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不是錯,不打、不罵、不較勁

我們不能站在通識的角度來判斷孩子行為的對錯。一個孩子如果行為出現了偏差,那往往是因為他為自己設定了錯誤的目標。以錯誤目標為指向的習慣為無疑也是錯誤的。我們要認識到這一點。

——阿德勒

孩子叛逆不是錯,不打、不罵、不較勁

百度百科上對“叛逆期”是這樣定義的: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自我意識更強烈,渴求自我判斷、自我選擇,要求自己做主,討厭父母的關心和干涉。

喜歡跟父母對著幹,讓幹什麼偏不幹,喜歡頂嘴、反抗。

喜歡標新立異,喜歡跟隨潮流,電腦、手機、玩遊戲,喜歡奇裝異服和追星。

追求自我,有了自己的隱私,討厭父母介入自己的私事。

容易養成壞習慣,開始好奇外面的世界,願意身體力行地去探索外界的各種誘惑。

在孩子7歲~14歲的這個階段,孩子常常表現出以上這些行為,而我們稱之為“叛逆期”的表現。

不聽話、頂嘴、發脾氣、粗魯無禮,不聽話、不服管教,這些逆反的行為甚至嚴重影響到了孩子自身,包括他的學習、學校生活、興趣愛好、人際關係。對待孩子的叛逆,也許你試過嘮叨、說教,也試過懲罰、打罵,但沒有一種方法見效,只能把自己氣個半死。

可是,再好好想想,叛逆這個詞到底從何而來?叛逆期的定義又是誰下的?

“叛逆”是高高在上的成人們一種具有優越感的俯視,是家長自我安慰的“精神勝利法”。

孩子的叛逆期為什麼叫做“叛逆期”?叛逆期對於孩子而言,不過是少年時平平無奇的一段成長經歷,是到了這個年齡、這個階段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反而,孩子試圖脫離控制的行為,給父母帶來了不安、焦慮、煩躁和無奈的情緒,使他們感到困惑,最後他們像一個高高在上的神祇一般,俯視著渺小的孩子們“稚嫩”的掙扎,從而決定了“叛逆期”的定義。

當我們下定義的時候,潛意識地用自己的要求來作為標準,不符合要求的行為都被劃分到叛逆的範疇。

這樣下定義是有好處的,就如一棵成長的小樹一樣,父母用剪刀修去了自己認為多餘的枝枝丫丫,來保證中央的主幹能長得更壯實、更高大,這其中有父母的努力,也滿含父母對孩子安穩度過這個階段的期待。如果孩子在這個階段,被父母扳回從前的道路,父母可以仍然保持原來的方式來對待孩子,“改邪歸正”,多麼完美。

然而,再細想一下,從出生、幼兒、兒童、少年、青年,父母始終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孩子難道合理嗎?所謂“叛逆期”的症狀,難道只是這個階段才有嗎?

實際上,孩子一直在成長,這些表現也是一直存在的,只不過當這些表現逐漸由量變成為質變,當這些表現更為突出,當這些表現令父母無可奈何的時候,我們就認為他“叛逆期”到了。在父母看來,自己不會有錯,那肯定就是孩子錯了。

理解你的孩子叛逆的原因,理解你的叛逆孩子。父母如果沒有學會怎樣理解自己的叛逆孩子心靈深處實際上正在發生什麼,就不能把握住如何打破孩子叛逆的這個惡性迴圈。

有一次,我跟一位男同事談到孩子的管教。他這樣說“不怕孩子調皮搗蛋,不怕他叛逆,就怕我們不瞭解孩子”。我認為很有道理。

曾經有一部電影叫《狗十三》。它講的就是千千萬萬箇中國家庭裡的孩子成長的故事,真實到對中國式家庭教育習以為常的家長會看不出它在諷刺些什麼;真實到但凡你是個或曾是個被父母扼殺了個性掰直了性格的“乖孩子”,你都會對主人公的心理歷程感同身受;真實到這部片子裡的每一個衝突點,其實都是我們成長路上受挫的凝結點。

每個成年人都在自己的世界上左右逢源、長袖善舞,但是我們卻在用慣例教導孩子要正直、誠實、善良、勇敢。

在孩子進入七八歲,開始形成自我意識的時候,他的聽覺、觸覺、嗅覺延伸更多的時候,他隱約的感受到社會的偽善和惡意,這種巨大的矛盾和差異,不正是孩子叛逆的導火索嗎!

我們總是在要求孩子這樣做那樣做,要求孩子理解我們的辛勞和心酸,卻不願聽一聽孩子的妥協和隱忍;

我們總是空口白牙許下漫天承諾卻離兌現遙遙無期,卻要求孩子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要板上釘釘;

我們總是說著一樣、做著一樣,卻要求孩子言行如一、表裡一致;

我們總是認為我們的道理才叫道理,而孩子的道理不過是雞毛蒜皮;

我們總是用愛來脅迫孩子聽話和順從……

孩子其實比我們以為的更講道理,這個道理,不是我們在成人世界裡形成的慣例、委屈、隱忍,而是平等坦然,是真正地孩子在同一個水平線、同一個高度,用公平來對話。

當孩子認定自己是那麼渺小的時候,他就會變得沒有自信。他遇事更願意聽從別人的安排,而不是自己主動去承擔責任。是不是這樣?

窒息的愛,緊迫的控制慾,必須佔據主導地位的意氣之爭,對於孩子的叛逆只會起到反效果。父母的意志不是孩子的意志,強勢的主導只會換來痛苦的結局。

熱播電視劇《小歡喜》終於大結局,劇中種種近乎現實的場景常常讓觀眾一起歡笑一起流淚。

其中,有一幕場景是一向乖巧懂事的英子試圖跳海,甚至在自殺前發出了歇斯底里的吶喊:

“我不是非要去南大,就是想要逃離你!”

所幸,英子的爸爸抓住了英子的腿,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多數父母都會覺得孩子不可理喻,喜歡採用非常規的處理方法,容易造成很多不良影響,讓孩子的叛逆心理增強。如果父母一味地壓制,一味地用自己的“權威”來迫使孩子聽話,只會讓孩子的叛逆心理加重。一味地訓斥、打罵,還會讓孩子變得唯唯諾諾、膽小怯懦,或是變得執拗任性、膽大妄為。更嚴重的,可能就像英子一樣,走上極端的道路。

孩子需要理解、肯定、賞識,而非責罵、吼叫、嘮叨。想要改變孩子,先從改變自己開始,運用冷靜、堅定和非控制的態度,不打、不罵、不較勁,就可以打破孩子叛逆的惡性迴圈,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讓家庭迴歸安寧和溫暖。

因此,父母在跟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時,要遵循五個原則:

1。放下大人的架子,營造平等的對話環境;

2。正確詢問孩子,而不是審問:

3。試著把談話的主導權交給孩子;

4。多進行親密接觸;

5。溝通不暢時按下“暫停鍵”;

6。情緒不好的時候避免和孩子發生衝突。

一定要牢記,不要和叛逆的孩子意氣之爭,那樣你們會落個兩敗俱傷的境地,孩子受的傷會更隱蔽也更難以痊癒。還有,以上的五個原則對其他家人同樣有效。

文/姍姍來遲

TAG: 孩子叛逆父母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