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說“哥官不分”那麼這兩個窯口的瓷器該如何分辨?

總說“哥官不分”那麼這兩個窯口的瓷器該如何分辨?

哥窯是與官窯類同的一個窯口,非常接近。哥窯和官窯的接近程度,有時候連專家都分辨不清。很多瓷器,在這本書上定為官窯,到另一哥窯是與官窯類同的一個窯口,非常接近。

哥窯和官窯的接近程度,有時候連專家都分辨不清。很多瓷器,在這本書上定為官窯,到另一本書上可能就定為哥窯,有時區分它們確實很困難。

總說“哥官不分”那麼這兩個窯口的瓷器該如何分辨?

“哥窯”和“官窯”名列宋代五大名窯(汝哥官定鈞),在陶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哥窯胎多紫黑色、鐵黑色、也有黃褐色。釉為失透的乳濁釉,釉面泛一層酥光,釉色以炒米黃、灰青多見,釉面大小紋片結合。

哥窯窯址還未發現,但是據傳在龍泉縣一帶。但是哥窯本身燒製過程和特點更加像官窯,俗話說“官、哥不分”。

總說“哥官不分”那麼這兩個窯口的瓷器該如何分辨?

哥窯是中國古代陶瓷,尤其五大名窯中疑團最多的窯口,為什麼呢?因為史書上的記載都不太詳細,哥窯的窯址至今不明。有人說它的窯址在杭州,有人說在河南,有人說在景德鎮,還有人說在龍泉,但就是沒有真正挖出這個窯址來。

總說“哥官不分”那麼這兩個窯口的瓷器該如何分辨?

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類稿續稿》稱:哥窯與龍泉窯皆州龍泉縣,南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窯,章生一所陶者為哥窯,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為龍泉,以地名也。哥窯和龍泉窯都在今天的浙江龍泉縣,南宋時有兄弟兩個人,老大叫章生一,老二叫章生二,各主一窯燒造,哥哥燒的叫哥窯,弟弟燒的叫龍泉窯。這是嘉靖時期的一種說法。

總說“哥官不分”那麼這兩個窯口的瓷器該如何分辨?

宋朝的官窯瓷器,有別於後來明清時期的所謂官窯。明清的官窯是指朝廷在景德鎮設定的御窯廠,進行專門為皇室生產瓷器的窯口。宋代的官窯,採取的是一種官督民燒的方式,即在民間窯廠的生產的瓷器中,進行精挑細選,將其中最真質量最好的上乘之作呈現給皇家使用。

宋代的官窯瓷器和哥窯瓷器非常的相近,兩者都有自然的開片。一般我們將開片中有金絲鐵線的稱之為哥窯,沒有金絲鐵線的稱為官窯。

哥窯的特徵

第一個特徵就是金絲鐵線,這是它的典型特徵。金絲是指細碎的開片,呈黃色;鐵線是指大塊的開片,呈黑色。金絲鐵線在古代還叫文武片,指的是開片的大小。

哥窯釉屬無光釉,猶如“酥油”般的光澤,色調豐富多彩,有米黃、粉青、奶白諸色。

金絲鐵線實際上是陶瓷燒造中的一種缺陷美。在燒造中,由於胎和釉的膨脹係數不同,所以瓷器出窯以後,釉就會開裂。

總說“哥官不分”那麼這兩個窯口的瓷器該如何分辨?

金絲鐵線”的紋樣,哥窯釉面有網狀開片,或重疊猶如冰裂紋,或成細密小開片(“俗稱百圾碎”或“龜子紋”),以“金絲鐵線”為典型,即較粗琉的黑色裂紋交織著細密的紅、黃色裂紋。明代《格古要論》中有這樣的描述:“哥窯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

總說“哥官不分”那麼這兩個窯口的瓷器該如何分辨?

如果你們看過出窯,就會覺得非常神奇。哥窯剛一出窯,釉面炸裂的聲音都聽得清清楚楚。一個瓷器能炸多長時間呢?能炸兩年,這是很多人不能想象的。

總說“哥官不分”那麼這兩個窯口的瓷器該如何分辨?

流傳於世的“哥窯”經典器大多源自清宮舊藏,由於這批器物與古文獻中的記載的“哥窯”特徵不符,而且沒有考古資料佐證,因而造成了中國陶瓷史上最大的懸疑。

總說“哥官不分”那麼這兩個窯口的瓷器該如何分辨?

哥窯能夠呈現金絲鐵線,原因就是它要炸兩年。當它出窯冷卻以後,過去直接擱入炭黑水,現在直接擱進墨汁裡,拿出來以後,瓷器就形成大塊的黑開片,非常清晰。很細小的開片,由於間隙過小,顏色進不去。所以就擱在那兒,時間長了,氣體進去以後,會氧化成黃色。金絲鐵線因此而形成,它是時間造成的。

總說“哥官不分”那麼這兩個窯口的瓷器該如何分辨?

我們從這點可以判斷,如果沒有黃線,它的燒造時間就很近。那麼,有黃線是不是就很古老?不一定。現在有人能加速金線的氧化過程。有人用幾個月的時間,用煙燻制,強化它的氧化過程。所以你看到金絲鐵線全部完美的東西,也不一定是真的。

傳世哥窯瓷細緻、精美,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對後世影響深遠。明、清至今,一直被視作名瓷而進行仿燒。明宣德年間已成功仿燒哥窯瓷器,清雍正、乾隆時期達到興盛,著重仿釉色和開片裝飾,造型既有常見的哥窯瓷式樣,也有當時流行的各種式樣,如筆山、水丞、象棋等文房用品,以及花觚、葫蘆瓶、杏圓瓶、琮式瓶等陳設器。

總說“哥官不分”那麼這兩個窯口的瓷器該如何分辨?

哥窯瓷器和官窯共同之處。如:都開片,都是金絲鐵線,都是支釘和墊砂兩種燒法,以支釘為主,都是紫口鐵足,都是古樸典雅。

那麼它們的區別呢?如:哥窯看起來有出汗感覺、哥窯器口比官窯厚。 官、哥兩窯在鑑別上是可以區別的。這要認真、細心是可以鑑別的。如:官窯器看起來上揚,而哥窯不是這樣,哥窯厚重,官窯口薄等,這些都是區別的依據。

總說“哥官不分”那麼這兩個窯口的瓷器該如何分辨?

那麼有沒有可能它們是一種東西呢?有人確實是這麼認為的。因為在南方的吳語發音中,官、哥不分,北方人聽起來都一樣。吳語中管官窯叫,北方人聽起來就是哥窯。所以有人認為它們本身就是一種瓷,就是宋代的官窯,因為南北方語言上的誤差,被人為地分成官、哥兩種窯口。

總說“哥官不分”那麼這兩個窯口的瓷器該如何分辨?

官、哥兩窯小結

一、有一種說法是官哥不分,可見它們的類似程度非常高。實際上還是能區分,一般的說法是:開大片為官,開小片為哥。這是一個簡單的判斷。

二、官、哥兩窯同屬官窯中的青瓷系統,以釉色和開片作為藝術的表現形式。它既要有釉色的美麗,又要有開片的美麗,以雙重標準作為該藝術表現的準則。

三、官窯和哥窯代表著宋代官方最高的審美標準。

感謝您的閱讀,希望能對廣大收藏愛好者有所幫助少走彎路,那民間藏友藏品到底該如何出手呢?欲問筆者在何處,請詳細閱讀文章配圖即可。以誠相待尊重藏品的客觀事實。宋代五大名窯、明成化宣德、清三代瓷器玉器字畫最佳。

TAG: 哥窯官窯鐵線開片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