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匠55年手藝打造幸福生活

上世紀70年代,木匠可算是個吃香的職業,農村家家戶戶的傢俱幾乎都要找木匠打製。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進步,先進的技術產品逐漸取代了原始的手工木活。但在錦尚鎮盧厝村,仍有這樣一個人在堅守著這門古老的手藝。

勻速運轉的吊扇,牆面木架上整齊排列的工具,滿地木屑花堆成小山,68歲的邱煙清手拿刨刀,將原本稜角分明的木條,刨成圓滑的形狀,這是一個木匠日常勞作的畫面。在邱師傅的工作室裡,擺滿了他親手製作的各類木製工藝品,“我們家大大小小的木頭傢俱都是我自己做的,做了五十五年做習慣了,讓別人做反而不放心。”邱師傅說,13歲的時候,為了養家餬口,他到永春跟著一名木匠學習手藝。雖然年紀不大,但是邱師傅很快便在手工木活上展現了他的天賦,在跟著永春的師傅學習了幾年後,邱師傅決定回石獅發展。精緻細膩的手藝,很快就讓邱師傅的木製工藝品在石獅擁有不小的名氣。

“手藝好的,做出來的傢俱會特別牢固,而且用很久都不會壞。”邱師傅說,早期的木製傢俱在製作上追求不用一顆釘子,而是利用榫卯結構將傢俱牢固組裝起來。在他看來,榫卯是傳統木匠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工匠手藝的高低,透過榫卯的結構就能清楚地反映出來。

邱師傅表示,過去木匠做事是不需要提前畫好圖紙的。因為有經驗的木匠,早在僱主提出要求時就已經把木料用量和製作方法在心裡過了一遍,圖紙都“畫”在腦海中,再告知僱主去採購木料。“過去木料珍貴,用料一定要卡得精準,完成所有傢俱絕不浪費一塊木料子,這才能體現出一名好木匠的功夫。”邱師傅說。(記者 蔡怡婷 郭雅霞)

TAG: 木匠師傅手藝傢俱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