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吸菸:發明抽菸的鼻祖是誰?中國人什麼時候學會吸菸的?

東北人之間流傳著一個關於朝鮮人發現菸草、發明吸菸的故事:

從前高麗的某一個朝代時,一位國王的愛妃死了,國王哭得很傷心,半夜裡,國王夢見妃子對他說:“在我的土地上生著一種草,它的葉子大而狹長,你派人將它採收焙乾,切為細絲,用火點燃了,吸它的煙,就可以忘卻憂愁悲傷了。”國王次日依妃子託夢指引而發明了吸菸,並大量種植菸草,於是很多朝鮮人都學會了抽菸,並且將這種癖好傳給了東北人。

以我一個喜愛歷史的人眼光來看,這個故事只對了一半,東北人吸菸是跟韓國人學的,但韓國人也不是發明吸菸的祖師爺;他們吸菸的習慣是公元1610年前後跟日本人學的,日本人又是公元1600年前後跟歐洲人學的,歐洲人知道抽菸則是公元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跟印第安人學的,新大陸的土著才是世界上發明抽菸的鼻祖。

趣談吸菸:發明抽菸的鼻祖是誰?中國人什麼時候學會吸菸的?

吸菸之俗傳入中國有兩條途徑,一條是經由朝鮮傳入東北,滿洲人從而學會了吸菸,他們常用牛羊和朝鮮人換菸草來抽;一條是經由呂宋島(菲律賓)傳入福建(呂宋的菸草種子,是西班牙人從墨西哥原產地越過太平洋帶來的);一南一北傳播的時間大約都在明神宗萬曆末年(公元1619年為萬曆四十七年,次年改元),不久很多中國人都學會了吸菸。

從菸草的名稱也可知它是舶來品,菸草原名“淡巴孤”、“淡婆姑”,都是tobacco一字;此外,菸草因其色澤形狀還有菸草原名“金絲薰”之名。

菸草由南北兩條路徑傳入中國後,許多中國人都染上煙癖。明朝最後一任皇帝明思宗崇禎帝還特地下令嚴禁百姓吸菸,民間若敢私自種植菸草,私下售賣菸葉,罪同通敵叛國,要充軍邊疆。

趣談吸菸:發明抽菸的鼻祖是誰?中國人什麼時候學會吸菸的?

但是吸菸有癮,誰能割捨這項嗜好呢?

利之所在,種煙者依舊種煙,賣煙者依舊賣煙;癮實難戒,抽菸者依舊抽菸,大不了倒黴被抓住,充軍邊疆而已。思宗見百姓抽菸如故,又下令犯禁者處斬,殺了幾個倒黴鬼,思宗就被闖王李自成逼得在北京禁宮煤山上吊自盡,於是賣煙、抽菸都沒人管了。

滿洲人入關以後,軍隊中幾乎人人吸菸,政府也不便禁菸。於是上自公卿士大夫,下至凡夫走卒,從白髮老叟到三尺童子,連婦女也紛紛學會了抽菸。當時製造煙的方法很簡單,把菸葉採集曬乾,上面塗上茶油,再用刀切成細絲即成。

明末清初時,中國人吸的是旱菸,吸旱菸的工具是一根長形中通的竹管,稱為煙管。在竹管底下裝一個菸斗或挖一個小洞,把菸葉或菸絲放在菸斗內,用火點燃菸絲,從竹管上端把煙吸入肺中,原理與菸斗完全相同。煙管短的一尺半、兩尺,長的可以長到五、六尺。

趣談吸菸:發明抽菸的鼻祖是誰?中國人什麼時候學會吸菸的?

清乾隆年間的大學士紀曉嵐喜抽旱菸,他的煙癮極大,幾乎到了片刻不離的地步。他使用的旱菸管也是特製的,菸斗最大,每次可裝一兩多的菸葉,人人都稱他為“紀大煙袋”。

有一天紀曉嵐在宮中值日,忽然有太監來稟報,說皇帝要召見。紀曉嵐趕緊把旱菸管插入靴中,入宮應召。他在乾隆皇帝面前回話時,煙管中的餘火把褲子燒著了,燒得紀大學士咬牙皺眉,眼淚都掉了下來。

乾隆皇帝一看,大驚失色,問他發生了什麼事?

紀曉嵐回稟道:“臣靴筒內走水。”(當時北方人都稱“失火”為“走水”)

皇帝趕緊揮手叫他下去。等紀曉嵐跑到門外把煙管取出,脫下靴子時,靴筒中早已煙霧瀰漫,皮肉都燒焦了一大塊。紀曉嵐原本走路時走得很快,同夥彭元瑞相國戲稱他是“神行太保”,等發出了“靴中走水”事件後,紀某好幾天都只能一拐一拐地走路,彭相國又笑他是“李鐵柺”。

趣談吸菸:發明抽菸的鼻祖是誰?中國人什麼時候學會吸菸的?

清中葉時的名將彭玉麟也喜歡抽旱菸,但他不抽大煙,更痛恨別人抽大煙,他約束部下,有抽大煙的立即處死。玉麟有個親信,跟著他作侍從,抽大煙抽上了癮,戒不掉,怕被性情耿介、大公無私的彭玉麟處死,便伺機偷偷在彭玉麟所吸的旱菸中滲入大煙煙膏,讓彭玉麟也上癮,每回抽旱菸,非抽這個侍從調理的菸絲才合意過癮,後來彭某發覺真相,打算殺了這個侍從,侍從請人代為求情,才免去一死。

抽菸的癮君子說:煙可治風寒脾溼,滯氣停積,山風瘴霧,吸一口煙可使人通體俱快。癮君子還把歌頌檳榔的四句名言“醒能使醉,醉能使醒,飢能使飽,飽能使飢”借來歌頌菸草,說他與檳榔同功。有人說它比茶、比酒還好,用它來代茶、代酒,終身不厭。

清初禮親王昭梃《嘯亭雜錄》上說:

“劉文定公(綸)武進人,少時家貧窮,曾至絕食。嘗以竹煙筒乞菸草於鄰家,鄰人悄曰:‘菸草消食,勿多吸也。’公笑受之。”

“菸草消食”云云,就是“飽能使飢”。後劉綸乞煙的故事,也可知餓肚子可以忍耐,煙癮發作時卻沒辦法忍熬,只有厚著臉皮去當乞丐,討“伸手牌”煙來抽。

趣談吸菸:發明抽菸的鼻祖是誰?中國人什麼時候學會吸菸的?

清初人韓慕廬愛抽菸又愛喝酒。他的好友王士禎在《分甘餘話》一書中記述了一件韓慕廬抽菸的趣事:

“韓慕廬宗伯,嗜菸草及煙,康熙戊午(1678年)與餘(王士禎)同典(主持)順天文鬧,酒杯煙筒,不離於手。餘戲問曰:‘二者乃公熊魚之嗜,則知之矣;必不得已而去,二者何先?’慕廬俯首思之良久,答曰:‘去酒。’大為一笑。”

從這個故事也可知煙癮比酒癮還難熬難戒。韓慕廬主持翰林院時,作了許多《淡巴孤詩》,可惜詩多不傳。

“飯後一根菸,快活似神仙。”吸菸雖說能讓人快活得有若神仙,但是卻對人體的肺有害,清人也知道抽菸不好,會“火氣薰灼,耗血損年”,有些愛惜性命的癮君子便在吸菸前,先含一口涼水,然後再吸,以解煙毒,後來便發明了水煙。

趣談吸菸:發明抽菸的鼻祖是誰?中國人什麼時候學會吸菸的?

水煙比旱菸晚出一百多年,最早是甘肅蘭州人發明的。《煙餘》一書上說:

“蘭州五泉山下產菸草,既制,必隔水吸之、入腹而後吐,醉人尤易。其器曰壺,其煙必磁錫器盛者,蓋溼食也。”

水煙的煙具叫“水煙筒”或“水菸袋”,上海有兩首謎語:“曲曲彎彎一塊銅,蘇州巧匠做成功, 雷響霍顯不落雨,只見濃煙一大蓬。”,“孔明借東風,周瑜動火攻,伍子胥把守潼關,白娘娘水滿金山。”謎底說的都是水煙筒。

水煙筒構造比旱菸管複雜考究,它是用銅、錫為材料打製而成,也比竹製的旱菸管費工昂貴,因此吸者多半是有錢人。民初人徐珂《清稗類抄》飲皮類中有一則“吸水煙”說:

“水煙有皮絲、淨絲、青絲之別,食絲產福建,淨絲產廣東,青絲產陝西。吸菸之具,截銅為壺,長其嘴,虛其腹,鑿孔如井,插小管中,使之隔煙,若古錢樣,中盛以水,燃火而吸之,吸時水作聲,汨汨然,以殺火氣。吸者以上中社會之人為多,非若旱菸之人人皆吸也……。”

這段形容水菸袋的文字,比較容易瞭解。

趣談吸菸:發明抽菸的鼻祖是誰?中國人什麼時候學會吸菸的?

吸水煙者一定要捲紙引火,用來灼煙,這種紙卷叫“紙煤”、“煤頭”或“紙吹”。它是斜卷徑寸之紙作長條,紙相捲成側理,中通外直,捲紙常是童僕做的事,小孩尤其喜歡對大人做許多紙吹放著備用。而用細香灰或細土調水菸袋擦得雪亮,更是童僕每天早起要做的第一件事,水菸袋可是代表了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呢!

清初人王士禎在《漁洋夜談》卷十三中,寫了一則“水煙技“,形容一位名叫周子畏的人,能在吸水煙時,把煙全貯在腹中,慢慢吐出,變成各種形狀。

除了旱菸,水煙之外,明末清初時,中國的上層社會還流行吸鼻菸。清人趙之謙在《勇廬閒話》上說:“鼻菸來自大西洋義大利亞國,明萬曆九年,利瑪竇泛海入廣東,旋至京師獻方物,始通中國,初西洋人屢以入貢,朝廷頒賜大臣率用呲。其品以飛煙為上,鴨頭綠次之,舊傳有明目去疾之功,故嗜之者頗多,亦謂之‘士拿’”。“士拿”就是英文鼻菸snuff的音譯。

趣談吸菸:發明抽菸的鼻祖是誰?中國人什麼時候學會吸菸的?

鼻菸是將菸葉去莖,磨成粉,再經發酵,或加香料製成的。

鼻菸容易受潮,走氣,中國人便將明朝時慣用的裝平安散一類的斂口小藥瓶加以改良,製成了鼻菸壺。鼻菸壺有五彩玻璃制的、有瓷燒的、有玉磨的、有金銀銅胎制的……,大小約僅容手掌一握,壺的上端有小口,口上有個蓋子,與蓋子相連的是根細籤。籤的下端粗平似匙,可以挑挖出壺中的鼻菸。吸時將挑出一小匙鼻菸放在手心,再捻些入鼻中嗅用。據云鼻菸有嬗,酸、燥(焦味)、豆(青豆腥味)、甜、鹹六種氣味,常嗅可治療頭眩、驅寒冷、開鼻塞、明目等奇效。

清人黃鈞宰《金壺七墨》一書上有個吸鼻菸的趣事說:清朝嘉慶年間,浙江有位觀察使,嗜吸鼻菸。有一天,他到辦公室後,發現忘了帶鼻菸壺,便叫僕人回家去把鼻菸壺拿來。這位觀察使是北方人,僕人卻是南方人,語音頗有不同。僕人把“鼻菸壺”聽成了“便壺”,心中雖然十分疑惑,卻也不敢多問,只得倉促地趕回去取。

不久,僕人回到辦公室,他覺得有些不雅,把便壺藏在身後,扭扭捏捏地不敢上前。觀察使見了,大聲問遒:“鼻菸壺拿來了沒有?”僕人吞吞吐吐地回答:“拿來了……”

觀察使見他如此拖拖拉拉,不耐煩地說:“那為什麼還不快點拿過來呢?”

僕人說:“我怕在眾人面前不雅。”

觀察使大怒地說:“這有什麼不雅的?快拿過來。”

僕人不得已,只好雙手捧著便壺送上去說:“便壺在此。”屋中之人頓時全都笑彎了腰。

到了晚清光緒年間,西洋人用紙捲菸葉製成的紙菸(或稱“捲菸”、“香菸”)也傳入中國,光緒二十八年,上海又成立了英美菸草公司,就地生產紙菸,因為它揣帶便利,價格低廉,於是中國人紛紛改吸紙菸,旱菸,水煙和鼻菸反倒沒人吸了。

吸菸對身體有害,是人盡皆知的常識,可是染上煙癮以後,戒菸比登天還難。

趣談吸菸:發明抽菸的鼻祖是誰?中國人什麼時候學會吸菸的?

煙君子自己對抽菸這個癖好,又有何看法呢?

晚清人採衡子《蟲鳴漫錄》上有一個故事說:清朝時,有人試圖來勸人戒菸,書面上是一位骨瘦如柴的人,正躺在床上吸菸,床的上下四周,窗壁門戶,椅桌隧角都擠滿了鬼,書家的意思是:吸菸的人,正如與鬼為鄰般,性命難保呢。可是有位癮君子看了這幅畫後,問旁人說:“畫裡床上的是誰?”旁人回答說:“是人。”他又指著上下四周的鬼問:“這些又是什麼?”旁人回答說:“是鬼。”癮君子大笑說:“如此看來,煙是給人吸的,至於鬼,就只能看,沒資格吸了。”

這則故事描述的雖然可能是吸大煙,其實,香菸和大煙,豈不是“以五十步笑百步”,情形正復相似嗎?

TAG: 吸菸菸草鼻菸抽菸旱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