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致知】古瓷鑑定的重要性,這些小知識一定要知道!!

博古致知:透史明理,透物見人

【博古致知】古瓷鑑定的重要性,這些小知識一定要知道!!

中國陶瓷,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它是我國曆代文化的結晶。喜愛古陶瓷藝術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鑑定的人卻為數不多。

中國曆代名窯精品層出不窮,且在如此漫長的歲月裡,還有很多優秀的仿製品。例如宋代的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窯,在當時就有其它地方窯仿造,雖有精粗之分,但也能風行於世。

至於元、明、清,仿製古瓷之風更是有增無減。可以說千百年來所制仿古瓷器幾乎是到處可見。偶不經心就易出錯。

由於許多瓷器仿品都十分精緻,同樣可以作為文物來收藏,如清代乾隆朝仿宣德青花瓷、哥窯瓷很多,但本身製作就十分精緻,也無需假冒,在底款上就明確寫有“大清乾隆年制”字樣。

這類情況相當普遍。至於民間燒製的瓷器,仿造官窯產品以抬高身價,這種情況自然會有很多破綻。例如,至今景德鎮生產的一些青花瓷器尚用“乾隆年制”字樣,這只是一種仿古制品罷了。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將這部分仿製瓷器一概按偽作論。

那麼,如何鑑別真假瓷器?

首先,掌握各時代各類器物的基本特徵,將所需鑑別的器物與標準器物對照、比較。

其次,瓷器辨偽最根本的是從瓷器本身著手。因為瓷器本身是由胎釉、造型、紋飾及款識和燒製工藝組成,各時代有各自的特點。

另外,可以從瓷器所反映的外部特點入手,如瓷器所反映的各時代的文化特徵(可以從器形、紋飾上體現出來)、瓷器的用途(用作日常生活器皿,各地區的不同使用情況)等來辨偽。

我們知道,瓷器作偽很困難。

第一,胎質。

因為各時代、各窯口燒製瓷器的胎體是各不相同的,並且“瓷質之貴,在於瓷泥”,瓷土的成分不同,它的煉泥方法也不同,因此,燒製成器所表現出來的胎骨各具特徵。

如龍泉窯瓷器與哥窯瓷器,都是原處州的窯口,使用的基本特徵是同一地區的胎土,兩窯胎質都是白的,略微帶點灰色。但龍泉窯淘煉最純,哥窯另有紫泥、黑泥兩種。由此,就可以分別出龍泉窯瓷器與哥窯瓷器。

【博古致知】古瓷鑑定的重要性,這些小知識一定要知道!!

龍泉窯瓷器

【博古致知】古瓷鑑定的重要性,這些小知識一定要知道!!

哥窯瓷器

仿製、偽造的瓷器,胎土區別更大,由於時過境遷,很難找到相同的瓷土,這就是辨偽需要掌握的第一個要點。

第二,造型品名。

因為歷代所製作的瓷器,造型品名不盡一致,有的叫盤,有的叫盆,甚至有的叫洗,再加上尺寸規格沒有統一的定製。歷代仿製、作偽的瓷器,一是照藍本模仿,雖然形制正確,但尺寸規格又不能完全一致。

二是仿製、作偽的瓷器,是根據文獻或歷代相傳而做,所以更差,而有些“創造性”的假瓷器,就更沒有衡量的標準了。

第三,釉藥。

歷代瓷製品的釉藥多是憑藉經驗所得,沒有文字記錄,除了清代唐英首先研究記錄制瓷的方法和釉藥的配方外,在他之前,幾乎沒有人做過此類工作,一些仿製、作偽的瓷器,由於釉藥的配方,各種釉料的比例不用,再加上燒造技術差異,包括窯溫、氣氛的掌握不一致,燒製出來的釉色,很難與原器相同。

【博古致知】古瓷鑑定的重要性,這些小知識一定要知道!!

清代陶瓷藝術家:唐英

另外,瓷器的紋飾、款識、青花料、彩料等,要仿製得如同真品一樣,,確實很難。辨偽瓷器一般採用的方法是:

(1)分類法:將各時代的同類器(包括相同器形、相同紋飾題材)理出發展序列,先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再找出它們的不同點,摸索它們的發展規律和各時期的特徵。

(2)比較法:主要是利用考古發掘出來的、有地層年代的器物作為標準器物,將所需鑑定、辨偽的器物與之比較,從而得出鑑別的結論。

(3)鑑別法:利用同時代的同類器物或不同類器上的時代特徵來對照、比較所需鑑別的器物,從而得出綜合鑑別的比較合理的結論。

歷代文物鑑賞家對瓷器的辨識下了很大的力氣,總結出較多的經驗。

孫瀛洲先生在《元明清瓷器的鑑定》一文中曾說:“辨其色澤,度其厚薄,審其片紋,觀其氣泡,用手摸,以別粗細,用手扣敲以察音響。” 這也是鑑定瓷器通用的手段。

【博古致知】古瓷鑑定的重要性,這些小知識一定要知道!!

孫瀛洲先生

總之,鑑定、辨別中國古代瓷器,透過以上幾種方法,再從造型、紋飾、款識、釉質、釉色、胎質等幾方面著眼,同時注意全面加以詳查,在掌握出土的或傳世標準器物的前提下,是一定能夠辨別出真偽、鑑定出好壞的。

TAG: 瓷器器物仿製哥窯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