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不秧”,是什麼意思?何為“不鋼”?

何為俗語?簡而言之,就是通俗流行並已定型的語句。

古人沒有如今發達的列印技術,僅僅依靠印刷術,是遠遠不足以記錄龐大的智慧結晶的。所以,民間很多經驗之談,就透過口口相傳的方式記錄並傳承了下來。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不秧”,是什麼意思?何為“不鋼”?

《史記》曰:“民人俗語日:‘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這裡的“俗語”,就是指民間流傳的說法。

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提到見利忘義之人,口是心非不誠信的人,厚臉皮特別記仇的人,心術不正之人,沒有團隊精神的人,是不能深交的,甚至連朋友都不配做。

換做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又有一番深意。比如言簡意賅的“男無性不鋼,女無性不秧”,僅10個字就已經把一個人的秉性分析得十分透徹。

當然,要讀懂這句俗語的深層含義,首先要明白“性”指的是什麼?

古人所言的“性”,指的是個性和志向,並非一小部分人所想的少兒不宜之事。

“男無性不鋼”,表達的意思是一個沒有個性,沒有志向的男人,是難以成材的。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六回:“只為寶玉不上進,所以時常恨他,也不過是‘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鋼以其低廉的價格、可靠的效能成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之所以會比鐵更手青睞,那是因為鋼比鐵更有韌性。不僅堅硬,還能持久的承受巨大的壓力,這樣的品質放在人身上,那就成為了“好男兒”的化身。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不秧”,是什麼意思?何為“不鋼”?

一個普通的男兒,起初就像是一塊生鐵,雖然堅硬,但一掰就斷。無法擔負起家庭和社會責任,表面堅強並不能成為棟樑,只是紙老虎而已。

生鐵要成為鋼,需要經過千錘百煉,在經歷了大風大浪之後,男孩兒成長為男子漢。肩上縱有千斤擔,依然能夠傲然挺立。有擔當,有志向,有個性,這樣的男人,才是家之棟樑,也才能成為別人深交的摯友。

同樣的道理,對於女性而言,古人說“女無性不秧”。意思是一個女人,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心中沒有理想,那就和病怏怏的野草一樣,隨風飄搖,稍不留神就成為了犧牲品。

因為受到封建思想的殘酷壓榨,女性一度成為男人的附庸品,毫無地位可言。但新中國成立之後,女性已經成為了“半邊天”,無論是身份地位,還是生活質量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而且每個領域都湧現出了十分傑出的女強人,比如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顏寧,比如董明珠,她從一個做行政管理工作的小職員,最後成為珠海格力電器的董事長,堪稱一個傳奇。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不秧”,是什麼意思?何為“不鋼”?

她們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做“巾幗不讓鬚眉”。

與之相比,一小部分甘願做“花瓶”的女性,則真的成為了失去依靠就無法獨自生活的可憐蟲。這樣的人,是被瞧不起的。

即便是最普通的女性,心中都應該保持有永不服輸的志氣,依靠自己的雙手來獲得更加美好的生活。作為新時代的女性,一定要有志向,要有自己的生活規劃,因為靠誰都不如靠自己。

“男無性不鋼,女無性不秧”,雖然只是一句俗語,但不得不說古人把人性看得很透徹。這種很實用的觀人術,在實際生活中很實用,以此為根本,可以讓我們知道什麼樣的人值得深交,什麼樣的人要遠離。

這樣的建議和人生經驗,即便是放在千年後的今天,依然很適用。

同樣在《史記》中,還有一個經典的故事: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勿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嘆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一個耕地的年輕人,不為短暫的窮困潦倒而頹廢,反而把心中的理想用實際行動來不斷實現,即便被別人嘲笑,依然堅守初衷。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不秧”,是什麼意思?何為“不鋼”?

這樣的人,才是值得學習和深交的朋友。無論什麼時候,一定不要放棄自己的個性和志向,否則就成為了被世人唾棄的無用之人。

永遠要記住一個道理:“人無志不立”。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TAG: 無性俗語志向深交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