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二月二,龍抬頭,這些習俗寓意好兆頭

農曆的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青龍節,亦稱春龍節,春耕節,萬神都會、土地神誕日,是中國民間傳統習俗之一。

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而農曆“二月二”這天是龍欲昇天的日子。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我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

二月二起源於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後來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作法,而且還當作一項重要的國策來實行。於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所以這一天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

”龍抬頭“,萬物生髮、昂首挺胸,揚眉吐氣的意思,故自古以來,人們也把二月二這天,作為了一個辭舊迎新、轉來好運的日子。

讓我們一起透過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探尋隱藏在“二月二”這個盛大節日背後的巨大能量,以最為正確的儀式和姿勢,過一個充滿歡樂的節日,圖個吉祥如意好兆頭。

“二月二”為何“龍抬頭”

農曆二月初二,我國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據資料記載,這句話的來歷與古代天文學對星辰執行的認識和農業節氣有關。

中國古代天文學觀天模式,在周天黃道確定二十八個星座,稱為二十八宿。其中,東宮七宿被想像成一條南北伸展的巨龍,由三十顆恆星組成。

在東方的七個宿分別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它們構成一組,稱之為東方蒼龍。

民俗文化|二月二,龍抬頭,這些習俗寓意好兆頭

蒼龍頭部“角宿”上有兩顆星:角宿一和角宿二,代表蒼龍頭上的兩隻犄角。“角宿” 之後的四顆星是“亢宿”,亢是龍的咽喉,在咽喉下面有四顆星排列成一個簸箕的形狀是“氐宿”,代表著龍爪。龍爪後面的房宿、心宿、尾宿和箕宿分別代表了龍的心臟和尾巴。

每歲仲春卯月(鬥指正東)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抬頭”。當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蟄伏的昆蟲蛇獸從冬眠中醒來,傳說中的龍也要在這天抬頭昇天。

“二月二龍抬頭”

民間習俗

剃龍頭

“二月二”這天民間一直有“理髮去舊”的說法。

為孩子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

大人理髮,叫“剃龍頭”,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

民俗文化|二月二,龍抬頭,這些習俗寓意好兆頭

吃龍食

二月二這天在飲食上非常講究,無論吃什麼都要和龍沾上關係。

吃春餅名曰“吃龍鱗”,吃麵條名曰“吃龍鬚”,吃餛飩為“吃龍眼”,吃餃子則叫“吃龍耳”。

在龍抬頭這一天,人們把所吃的食物都以龍為名,希望這樣可以讓自己和家人沾上龍的氣息,有所出息。

引錢龍

龍司水,水潤而生財。所以便有了“引錢龍”的習俗。

例如有的在水壺裡放置幾枚硬幣,到家附近的水井、流動的河或湖泊打一壺水,一路細灑著回到家,將壺裡的水和硬幣倒入屯水的缸裡,意為龍循水跡引而至家。

民俗文化|二月二,龍抬頭,這些習俗寓意好兆頭

踩龍氣

早上卯時(5點到7點之間),卯月的第一個卯日卯時,出門面向東方深吸氣,此為一吉。

使耕牛

“龍抬頭”也是農村的農事節。農諺曰:“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農時春雨貴如油。倘春雨充沛,預示著一年的大豐收。

開筆寫字

相傳農曆二月初三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誕辰日,舊時這天讓孩子開筆寫字,取龍抬頭之吉兆,為孩子正衣冠、點硃砂啟蒙明智,寓意孩子眼明心明,祝願孩子長大斷文識字。

開筆禮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禮,是中國傳統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啟蒙教育形式。

中國千百年以來的傳統與習俗,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傳說和故事,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財富。

“二月二,龍抬頭”,希望大家可以舒展筋骨,振奮精神,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為這一年開個好頭!

民俗文化|二月二,龍抬頭,這些習俗寓意好兆頭

文章來源:網路

圖片來源:網路

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除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在此向原創者表示感謝。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與我們聯絡刪除,謝謝!

關注東夏教育

學習中華文化

收穫中華智慧

TAG: 二月龍抬頭這天農曆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