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五首,談談花朝節與古樂府《春江花月夜》之間的關係

花朝節古詩五首: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

花朝,是指的農曆二月十五。這個節日名稱的廣泛流傳是在宋朝之後。

但是關於二月十五月亮的喜愛和崇拜,並不是宋朝才開始有的。

上古之人崇拜日月,皇帝都以祭祀日月為國家重要的典儀。以月亮圓缺為週期的日曆月曆自夏朝開始,影響了中國文化數千年。我們現在還在用“月“來表達時間概念。

古人認為滿月有著引動潮汐,生育和滋生萬物的功能,這些已經得到現代的科學解釋。對於滿月的崇拜和喜愛寄託著人們對於生活和生命的熱情和情感。

農曆二月十五,是在節氣春分左右,此時太陽直射赤道,晝夜平分,四季到了一個最均衡最合適北半球人類居住生活的時段,此時的月亮也幾乎是從正東方升起,碩大明圓,昭示著天地均衡之氣,而此時又正是仲春萬物萌發,百花開放之時。

古人的戶外活動增多。包括重要的春耕,土地神的祭祀,都在這一階段。春風春日春雨春月春花,形成最蓬勃的戶外美。想不看見鮮花和月亮,想不接受這自然的洗禮和安慰都難。

萬物清新,人心勃發向上,享受著一年中最美的花好月圓。

花朝最早的文字記錄是南北朝皇帝蕭綱的詩,”花朝月夜動春心。“他此時是作為皇子,參加父親仲春二月的社稷祭祀和春分的祭日大禮。在皇家園林看到了最美的春花和春天的月亮。

陳朝後主陳叔寶偏安都城南京,父親在和北周的拉鋸戰中喪失大片國土,到了他這一時期,已經感覺到了隋國的壓力,這個懦弱的皇帝反而躲進深宮,歌舞昇平,以音樂美女詩詞來麻醉自己。在仲春時節,制定了《春江花月夜》的樂府歌曲,歌頌這美好陳朝的河山。

但是這首《春江花月夜》裡的歌詞沒有流傳下來。或者隋唐的人見過,但是現在沒有了。

但是《春江花月夜》作為保留遺存的樂曲詞牌流傳下來了。

陳叔寶的《春江花月夜》一定很美,那是他的山河寄託,雖然他沒有實質性為陳朝和陳朝百姓做過什麼。

那麼我這裡為什麼總提《春江花月夜》呢?因為這是唐朝花朝節的前身。

在陳朝時代陳叔寶統治的江南,這裡的人們仲春去江邊賞花看月,是地域自然形成的風俗,而自然之美又推動了這個節日的慢慢形成。

到了隋煬帝楊廣,這個歷史上褒貶不一的君王,開鑿運河,曾三遊揚州。在江南耗費民力,修建行宮。雖然歷史上對他這一舉動,有著各種闡釋,認為他是將軍事勢力延伸到江南,為征服更南放的地方做準備。但是功敗身死,大業成空,倒是他遊歷駐蹕江南的很多詩流傳下來。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隋 · 楊廣《春江花月夜二首 其一》

這是仲春二月十五的夜晚,站在江南的長江邊上。

浩瀚的長江,暮色沉沉,波濤平靜流淌,遠看宛然未動。

而江邊正是桃花李花開滿的時候。

一輪月亮升起,這時才看見水波是流淌的,彷彿要將水裡的一輪明月帶走。

那入夜的潮水,一浪浪湧上岸來,那浪花彷彿天上的星光,粼粼閃爍。

無從知道他是否看到過陳叔寶的原創,但是我相信隋煬帝的霸氣是在陳叔寶之上的。

這是他的江山,他的花月夜。他寫得頗為大氣。

此時他是皇帝,站在長江邊上的高樓上,看著春天最美的月亮,花林和江水。這江南,是他的。

”夜露含花氣,春潭漾月暉。

漢水逢遊女,湘川值兩妃。“隋 · 楊廣《春江花月夜二首 其一》

此時的江南有著二月十五看花賞月的風俗,不是刻意,如果你住在江邊,這是地緣決定的,踏青和北方兩樣,北方可能只能看見桃花山,沒有這樣壯闊的江水和海面。

歷史上說,隋煬帝到江南廣徵民女,這種傳聞必須打個折扣,他喜歡親民和遊玩肯定是有的。況且霸業初成,地方官員巴結還來不及。

他是怎麼感嘆這裡和北方的不同呢?

這裡夜晚的露水,都含著花的香氣,那春天的池塘裡,倒映著月亮,泛起春月的光輝。

這江邊在夜晚可以看到很多遊玩唱歌的女子,遠遠看去,三三兩兩的美女,就像仙女站在水邊啊。

說得對,是個不難看的女子,在這樣的春花月光下,都會有恍如仙人的美,至少你看得見輪廓,看不見臉上的雀斑吧。

這裡寫了江南地區二月十五花月之美,和人們外出遊覽的灑脫自在。

接下來,就談到唐朝了。

古詩五首,談談花朝節與古樂府《春江花月夜》之間的關係

張若虛,初唐揚州人,他熱愛吳地,這是他的故鄉,陳叔寶和隋煬帝的年代離他的時代本不久遠。就算是他沒有看過陳叔寶的《春江花月夜》,但是對於隋煬帝的詩不會陌生。

這就是他的江南,江南的二月,江南的春江花月夜。

多年他遊歷京師,和賀知章交好,不過仕途沒有多大起色。

初唐的人,看見國家定鼎,日新月異,那種豪邁之氣不做官也洋溢在士子心中。何況他和賀知章都算家鄉人,經常作詩唱和。

是回憶,是酒醉,還是長安雖美,沒有江南二月十五景色的絢美流蕩?

他用的是《春江花月夜》的樂府詞牌,寫下了流傳後世,稱為唐詩之冠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頃,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節錄

張若虛是將他自己故鄉的美景,充滿感情的描寫出來。生動,大氣,跌宕。他肯定看過隋煬帝的《春江花月夜》,因為整首詩是對隋煬帝作品的擴寫,演繹,昇華,和突破。

這是有著家鄉情感的人,對於故鄉二月十五春月春花的讚美,你長安城再美,也美不過江南那水光花色,人情旖旎。

這首詩,還有”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是說自己滯留在長安,最美的仲春春半,花好月圓的時節,也沒有回到故鄉。

就是這首詩,將流行在江南地區的二月十五的看花賞月,傳播開來。

這是花月最美的仲春。

唐朝開始出現花朝和落花朝,這個特定的節日名稱,專門指的是二月十五那天。

正是月圓,更襯托花好,正是花好,更讓春月浩瀚皎潔。

花朝月夕,在唐朝是指的這一天的早上和夜晚,到了宋朝以後,花朝月夕,是同時涵蓋了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月。

古詩五首,談談花朝節與古樂府《春江花月夜》之間的關係

“林花發岸口,氣色動江新。

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

分明石潭裡,宜照浣紗人。”唐 · 張子容《相和歌辭 春江花月夜二首 》

張子容是比張繼先晚一個時代的人,張繼先的《春江花月夜》流傳之後,花朝節有更多的人,不遠千里去江南看花賞月。

他這首詩雖然沒有張繼先的開闔大氣深沉,但是也別有一種簡約靈動之美。

將隋煬帝的那種古氣和張繼先的人間情感有機融合在一起,蘊藉有回味,頗有古意。

林木的花開在長江岸邊,那花色清新絢爛,讓長江也有了春天的新意。

今天晚上,江中的月亮,那激射的光輝流淌,沐浴著這岸邊無盡的春花啊。

實際上這夜的月光怎麼會只有水中呢,那是天水交輝的美。

但是他的聚焦很有意思。

在這上下花光的水的世界,一切都是雙影,但是最美的,是在河邊洗衣裳的女子,她獨自在月下河邊。

這是什麼日子,這是春花春月圓的日子,但是她是孤單的,孤單成花海水光中的剪影,但是她又是飽滿的。因為她洗著愛人的衣裳,她心中有相思,她手上有流水。

明月流水,花光月夜,千里相思。

正是一首首《春江花月夜》,才將這美好的節日不斷擴大,在唐朝,不在江南的人,也會對這個有花有月的日子動心動情。他們駕著車,騎著馬,去看長安洛陽城邊或者城外的桃花海,杏花海,去感受林間樓上的月亮,去在花瓣飛舞裡,度過最美好的春天。

此日在中唐之後,被很多詩人稱為花朝和落花朝。因為這是花開如雪就飄花如雨的時段,春花之鼎盛。

古詩五首,談談花朝節與古樂府《春江花月夜》之間的關係

到了宋朝,花朝節正式成為節日。因為張繼先的《春江花月夜》功不可沒。這首詩在唐朝還是在士子小眾間流傳,宋朝則擴充套件到幾乎所有讀書的人,都能背誦這首詩。

二月十五花朝節就成了一個愛花賞花,又有春月團圓寄託美好情懷的好節日。

後世寫的《春江花月夜》,無不緊扣花朝節這個花好月圓的主題。

“春水綠堪染,春花紅欲然。

月華金渙漾,夜氣玉暄妍。

交繞回文錦,聯籠飛步仙。

賞心逢美景,歡娛正妙年。”明 · 張寧《春江花月夜 》

那春水綠得可以染絲綢,那春花紅得像火燒。

那月光像金子流淌盪漾,那夜色溫和如玉一樣的滋潤。

讓我們穿戴起最美麗有花紋的衣裳,那我們在今天聯翩起舞,如同仙子。

因為今天今夜是花朝,莫負最美春,莫負少年時。

古詩五首,談談花朝節與古樂府《春江花月夜》之間的關係

本文解讀了花朝節日和古詩《春江花月夜》的淵源。花朝是一個具有很高人文色彩,情感色彩和旅遊價值的節日。希望更多的人瞭解花朝節,愛著這最美的花好月圓。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路。

TAG: 春江花月夜春花二月江南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