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地宮出土名叫鹽臺的“怪”文物,破解了唐人飲茶的秘密!

南宋的杜耒在自己的《寒夜》詩詞中,這樣寫道: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可見,喝茶在唐代,是一件非常高雅的事情。如今,喝茶已經是國人習以為常的事情,而且溫、落、洗、衝、賞、品等喝茶的程式也基本雷同。那麼問題來了,您知道唐人是如何飲茶的呢?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頗為有趣,下面小編就透過一件“怪”文物,來給您從頭揭秘:

法門寺地宮出土名叫鹽臺的“怪”文物,破解了唐人飲茶的秘密!

法門寺地宮出土名叫鹽臺的“怪”文物,破解了唐人飲茶的秘密!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揭秘之前,小編先給您說一下這件古怪的文物,因為問題的答案就在這件文物的背後“躲貓貓”。1987年4月,陝西寶雞的法門寺在修繕佛塔。一名工人在維護地基的時候,意外地挖出來一塊大石板,有一拃多厚,挪開厚重的石板,發現下面是一處地洞,洞徑1米見方,藉著太陽的光亮,發現還有不知通向何處的石階——震驚世界的法門寺地宮,就這樣被發現了。

法門寺地宮出土名叫鹽臺的“怪”文物,破解了唐人飲茶的秘密!

陝西省最著名的文物專家,齊聚法門寺,他們經過數年的發掘和清理,出土了不計其數的奇珍異寶,當然,最珍貴的就是佛祖釋迦摩尼的真身舍利,但那些耳熟能詳的寶貝,小編今天就不說了,今天單說一件異常古怪的文物 ,他曾經讓專家們困惑不解,它從外型上看,其實就是一件“三條腿的盤子”。

當時,這件器具是在一個小櫃子裡面發現的,上面都落滿了灰塵。專家拿下來之後,用兔毛刷一掃,竟然閃閃發亮,讓人感到一種皇家之氣撲面而來。經過研究,法門寺地宮中窖藏的寶貝,正是唐朝懿宗時期的皇家用品,那麼這件銀質鎏金的“三條腿的盤子”究竟是做什麼的呢?

法門寺地宮出土名叫鹽臺的“怪”文物,破解了唐人飲茶的秘密!

專家們根據出土的《物賬牌》上的記載:“茶槽子碾子茶羅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兩”,推斷出這是一件茶具,它既然是茶具,會是用來放茶葉的嗎?專家們表示懷疑,因為茶葉要密封儲存,防止受潮和走味,但這件器具顯然是達不到要求的,所以專家們就只能請教高人——研究茶文化的專家。

法門寺地宮出土名叫鹽臺的“怪”文物,破解了唐人飲茶的秘密!

法門寺地宮出土名叫鹽臺的“怪”文物,破解了唐人飲茶的秘密!

一開始,研究茶文化的幾位專家看到它後,也感到很納悶,因為他們研究了大半輩子茶葉、茶具,也沒見過這樣的東西。但專家背後,一定有更為專業的專家,最終一位北京來的茶文化權威,還是給出了它的名稱和作用,原來它是放鹽粒,薑片,或者胡椒粉等佐料的臺子,所以也就被命名為“摩羯紋鎏金銀鹽臺。”

這件不一般的文物,就放在法門寺地宮博物館,供遊客們參觀和品鑑。

也許看到這裡,讀者們就納悶了,小編說的東西,都是炒菜的佐料,基本上和茶葉八竿子打不著,為什麼專家會這樣說呢?而這些東西,正是唐朝人飲茶的秘密。

專家們解釋道:現在的飲茶方式,相比唐人的飲茶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古人飲茶是煮的,而且還要先將茶葉碾碎,形成粉末,然後放入茶壺中煮,並加入鹽粒,薑片,或者胡椒粉調味,最後連稠帶稀一起喝下去,所以與其說是喝茶,還不如說是品湯。

法門寺地宮出土名叫鹽臺的“怪”文物,破解了唐人飲茶的秘密!

法門寺地宮出土名叫鹽臺的“怪”文物,破解了唐人飲茶的秘密!

法門寺地宮出土名叫鹽臺的“怪”文物,破解了唐人飲茶的秘密!

法門寺地宮出土名叫鹽臺的“怪”文物,破解了唐人飲茶的秘密!

正如史料中記載的那樣,“或用蔥、姜、橘皮、茱萸、薄荷三等煮火三百”,“鹽捐添常誡,姜宜著更誇” (陸羽《茶經》),“茶出銀生城界諸山……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樊綽《蠻書》)等等。由此可見,當時唐朝的皇室貴族,普遍就是這樣的飲茶方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唐人還會用茶葉來熬粥,正所謂“淹留膳茶粥,共我飯蕨薇。”

現在謎團揭開了,但小編表示,很難想象唐人喝的茶是一種什麼樣的怪味……所以說,文物是我們解讀歷史,探知過去的最佳途徑之一。

TAG: 專家飲茶法門寺文物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