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窯瓷器辨別真偽

哥窯瓷器的活流溝:唐花鈞,宋鈞中常見。因釉厚,流淌,而形成象活動的水流似的紋,曰活流紋。而活流紋經千年風化腐蝕,則順著紋式走勢形成一道道溝,手摸都可以感知。活流溝再風化嚴重者,便是“脫釉”,再嚴重些便是“脫衣傷”。目前,活流紋尚沒仿出來,就更談不上仿活流溝了。

哥窯瓷器體現出宋人那種喜好不事雕琢、追求清麗秀挺的審美風格。宋瓷本身非常講究一種輕鬆靈動的美感,這是古人的尚玉精神在瓷器製作上的客觀反映。哥窯瓷器的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綠為流行。常見器物有爐、瓶、碗、盤、洗、罐等,均為宮廷用瓷式樣。哥窯瓷的外觀光潔瑩澈,釉內雖多有氣泡,卻如珍珠般隱現。行內將這種工藝現象稱為“聚沫攢珠”。哥窯瓷器的紋片也是多種多樣,就紋道而論有鱔魚紋、黑藍紋、淺黃紋、魚子紋;如果從紋形的角度看,就有綱形紋、梅花紋、細碎紋、大小格紋、冰裂紋等。它們還有一個統一的名稱,為“百極碎”。哥窯器具有眾所周知的“金絲鐵線”、“紫口鐵足”。前者是哥窯的與眾不同的裂紋,大紋為“鐵線”,有的顯藍,大紋中套的小紋為“金絲”,有的不一定顯金黃,大紋小紋合稱為“面圾破”,它應當是密而不疏,曲而不直;後者是哥窯顯露得較為特殊的胎色,但兩者往往如魚與熊掌一樣不可兼得。瓷胎滿釉器有“紫品”而無鐵足,鐵足應當是胎質本身的無釉顏色。

哥窯瓷器辨別真偽

哥窯的存世量很少。據統計,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微博)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哥窯器,均為歷代宮廷舊藏。其中,北京故宮藏有幾十件,臺北故宮藏有190多件,再加散於海內外的傳世品,全世界約計也只有300件左右,以至哥窯破損殘片。在拍賣市場上,只要有宋代哥窯精品出現,就一定能夠受到市場的追捧。早在1992年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一件宋代哥窯八方貫耳瓶就拍出了1000多萬港元的天價。據業內人士介紹,如果不是因為當時收藏界有人持不同看法,這件瓷器的還要高。這兩年在內地的拍賣市場上也有標明為“宋哥窯”的瓷器露面,但由於市場對拍品的爭議,總是維持在1000萬元左右。

中國瓷器是從陶器發展演變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於3000多年前。至宋代時,名瓷名窯已遍及大半個中國,是瓷業最為繁榮的時期。當時的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和定窯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當時比較有名的還有柴窯和建窯。被稱為瓷都的江西景德鎮在元代出產的青花瓷已成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質透明如水,胎體質薄輕巧,潔白的瓷體上敷以藍色紋飾,素雅清新,充滿生機。青花瓷一經出現便風靡一時,成為景德鎮的傳統名瓷之冠。與青花瓷共同並稱四大名瓷的還有青花玲瓏瓷、粉彩瓷和顏色釉瓷。另外,還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哥窯瓷器辨別真偽

儘管早在公元前16世紀,我國的“殷墟”中就出現了瓷器的身影,但那些瓷器還只是“原始瓷”,並不具備後世中華瓷器華彩精巧、美輪美奐的外觀和內質。而宋瓷則是華夏美瓷的代表。在宋代這個瓷器藝術各方面達到繁榮鼎盛的時代裡,哥窯毋庸置疑地成為了“汝、官、哥、鈞、定”這宋代五大名窯中為神秘的一種。

清康熙、雍正時的仿宣德瓷器則無此特徵。清代康熙時瓷器的胎釉,胎色細白,胎質純淨,細膩堅硬,與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體最重。此外,這一時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兩種白釉,器內、口緣、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較稀薄,往往見有小縮釉現象;底部還現有坯胎中旋紋痕跡。器身施亮青釉,其釉瑩潤光亮,胎釉結合極堅密。一件器皿施兩種釉,是清代康熙年間生產的瓷器的最 大特點。掌握好各朝陶瓷瓷胎、色釉的主要特點,是我們鑑別古陶瓷的年代和窯口的可靠的依據。

哥窯瓷器辨別真偽

哥窯瓷器恰如一顆色彩絢麗光芒四射的夜明珠,人們只能遠望它耀眼的光環,而無法目睹它真實的風采。與哥窯相關的文字早見於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孔齊的《至正直記[3]》:“乙未冬在杭州時,市哥哥洞窯者一香鼎,質細雖新,其色瑩潤如舊造,識者猶疑之。會荊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窯絕類古官窯,不可不細辨也。一般認為,這裡指的哥哥洞窯和哥哥窯即為哥窯,“絕類古官窯”也正與以後的文獻描述的哥窯特徵相符。其後明代《宣德鼎彝譜》說:“馬祖之神供奉獅首馬蹄爐,仿宋哥窯款式,爐高五寸六分……”,此文多處提到“仿宋哥窯款式”,因此哥窯被認為是宋代的名窯是順理成章的。

哥窯瓷器的發粉:是指瓷器年久風化現象,素胎較明顯,表面象有粉狀物,手擦拭則無。風化再嚴重些,便是冬瓜霜現象。冬瓜霜現象再嚴重些,便就是脫粉、掉粉、手擦拭之,有粉狀物。仿不出。伴之發粉現象的,是顯示豆腐花、白雲紋,放大鏡下可見。

TAG: 哥窯瓷器宋代名窯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