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那些漸行漸遠的民間手藝!

《增廣賢文》說,家有良田萬頃,不如薄藝在身;藝多不養家,食多嚼不贏。人上一百,手藝齊全。強調學一門手藝的重要性。手藝,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也是先人智慧的生動體現。在現代機械生產出現以前,老百姓生活裡的各種器用,食品等等的製造過程都離不開雙手的親力親為。老手藝“不僅僅是一種物化的呈現,更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文化、情感,甚至宗族間深厚而綿密的傳承。在“閩江行”過程中,我曾在做專題方案上提出讓各鄉宣委羅列些即將逝去失傳的手藝絕活名單,但福建畫報社崔社長一句話點醒了我,“拍手藝絕活,靠在行走中發現”。

發現手藝,尋覓絕活,捕捉民間藝人風采,體驗這漸行漸遠的情感成了我“閩江行”的主要任務。

手藝之一:浦城剪紙

源於西晉末和東晉初年 ,興盛於清代。俗中見雅,雅不脫俗,生機盎然,寓意祥和。歷史上,浦城田園肥沃,物產豐富,有“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之說。百姓安居樂業,生活較殷實,宴請之風盛行。每逢大年佳節、娶媳嫁女、生誕喜慶、喬遷新居、祠堂祭祀等都要置辦酒宴,並會躬請“剪花婆”、“剪花嫂”剪就各種紙花,用以裝點各色菜餚、祭品。如今這手藝已在浦城發揚光大,並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名錄,浦城也被命名為“福建省民間文化藝術(剪紙)之鄉”。

福建那些漸行漸遠的民間手藝!

浦城富嶺鎮前洋村剪紙藝人龔淑雲,81歲,所剪題材均為吉祥圖案,用於點綴和裝飾喜慶之事的用品。

福建那些漸行漸遠的民間手藝!

周冬梅,浦城剪紙後起之秀,省級“非遺”傳承人。開設的一個浦城民間剪紙展示中心,從事剪紙的培訓、研發、營銷。

手藝之二:竹編

閩江中上游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是毛竹種植的最適宜區,素有“中國竹子之鄉”之譽。竹編手藝流傳了上千年,如今民間還傳承著。在鄉下坊間我們不時還可以看到藝人嫻熟的手技。

福建那些漸行漸遠的民間手藝!

武夷山星村鎮,一老伯在農閒時編織著竹筐竹籃子,拿到武夷山景區銷售,增加經濟收入。

福建那些漸行漸遠的民間手藝!

一頂小小的竹斗笠,需要扎頂滾邊 編菱形網眼,中間夾以竹葉、油紙等工藝流程。

福建那些漸行漸遠的民間手藝!

應水妹,南平峽陽鎮村民,16歲開始學藝,編織斗笠六十載,看她在削竹片的麻利動作,那個絕也。

福建那些漸行漸遠的民間手藝!

餘培朋,武夷山吳屯鄉紅園村村民,今年81歲,所做的竹凳竹椅深受鄰里鄉親的喜愛。

手藝之三:建盞

宋代 ,因北苑茶園的繁榮和鬥茶的盛行帶動了建盞燒製大規模化, 走向鼎盛時期。 但隨著政權的更迭,改朝換代,建陽的建盞至清代完全斷燒。八百多年的窯址成廢墟。燒製工藝基本失傳。近30年來,隨著建窯遺址的挖掘,出土了大量的建盞成品和殘片,建盞又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一些有燒製陶瓷經驗的手藝人透過長期的摸索,基本恢復了燒製建盞的方法。

蔡炳龍就是其中的一位手藝人,人稱“建盞龍”,他原來是燒大水缸的,對建盞的燒製情有獨鍾,用了20多年的心血研究建盞燒製技術,現已基本成功掌握了燒製建盞的方法。所燒製的藍油滴盞隨著陽光強弱與觀察角度的變化,釉面的色彩也不斷變化,美不勝收。

福建那些漸行漸遠的民間手藝!

現年64歲的蔡炳龍,1972年承父輩之業,開始研究建盞的燒製技藝,經過上千次的失敗,終於掌握了一套燒製工藝,現在是福建省建盞製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

福建那些漸行漸遠的民間手藝!

談到建盞,這位不善言辭的蔡師傅馬上喜行於色,洋溢著自信。

TAG: 建盞手藝燒製浦城剪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