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器之道:史前至宋的陶瓷造型藝術|薦書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轉載請在文末留言

成器之道

史前至宋的陶瓷造型藝術

成器之道:史前至宋的陶瓷造型藝術|薦書

【內容簡介】

本書從藝術史的角度對史前至秦漢、隋唐、兩宋這幾個時期中國陶瓷的器形和藝術風格的演變進行了研究,特別是對其演變的動因進行了追根溯源的探究, 將中國陶瓷放置在與不同材質和文化相持相讓的適應過程中加以動態的描述。書中以大量的案例,解釋了陶瓷始而模仿金屬器(包括商周青銅器、隋唐金銀器)和外來文化,進而融合金屬器的器形和紋飾(包括外來文化帶來的藝術元素和工藝),終而在造型、紋飾、釉色各方面均創造出以宋代五大名瓷為代表的登峰造極的傑作的完整過程。本書不僅是一部獨具特色的陶瓷史,也為激發中國當代藝術的創造力提供了獨特的資源。

【作者簡介】

範勃

,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主任,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副主任、中國油畫學會副會長、廣東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等職。主要從事現當代美術創作與方法研究,在《文藝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出版《轉譯》《曳遊》等專著5部。曾獲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銅獎、全國教材建設獎二等獎、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等。

【目錄】

序 形式的中國

緒 論

一、相關學術史

二、問題的提出

第一章 早期陶瓷與青銅器

一、史前陶器的器形與紋樣

(一)史前陶器紋飾的多種表現

(二)史前陶器器形的多種功能

(三)原始陶器與墓葬等級制度

(四)史前陶器的紋飾與器形的啟發

二、商周陶器與青銅禮器

(一)商周陶瓷器發展概況

(二)陶器對青銅禮器的影響

(三)青銅器對陶瓷器的影響

三、秦漢陶器的造型與紋飾

(一)秦漢陶瓷概況

(二)楚文化對原始青瓷造型的影響

(三)質地與社會需求

小 結

第二章 隋唐陶瓷與外來金銀器

一、絲綢之路與隋唐社會文化生活

(一)絲綢之路的開拓與早期中外文化交流

(二)唐代絲綢之路與社會好胡之風

二、唐代金銀器的發展與西方文化

(一)唐以前的外來金銀器

(二)唐代金銀器的特色

(三)唐代金銀器中的胡風

三、隋唐陶瓷之淵源

四、隋唐陶瓷器中的胡風

(一)胡瓶

(二)高足杯

(三)多曲長杯

(四)把杯

(五)角形杯

(六)扁壺

五、唐韻胡風長沙窯

(一)薩珊、粟特文化對長沙窯的影響

(二)伊斯蘭因素在長沙窯瓷器中的體現

小 結

第三章 穿行古今的兩宋陶瓷

一、兩宋陶瓷的仿古風

(一)宋瓷仿古舉隅

(二)隆禮制樂、帝王與博古類圖譜

(三)南宋陶瓷禮器

(四)直觀三代、儒士與儀禮

二、燒造中的“窯”與“樣”

三、由玳瑁碗引發的思考

(一)行為、法令及風氣的變化

(二)黑釉瓷與模擬自然

四、宋人的文化選擇及審美取向

小 結

結 語

一、銅土混育:南北文化的多樣與互動

二、西風東漸:社會風尚與文化碰撞

三、鑠古鑄今:穿越時空的對話

參考文獻

後 記

【選摘】

序 形式的中國

在中國本土,瓷器從來都不是夢幻,而是一種真實存在。至少從商代中期開始,具有瓷器基本特徵的原始青瓷已粉墨登場,這使得瓷器幾乎與中國文明同時誕生。作者囑我為他新出版的“小書”作序,儘管這部書的篇幅不足200 頁,卻因為所處理的題材,具備了成為一部“大書”的資格。通讀全書,我強烈而鮮明的是以下四個印象:

首先,本書在方法論上與坊間汗牛充棟的相關讀物都有所不同,探索了對作為“藝術品”的中國陶瓷進行“藝術史”研究的路徑。這種路徑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了陶瓷的造型問題上。在作者看來, 陶瓷與繪畫、雕塑一樣,都屬於造型藝術的行列,可以用藝術風格學的方式來加以把握。例如,作者注意到,早期陶瓷的器形存在著有意偏離功能的傾向,“轉而去突出不合邏輯的結構形式與非實用目的的外觀美感”,正是這種訴求成就了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中蛋殼黑陶杯那纖細脆薄、空靈精細、令人歎為觀止的造型之美。值得稱道的是,在強調造型的同時,作者並沒有過度誇大藝術家主觀的藝術意志,而是將其放置在與不同材質和媒介相持相讓的適應過程中加以動態描述。書中以大量的案例,揭示了陶瓷始而模仿金屬器(商周青銅器、隋唐金銀器),進而融合金屬器的器形和紋飾,終而在造型、紋飾和釉色各方面,均創造出以宋代五大名窯瓷器為代表的那種登峰造極的傑作的完整過程。

其次,本書在年代上僅僅敘述到宋代,對於中國陶瓷史後半期輝煌的青花瓷和彩瓷時代不置一詞,顯屬有意為之。宋代的物華天寶,作為中國古典文明的終結和近世文明開端的標誌,無疑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而上述年代序列的選擇,猶如一次腰斬《水滸傳》的行徑,使中國陶瓷史在其第一個高峰期的花好月圓之際戛然而止,正是為了刻意宣示,前述從模仿、融合到創造的藝術生產過程已然完成。

再次,本書具體論述了這一生產過程的三個階段,亦屬匠心獨運。第一個階段在中國南(楚、吳越)北(中原)文化互動的語境下,討論了商周青銅器與原始青瓷的跨媒介模擬與轉換;第二個階段在東西文化交流的語境下,追索了隋唐陶瓷器與西方(波斯、粟特)金銀器的交融與匯合;第三個階段在古今對話的語境下,探尋了宋代陶瓷以復古為創新的偉大成就。三個階段將陶瓷的藝術生產,放置在跨地域、跨時間、跨文化和跨媒介的宏大背景與動態關係之中,生動地詮釋了古典時期中國陶瓷之所以偉大,恰恰在於它是上述空間和時間場域各種因素大開大合運動進而交叉輻輳的結果——這一點,不僅在隱喻的意義上,更是在現實中,正如實際中國的形成一樣,使中國陶瓷成為另一個名副其實的“中國”(China),一個“形式的中國”。

最後,我想指出,正如本書作者的藝術家身份所示,本書的寫作對於陶瓷/中國之形式意義的闡發,也為包括本書作者在內的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創造力,提供了獨特的資源。在這種意義上,本書的寫作不僅具有學術的意義,更具有實踐的意義。作者範勃近年來的一系列藝術創作,如《瀲灩》(2017)、《回到現場》(2019)、《無形的劇場》(2020)等,始終貫穿著對於跨媒介之“物”如盲文、藥丸、針筒、實驗室的迷戀,以及對於中國境遇的處境感;這種“戀物癖”和處境感被用於展現作者的形而上觀念,形成另一種意義上的“成器之道”。

但是,作者在本書中對於陶瓷、中國、創造力三位一體的歷史與哲學思考,居然從未付諸其藝術實踐,這頗令我詫異。或許這意味著一個偉大計劃的肇始?這使我對於他未來的創作潛能,充滿著期待。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藝術學院院長李軍

2021年11月12日

問題的提出

形式問題,是藝術史的重要研究物件,亦是藝術史的重要目標。藝術史有關形式的研究,並不僅在於呈現和歸類,更在於解釋潛藏在藝術形式乃至風格背後的成因和意義。具體到陶瓷,例如器物的造型,除了功能因素外,各種器物形制的前後變化,亦必然有各種文化因素的左右和影響。陶瓷的造型演變包含著難以想象的豐富資訊,既涉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演變,又承載著歷史發展中的文化傳統的變化和延續,甚至更映現出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碰撞、交匯與融合。從這個角度上講,陶瓷器的形式發展過程本身,即是一個文化演進的縮影。所以,陶瓷的造型問題可以也應該納入藝術風格學的層面來加以觀察。這一視角目前還是藝術史研究中一塊亟待開掘的處女地。

本書選擇中國陶瓷發展的三個重要歷史階段來進行考察,即新石器時代至秦漢、隋唐以及兩宋。選擇這三個時段的陶瓷器作為研究案例的理由如下:

第一,古代陶瓷作為一種造型藝術形式,是融藝術創作與科學技術於一體的生產性創造。除了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與悠久的發展歷史之外,它本身作為實物標本,能夠使我們復原相應時代的社會等級制度和社會習俗好尚等多種文化資訊。

第二,這三個歷史時段的陶瓷器皿,首先具備了各自鮮明的時代風格,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陶瓷器皿從產生、發展到成熟的一個縱向座標。這三個歷史時期從歷史環境上展現了三種不同的文化交匯現象,有助於擴大文獻及出土文物的蒐集範圍,為對陶器造型產生影響的多種文化因素的相互印證提供了較豐富的材料。

第三,這三個時期的瓷器,在造型、裝飾上都同金屬器及其他貴重材質器皿的造型和工藝有著密切甚至是直接的聯絡。透過器物間的相互比較,為探討作品樣式的文化歸屬及各個時期的陶瓷造型在文化交匯中的變化、發展與創造,提供了直觀的視覺影象。

本書所涉及的三個歷史階段,正是中國陶瓷器從萌芽發展至成熟的重要歷史時期。對於這樣一個不斷髮展變化的歷程,本書要追問以下一些問題:早期陶瓷造型形成的依據和參照是什麼?原始青瓷的發展與青銅器的關係在社會生活的等級制度中是如何體現的?隋唐時期陶瓷造型多元變化的動力又是什麼?這種略顯浮躁的多元變化的背後究竟暗含著怎樣一種文化心態?宋代何以能夠成為中國陶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代?此期間陶瓷在造型方面究竟注入了哪些元素,才使得它更能體現中國人的精神與情懷?在本書中,筆者將透過返回到這幾個不同時段的歷史文化原境的方式,來對上述問題進行一次盡己所能的還原性考察。

本書不是考古學與古器物學的研究,也不是陶瓷史與工藝美術史的研究。本書意在達成以下三個目標:其一,客觀地證明、揭示出所選時段陶瓷造型藝術中的三個階段性特徵;其二,從這幾個基本特徵入手,探討陶瓷造型的創造與多種社會文化因素的關係,以及不同文化的交匯對陶瓷造型風格所產生的具體影響;其三,藉助上述歷史觀察,釐定出藝術創造學中“模仿”“融合”“創造”三個概念之間的歷史邏輯,以期用以審視和指導在東西方文化交匯背景下當代藝術創作的取向與定位。

—END—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TAG: 陶瓷造型本書文化金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