測定工作,研究成果表明仙人洞遺址早在距今 20000年就已經出現了陶器,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陶器,研究成果於2012年在國際知名期刊Science上發表,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並被評為“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

▲仙人洞遺址出土陶片

在整個人類發展史上,陶器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這是人類創造出的第一種人工材料,是在土與火的結合基礎上實現的技術創新。由此開始掌握並不斷提升的高溫技術,對於更晚時期的陶瓷和冶金手工業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另一方面,陶炊器和容器代表了一種新的食物加工方式的出現,人類從此在燒烤之外,還可以透過蒸煮的方式加工食物。從仙人洞遺址出土石器組合等反映的資源利用方式等可以看出,距今2萬年前後陶器的出現與植物在食物資源構成中所佔比重的增加表現出一定的同步性,或許正是對一些無法生食又難以直接燒烤的植物資源的利用催生了陶器在當地的出現。

對這兩處遺址的植物考古研究工作,也支援了遺址晚期人類對植物資源的依賴程度逐漸增加的推論。其中特別重要的是,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都發現了大量的稻屬植矽石,以及可能用於收割的蚌鐮和其他加工工具。結合遺址的測年資料,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的先民可能早在距今1萬年之前就已經開始利用野生稻資源,為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是稻作農業起源地提供了重要的實證。

陶器的發明和農業的起源是“新石器時代革命”中最為核心的兩個要素,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的重要發現,無疑為我們正確認識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從舊石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的過渡提供了至關重要的證據。從世界範圍來看,陶器先於農業而出現,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整個東亞地區早期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這一變革開啟了整個東亞地區以粒食和蒸煮為主的食物加工傳統。與之相對,在舊大陸西部的西亞地區,農業先於陶器而出現,相應地其食物加工方式則以粉食和烘焙為主,二者存在明顯的差異。從這個意義上講,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無疑代表了這一東亞早期文明特色的源頭。

自發現以來,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先後獲得“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八五’期間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199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1995年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二等獎”“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等榮譽。2014年8月,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編撰的《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正式出版發行,是對該遺址持續二十多年考古發掘和研究成果的系統總結。北京大學張弛負責該發掘報告的整體編寫工作,王幼平、黃蘊平參與編寫了石器部分報告內容。該報告榮獲了2014年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稱號。2021年10月,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

▲《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封面

TAG: 考古仙人洞遺址吊桶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