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漁陽故地重遊,抒寫了著名的七絕,意境沖淡,尾句令人遐想

每一首流傳久遠的詩作,不僅承載著一段厚重的歷史,而且深蘊著作者真摯的情感。正所謂,歌詠言、詩言志,為了達到含蓄雋永的特點,詩人通常不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而是採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卻可以達到語妙天下的效果。

在浩如煙海的詩詞作品中,有些氣勢磅礴,震撼人心;有些悠揚婉轉,生姿搖曳。但只要可以流傳下來,一定是傳承了祖國燦爛的文化,並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清代一位詩人才華卓越,也善於借鑑和揚棄古人的優秀作品,下面介紹王漁陽故地重遊,抒寫了著名的七絕,意境沖淡,尾句令人遐想。

王漁陽故地重遊,抒寫了著名的七絕,意境沖淡,尾句令人遐想

重過露筋祠

清代:王漁陽

翠羽明璫尚儼然,湖雲祠樹碧於煙。

行人繫纜月初墮,門外野風開白蓮。

王士禎,號漁陽山人,後世稱其為王漁陽。王才子是清代初期的著名詩人,曾官至刑部尚書。他在詩詞創作中主張神韻說,也為後世留下了很多優秀作品。這首絕句是其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他的創作思想。

王漁陽故地重遊,抒寫了著名的七絕,意境沖淡,尾句令人遐想

露筋祠地處高郵,是為了紀念一位貞女而修建的。傳說曾有姑嫂二人在盛夏時走夜路,夜間蚊蟲極多,稍不注意就會被咬個腫塊。周圍恰好有耕夫田舍,嫂子就提出要借宿於此,小姑卻不同意,堅決要露宿野外,寧死不肯失節。

結果一夜過來,她卻被蚊蟲叮死,而且筋露於外,不堪入目。後人同情她的遭遇,於是修建了這座祠堂。後世對她的行為褒貶不一,明代的一些理學家不僅積極宣傳,還著書立說,希望大家學習她的高潔品質。後來人們的思想終於相對開放,不願再受這種封建禮教的束縛。

王漁陽故地重遊,抒寫了著名的七絕,意境沖淡,尾句令人遐想

作者之前曾路過高郵,此次是故地重遊,卻因為又有新的感受,於是便賦詩抒懷。詩人來到這座祠堂,雖然因為年久失修,外觀有些破敗,但看起來還算比較整潔。首句描述她的塑像,只見其頭上裝飾著翡翠的尾羽,耳朵上也有珠玉製作的明璫。

“翠羽明璫”,展現出塑像的儀容風姿之美。作者還用“儼然”二字,形容其莊嚴肅穆的模樣。詩人描繪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畫像,彷彿時隔很多年,她依然不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也許讀者會說她太愚蠢,但在封建時代,她卻成為一個楷模,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王漁陽故地重遊,抒寫了著名的七絕,意境沖淡,尾句令人遐想

次句描述了周圍的景觀,祠堂坐落在高郵湖的旁邊。湖面開闊、一望無際,天上的雲彩與湖邊的綠樹相互輝映,倒映在水中,更顯得一片青碧。

“碧於煙”三字,形容出碧色濃密,又似乎有些朦朧和夢幻,更襯托出這座祠堂的神奇和獨特。詩人並未對女子的行為進行評價,只是透過描寫景物,進一步展現了露筋祠四周的氛圍,卻為後文的展開打下伏筆。

王漁陽故地重遊,抒寫了著名的七絕,意境沖淡,尾句令人遐想

後兩句極其精彩,“行人繫纜”,補敘了詩人是乘船而至,到了這裡之後棄舟登岸,順便遊訪此地的風景。如此安排結構,顯得並不平鋪直敘。“月初墮”三字,交代了時間,快要到黎明時分,天色放曉、露水充足,正是白蓮悄然綻放的時刻。

唐代詩人陸龜蒙曾有名句,“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王漁陽博學多才,也採用了黃庭堅奪胎換骨之法,稍加修改,變為“門外野風開白蓮”。

平野上的清風輕輕拂過,在這幽靜的氛圍裡,潔白的蓮花正悄悄開放。“野風”二字,突出了清晨幽靜的環境,也委婉地讚美了白蓮的聖潔和不俗姿態。

王漁陽故地重遊,抒寫了著名的七絕,意境沖淡,尾句令人遐想

王漁陽的這首絕句語言質樸,意象鮮明,頗有風神情致,令人遐想無限。白雲蒼蒼,湖煙渺渺,在這樣一處充滿夢幻的氛圍裡,詩人重訪故地,心情似乎也有些縹緲。

他雖然並未讚美或貶低,但這一段傳說卻給他帶來了創作靈感,也由此想到了先賢的詩篇,從而將經驗和學識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一陣陣輕柔的清風,一朵朵盛開的白蓮,逗起了詩人思緒的飛躍,於是創作出意境沖淡的佳作。

TAG: 詩人白蓮王漁陽露筋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