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P&G曾經拍過一個公益廣告,叫《Like A Girl》(像女孩一樣),證實了波伏娃的觀點,“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出來的”。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工作中的波伏娃

那些我們司空見慣,加在女人身上的,諸如“溫柔”、“善解人意”、“脆弱”等性格和人格標籤,並不是什麼天經地義無可辯駁的存在,只不過是社會文化的塑造成果罷了。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編導以“像女孩一樣做某件事意味著什麼”這個問題入手,給不同性別/年齡的調查物件同樣的指令,讓後者依據第一感覺去執行,然後收集他們的反應,進行分析。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第一個指令是,“像女孩一樣奔跑”。青春期少女、少男以及男孩調查物件,在聽到這個指令時,做出的反應是這樣的: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無一例外的懶散內八矯揉造作,表演痕跡濃重。特別是在男孩做得時候,甚至帶有一絲嘲諷跟羞辱: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看吧,女孩就是這種做作無腦的樣子。

“像女孩一樣扔東西”,也幾乎是同樣的反應,想扔不扔、有氣無力: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男孩模仿的誇張版,甚至在最後放棄執行這個指令: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扔什麼扔,扔不動!

“像女孩一樣戰鬥”,更是讓人看得尷尬癌爆發: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這是在打架還是在搞笑

特別是少男模仿女孩打架的時候,drama感簡直要溢位螢幕: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在他眼裡,女孩大概就是笑話吧

但把同樣的指令給十歲以下,青春期之前的小女孩時,她們的反應非常不同。跑就好好跑,不會刻意內八也不會扭扭捏捏: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扔東西和打架的動作也很到位,不是隨便做做樣子: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特別是在編導問一個小女孩,“當我說像女孩一樣奔跑時,你想到了什麼?”,小女孩回答說: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就是盡力去跑呀!”

在做完這些測試之後,被調查者中的青春期少女,開始意識到了“像女孩一樣”這類話語的問題。

沒錯,女孩是有生理期,女孩在開始第二性徵發育後,身體素質的確會逐漸弱於同齡男性。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這確實會打擊到女孩的自信”

但這並不是女孩將自己弱化到像前面那種,似乎什麼都做不了的理由。

於是當少女們再次執行“像女孩一樣奔跑”這個指令時,情況發生了改變,她們決定不再去表演“像個女孩”。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我將用我自己的方式來跑”

是啊,我本身就是女孩,又何來“像女孩一樣”這種說法,我的每一個行為、每一種態度都應該天然地被納入“像女孩一樣”這個集合,而不是相反。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這種讓女孩學習如何做女孩的荒謬邏輯,透過文化和教育作用在每一個女孩身上,將她們塑造成符合社會文化期待的女人,溫柔、賢惠、顧家、好嫁…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可悲的是,女性自己也會在這種約束下,習慣性地認為自己就該是這個樣子,忘了她們或許還有其他的熱情和願望。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還好呂瀟然有尊重她本性的爸爸

隨著科技和文化的進步,女孩子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大,女科學家、宇航員等都已經不再是什麼稀奇的存在。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可能發現了“上帝程式碼”的數學物理學家劍橋大學教授科爾·福瑞

但就像每年三八婦女節都免不了強調一遍,“婦女”的稱呼源於女性平權運動的努力,遠比“女生”有意義。“女生節”有糖衣炮彈的風險,大家可不要當真。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工科高校的“女生節”橫幅是重災區

傳統文化及風俗習慣弱化女性的可能性,依舊存在。就像近些年爆發的漢服熱,一方面可以看得出中國人對於自己的文化越來越自信了。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但在另一方面,也讓很多人產生了憂慮和排斥的情緒。他們擔心不加判斷地一味媚古,在復興漢服的同時,可能也會把傳統文化裡的審美糟粕帶回來。

比如對於病嬌柔順,以擁有“力量感”為恥的所謂女性美的推崇。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這種審美的問題不在於其美學本身,而在於這種審美背後的文化預設,即弱化女性社會活動能力和自主性。

這對女性群體長遠的利益來講是很大的危害。等於把女權前輩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又給送回去了…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1952年,申紀蘭帶領婦女們和男社員開展勞動競賽

而且“病嬌柔順”並不是什麼自古以來無可辯駁的經典審美格調,它在中國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並不長,我們捋一下中國文化對於女性的審美歷史,大家就會知道了。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首先來看遠古時期。那時的社會生產力極其不發達,人的壽命短死亡率高,所以人類對於女性的審美,帶有濃厚的生殖崇拜意味。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奧地利的史前雕塑“威倫道夫的維納斯”

藝術品塑造的女性形象,無一例外都擁有豐滿的胸、四肢、陰部,且多以懷孕為主題,臉是不太重要的部分,甚至可以完全忽略。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遼寧紅山文化的“孕婦像”

到了夏商時期,母系氏族社會生殖崇拜還留存於現實社會之中。晚商時期的女性玉雕,依舊保留著細腰、寬胯、豐臀的審美。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左女右男

不過與遠古時代不同的是,玉雕還精細刻畫了五官。濃眉大眼、寬鼻闊嘴,商代人除了喜歡充滿生育之美的女性身體,還偏好力量感十足的“濃顏”。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主持人啟米翁姆很符合這個標準

商代人對健碩剛強女性的偏愛,也可以被歷史文獻側面證明。比如商王武丁最尊貴的妻子婦好、婦姘,就都是體質強壯的女將軍,可以率領止冒、侯告這樣的男性猛將南征北戰。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現代人制作得婦好雕塑還是以文弱為美的明清審美

到了周代,女性的社會地位一落千丈,不再擁有干預政治和軍事的機會。開始淪為男性的附庸,失去了對自己身體和外貌的定義權,自此走上了我們熟悉的“女為悅己者容”的道路。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不過這個時代的女性,依舊以高大健壯為美,只是不再像夏商時期在高大健壯之外,還要具備勇猛剛強。

《詩經》裡記載的所謂,“碩大且卷”、“碩大且儼”,意思都在說高大的美人令青年輾轉難眠。美而近妖讓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褒姒,也是擁有豐滿高大身材的所謂“碩人”。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林志玲是名副其實的“碩人”

到了戰國時期,高大健碩不再是美女的標準,不高不低、纖穠合度的所謂“東鄰之女”成為了新的審美標準。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這種審美一直延續到了漢代,漢人所欣賞的美女是兼具南人與北人之美的女性。衣飾幹練,氣質典雅敦厚,給人以溫煦和諧、大氣莊重的美感。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雖然動盪不安,但文化和藝術卻也因此得到了巨大的成長空間。這個時期的女性審美,偏好自由飄逸、靈動灑脫,並且十分注重女性的藝術才華和思辨能力。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東晉顧愷之的《列女仁智圖》區域性,女性的姿態昂揚挺立,絲毫不怯懦退縮

進入唐代以後,社會穩定、經濟發達,整個國家富強無比,國民心態開放又浪漫,女性的社會地位達到了自夏商以後的最高峰。

比如唐代仕女畫就多以郊遊休憩和勞動為主題,女性審美偏好豐腴雍容,舉手投足間往往帶有極其強烈的自信與自足: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唐代周昉《調琴啜茗圖》

著名的《虢國夫人遊春圖》中,貴婦帶著女寶寶騎馬春遊,每個人都神態自若、姿態矯健,侍女甚至可以穿男裝出行: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畫裡都是女的哦~

但是到了宋代,伴隨著整個社會風氣的收緊,女性的審美標準變成了素雅端莊、清秀柔順的內向型。並逐漸向馴服退縮的病嬌審美髮展,不再像唐朝那樣自然放鬆。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唐朝貴婦&宋朝貴婦

絕大多數宋代仕女畫中的女性,都保持著退縮內收,低頭含胸的僵硬狀態。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宋代《女孝經圖》

明清時期,對於女性的病嬌審美達到了巔峰。體型瘦弱、櫻桃口螞蚱眼的女性被認為是美的典範: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唐伯虎的《紅葉題詩仕女圖》

仕女畫中的貴婦,無不滿面愁容,纖弱無力,自信程度甚至比不上唐代女僕: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明代貴婦&唐代女僕

更不要說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女權精英”了: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明代貴婦&東晉貴婦

無論是在以剛強勇猛為美的夏商,以典雅莊重為美的秦漢,還是以智性才情、秀骨清奇為美的魏晉,抑或是以活潑雍容為美的大唐。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中國歷史的大多數時間,對於女性的審美,都至少沒有脫離身體健康這個標準。從宋代中後期開始,女性審美的品味才開始了某種意義上真正的“敗壞”。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紅樓夢》是經典沒錯但不代表它“正確”

不惜以犧牲女性健康為代價,以病態愁容、“苟且偷生”為美。在道貌岸然的宋明理學的支援下,女性徹底淪為了被虛偽文人和有閒階層把玩的物件。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畫中的女性就像一個玩偶

中國的女性審美髮展史再一次證實了:“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出來的”女性審美從來都不僅僅指向美學本身,社會意識和權力結構才是真正起作用的部分。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從“勞動好的美女”到“有錢的美女”

由此我們也可以發現,警惕流行的女性審美標準,成為真正的自己,即使到了現在,也依舊是每個女孩要努力的方向。

是誰把病嬌柔順這種審美加在中國女人身上的,真的是夠了

TAG: 女性女孩審美美的貴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