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南塬漢唐墓地中的幾座北朝墓

固原南塬漢唐墓地中的幾座北朝墓

朱存世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銀川,750001)

2003~2004年,為了配合銀川—武漢高速公路建設,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固原南塬清理漢唐時期的墓葬36座,發掘報告已於2009年公開出版。報告中作者將M31歸於漢墓,將M3、M11、M24、M35歸於隋墓。筆者認為上述5座墓葬應屬於北朝時期,現將上述墓葬的時代、文化因素等的問題討論如下。

Several Northern Dynasties Tombs of Han and Tang Tombs at Nanyuan of Guyuan

Zhu Cunshi

The report of tombs at Nanyuan of Guyuan takes M31 as the Han Dynasty tomb and M11,M24, M35 as tombs of Sui Dynasty。 This paper identifies M31 as the Northern Wei tomb and M3, M11, M24, M35 as the Western Wei to Northern Zhou Dynasties tombs which belong to civilian ‘ s tombs in the Northern Dynasty。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n unearthed artifacts and burial customs and other aspects, these tombs are relevant to the Xianbei Tribe, especially the Tuoba Xianbei which reflects the historical fact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Xianbei Tribe activities in this Guyuan area。

M31為長斜坡墓道單室土洞墓,方向80°,墓室呈方形。從原報告彩版四觀察,墓室西部有較高的棺床。遺物主要出土於木棺頭檔南部,有鐵復1件、陶罐2件、陶壺1件(報告稱瓶)、陶缽1件及銅釵、貨泉銅錢等。木棺2具,並排放置於棺床上,頭檔朝南,棺的平面形制呈梯形,其中西棺為雙棺(圖一)。M3為長斜坡墓道單室土洞墓,墓室近方形,方向175°。遺物主要有陶罐和鐵鼎,出土於木棺頭檔外,次有銅帶扣、五銖銅錢等。木棺置於墓室北部,平面呈梯形,骸骨二具,呈相擁摟抱狀(圖三)。M11為斜坡墓道單室磚室墓,西北—東南向,墓室縱向平面呈梯形;主要遺物有陶罐、陶缽和五銖銅錢,次有銅帶扣等。墓室底部傾斜,發現骸骨1具,仰身直肢,頭向東南(圖三,2)。M24呈長斜坡墓道單室土洞墓,方向195°,平面呈鏟狀,墓室呈不規則五邊形。主要遺物有陶罐2件和五銖銅錢。陶罐出土於木棺頭檔外。木棺位於墓室西部,平面略呈梯形。骸骨1具,頭朝南(圖三,3)。M35為長斜坡墓道單室洞室墓,墓室平面形制略呈方形;出土遺物主要有陶罐2件,另有帶扣等。木棺形制呈梯形;在墓道填土中殉葬1只狗(圖三,4)。

固原南塬漢唐墓地中的幾座北朝墓

從墓葬形制和出土遺物分析,上述5座墓為北朝時期。

1.

M31的時代

M31的墓室為方形單室洞室墓,墓室面積較大(圖一)。在寧夏地區已發掘的兩漢墓葬中,單室墓不論是磚室墓還是土洞墓,墓室均呈縱長方形;方形墓室在寧夏地區的出現從已發掘的考古資料分析,最早在北朝時期,如固原北魏墓、固原北周李賢、固原北周宇文猛墓、吳忠北郊發現的北魏墓等,墓室平面均呈方形,其差別僅在有無代表一定身份和地位的天井上。M31從彩板分析有較高的棺床,棺床在東漢時期已有發現,如陝西勉縣老道寺漢墓,墓室呈縱長方形,在墓室的後半部砌一個高起的放置木棺的平臺(簡報稱棺臺),該棺床從形制分析,可能是簡化的“後室”的象徵,與北朝成熟的棺床有別而在中原地區方形單室墓大量出現在西晉時期,如洛陽徐美人墓、洛陽澗西16工區82號墓、洛陽北郊西晉C8M868等,墓室平面均呈方形。因此,從墓葬形制分析,M31不可能屬於東漢早期。

M31的隨葬品主要有陶罐、陶瓶和鐵鍑等。陶罐平折沿,高領,圓肩,平底。肩部飾二週陰弦紋,器型較高(圖二,2)。長頸壺卷平沿,長頸喇叭口狀,圓肩,斜腹,小平底。肩腹間飾二週陰弦紋(圖二,1)。這種形制與固原北魏漆棺畫墓出土的平沿罐和長頸壺的形制相同。鐵鍑1件,斜口,腹下部斜收,小尖寰底。圈足較高,側面有三個較大的梯形鏤空。該形制與包頭市出土的銅鍑的形制基本一致(圖二)。從墓葬形制和隨葬品的時代特徵分析,該墓的時代應該是北魏墓葬。由於該墓出土了王莽時期的貨泉銅錢,可能是作者在未辨明器物時代的情況下將該墓歸於東漢早期的主要原因。

固原南塬漢唐墓地中的幾座北朝墓

2.

M3、M11、M24、M35的時代

M3為長斜坡墓道洞室墓,洞室平面形制呈方形,面積較大(圖三,1)。長斜坡墓道方形墓室的墓是魏晉以來中原地區流行的墓葬形制,也是寧夏地區北魏墓葬的主要形制。出土遺物主要有陶罐、鐵鼎、五銖銅錢等。陶罐卷平沿,長頸,圓肩,短斜腹,小平底。這種形制與周武帝陵出土罐的制基本一致(圖四)。五銖銅錢方穿較小,穿的正、背面均有廓;“五”字二交劃弧形,與漢五銖和與西魏至隋五銖的筆畫不同,可能是西魏至北周時期流行的一種五銖。因此,將M3的時代定在西魏至北周時期。

固原南塬漢唐墓地中的幾座北朝墓

M11墓室呈縱向梯形,形似木棺,這種形制是北魏以來鮮卑族流行的墓葬形制。罐卷平沿,頸部較高,圓肩,短斜腹,形制與北周田弘墓的罐形制相近(圖四);五銖銅錢五銖二交劃為直交,“五”字左邊鄰穿一豎劃,這種銅錢一直認為是隋代的典型銅錢。但是,1984年陝西咸陽西魏侯儀墓中也出土這種銅錢,將該錢幣的流通時間上推到西魏時期。綜合上述因素,M11的時代定在西魏至北周時期。

M24平面形制呈鏟形,長斜坡墓道,墓室呈不規則洞室。長斜坡墓道鏟形墓在寧夏地區目前所見到的資料中最早出現在北魏時期 ;罐的形制為卷沿、頸部較高,圓肩,斜腹,小平底,頸肩間和肩腹肩飾陰弦紋 ,形制與該墓地M3出土罐的形制基本相同;五銖錢方穿較小,穿正、背面均有廓,“五”字二交劃為弧交,形制和字型筆畫與M3的五銖錢幣相同(圖四)。M24的時代與其相當,在西魏至北周時期。

M35平面形制是魏晉以來流行的長斜坡墓道單室墓;卷沿罐,頸部較高,圓肩,斜腹,平底,頸肩間和肩腹肩及腹上部飾陰弦紋,形制與M3、M24的罐形制基本相同;侈口罐侈口較小、肩部較圓,深腹,底略凹,器型較高,肩部飾陰弦紋,形制與周武帝陵出土罐的形制相近(圖四),它的時代在西魏至北周時期。

固原南塬漢唐墓地中的幾座北朝墓

上述4座墓葬出土的陶罐,其實是M31平沿罐演變的結果,從器型分析與M31的平沿罐具有傳承性。由於目前出土數量較少,還難以進行分型、分式研究。

M31、M3,M11、M24和M35從墓葬形制和出土遺物分析,屬於平民墓葬。在固原地區迄今發現的北朝墓葬,如尚原北魏漆棺畫、北周李賢墓、田弘墓和宇文猛墓均為上層官吏墓葬,平民墓葬鮮有發現。據文獻記載,北魏太延二年(436年)置高平鎮(今固原市),正光五年(524年)改為原州並置郡縣;西魏為平高郡;北周置原州總管府,又在長城郡下置平涼縣,原州、高平郡、平高郡及原州總管府均在今固原市 ,今固原地區是北朝時期區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上述5座墓葬應是這段歷史時期的見證——M31為北魏時期平民墓,M3,M11,M24和M35是西魏至北周時期的平民墓。它們的時代和民族屬性的確立,有利於比較研究北朝時期今固原地區的墓葬形制及民族構成,對當地鮮卑文化的研究也不無裨益。

註釋: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原南塬漢唐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原南塬漢唐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19—128。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原南塬漢唐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1—16。

寧夏文物考佔研究所·固原南塬漢唐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28—31。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原南塬漢唐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8—70。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原南塬漢唐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88—90。

寧夏博物館考古隊固原北魏漆棺畫[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

寧夏固原博物館,彭陽新集北魏墓[J]。文物,1988(9):28,圖一。

寧夏固原博物館。寧夏固原北周李賢夫婦墓發掘簡報[J]。文物,1985(1):2,圖二。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原工作站。固原北周宇文猛墓發掘簡報[A]。寧夏考古文集[C]。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4:134—147。

吳忠北極M55、M29等墓墓室呈方形。見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吳忠市文物管理所。忠北郊北魏唐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112—117。

郭清華。陝西勉縣老道寺漢墓[J]。考古,1985(5):429。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第二隊。洛陽晉墓的發掘[J]。考古學報,1995(1):169—185,117,圖二。

河南文化局文物工作第二隊16工區發掘小組。洛陽澗西16工區82號墓清理紀略[J]。文物參考資料,1956(3):45,插圖二。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北郊西晉墓[J]。文物,1992(1)。35—39,36,圖二。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咸陽市考古研究所。周武帝孝陵發掘簡報[J]。考古與文物,1997(2):20,圖一二。

漢五銖穿徑較大,正面穿無廓;隋五銖“五”字二交劃為直線,左邊一豎。漢五銖拓片見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原九龍山漢唐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19,圖六;166,圖二〇。

吳忠北郊北魏墓M100墓室砌成木棺的形制。見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吳忠市文物管理所。吳忠北郊北魏唐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52,53。包頭市劉二圪梁墓地BAM1、BAM2,墓室呈梯形木棺形制。見張海斌。包頭市鮮卑墓葬[A]。內蒙古地區鮮卑墓葬的發現和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189—193。

原州聯合考古隊。北周田弘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72,圖五八:2。

林染。西魏大統五銖辨[J]。安徽錢幣,1994(1):32。

朱存世,周贊,楊寧國。彭陽海子塬北魏隋唐墓地[A]。中國重要發現(2010)[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131—135。M14為北魏時期墓葬,墓葬形制呈鏟形,出土北魏典型陶壺及薩珊朝卑路斯銀幣。

報告插圖中罐的斜腹部表現的較深,但彩版中斜腹較短,以彩版中的形制為主。見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原南塬漢唐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70,圖二四B,彩版二一,2;本文圖二,6。

鍑是北方草原地區遊牧文化中習見的一種炊器。鮮卑族的最早見於扎賚諾爾墓地,該墓地出土的為銅鍑;以後在呼和浩特美岱村北魏墓、包頭市的鮮卑墓葬中均有發現。見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扎賚諾爾古墓群1986年清理發掘報告[A]。內蒙古文物考古(第一輯)[C]。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376,圖九,1;內蒙古文物工作隊。內蒙古呼和浩特美岱村北魏墓[J]。考古,1962(2):86,圖二左。

李興盛,魏堅。商都縣東大井墓地[A]。內蒙古地區鮮卑墓葬的發現和研究[C]。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58,圖三。

杜承武,李興盛。察右後旗三道彎墓地[A]。內蒙古地區鮮卑墓葬的發現和研究[C]。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22。圖七。

山西大學歷史文華學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館。大同南郊北魏墓群[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64—54,圖三五A。

山西大學歷史文華學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館。大同南郊北魏墓群[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70—71,圖三八A。

山西大學歷史文華學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館。大同南郊北魏墓群[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251—252,圖一一〇A。

範譁。後漢書·烏桓鮮卑列傳[M]。卷九十,北京:中華書局,1999:2016。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內蒙古陳巴爾虎旗完工墓地清理簡報[J]。考古,1965(6),273—283。

山西大學歷史文華學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館。大同南郊北魏墓群[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M50,見第48頁圖二七A,第399頁附表;M57,見第57頁圖三〇A,第401頁附表:M180,見第277頁圖一二一A,第421頁附表。

黎瑤渤。遼寧北票縣西官營子北燕馮素弗墓[J]。文物,1973(3):1—19。

烏蘭察布博物館。科右中旗北瑪尼吐鮮卑墓群[A]。內蒙古文物考古論集(第1輯)[C]。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397—405。

魯人勇,吳忠禮,徐莊。寧夏曆史地理考[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65—68。

本文出自:《尋根》2014 年第5期,30-34頁。

TAG: 形制墓葬文物考古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