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托爾斯泰?你需要透過他來更多地瞭解自己

【按】“我們在閱讀托爾斯泰的時候。是在透過對作品的閱讀來更多地瞭解他,同時又透過對托爾斯泰瞭解來更多地瞭解自己,這可能是我們真正步入這三部作品的重要路徑。”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劉文飛在閱讀文學經典系列講座解讀托爾斯泰的三部長篇小說。以下為部分實錄:

歐洲文學史上的“三個高峰”

劉文飛(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在人類的文學史上,或者更確切地說在外國的文學史上,或者在歐洲的文學史上大概有過三個高峰:第一個高峰是古希臘羅馬的神話傳說;第二個高峰就是以莎士比亞的創作、以他的詩歌和戲劇為代表的英國的文學;第三個高峰就是19世紀的俄羅斯文學。這是第一個語境,也就是19世紀的俄國現實主義文學有可能是歐洲,甚至是整個世界到目前為止最後一個文學的高峰。在整個19世紀的現實主義文學中,托爾斯泰又被看作是高峰上的高峰。

我今天要說的這三本小說有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好的小說。我想,可能是人類最好的100本小說中的一部,更確切地說是三部。也就是說,我們今天要面對的作品可能是外國長篇小說領域裡最好的作品。

歐洲“托爾斯泰學”

托爾斯泰像中國的曹雪芹、英國的莎士比亞一樣,他一個人的創作就可以構成一門學問,比如在俄語中會有這樣一個詞叫“托爾斯泰學”,在中國我們有“紅學”,英語世界有“莎學”,一個作家的創作內容如此豐富,影響如此大,最後他一個人的創作就變成了一門學問。在俄國恐怕這樣的作家也不是特別多。托爾斯泰一生創作形式多樣,體裁繁多,但是我們現在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依然覺得他的三部長篇小說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具有文學性的、也是影響最大的作品。

《戰爭與和平》:俄羅斯民族的英雄田園詩

在托爾斯泰最有名的是這三部長篇小說中,到底哪一部最偉大?其實很長時間一直在爭論。如果從俄國思想史的角度來讀,《復活》有可能還是定位最高,因為它最能體現托爾斯泰晚年對世界、對生活、對社會的看法;我們如果從長篇小說的寫作技巧上來說,《安娜·卡列寧娜》更是一個標準的長篇小說的範本;而從對俄羅斯民族意識的文學體現,用文學的方式來塑造俄羅斯民族的整體形象這一方面來說,顯然還是《戰爭與和平》更為重要。

托爾斯泰寫作《戰爭與和平》的時候是34歲,在這之前他已經寫了10年的小說,我們現在不能斷定這十年多的寫作完全是為《戰爭與和平》做準備的,但是我們回過頭來看,他之前的作品確實都為這部作品做了很好的鋪墊。比如我剛才提到他最早的作品叫《童年》《少年》和《青年》三部曲,寫到貴族的生活,莊園的生活,貴族主人公對生活的反省,對本階級生活的懺悔,這些東西后來都放到了《戰爭與和平》裡。

《戰爭與和平》就是兩個主題,一個是戰爭的主題,一個是和平的主題。戰爭就是1812年的俄羅斯反對拿破崙入侵的衛國戰爭;所謂和平就是四個家族貴族的生活場景。對整個人類來說就是兩種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對一個人來說,我們可能覺得愛和恨、生和死是最主要的永恆主題,對人類來說,戰爭與和平就是最具概括力的兩種存在方式。

如何閱讀托爾斯泰?你需要透過他來更多地瞭解自己

劉文飛

《安娜·卡列寧娜》:俄國近現代文學和文化崛起的里程碑

《安娜·卡列寧娜》,從文學的角度看,我個人認為是托爾斯泰最好的作品。無論在情節結構還是文字表達上,它都是無可挑剔的,它有一種拱形的結構,一邊是安娜和渥倫斯基的關係,一邊是列文和吉蒂的關係,這兩個情節開頭各自發展,最後逐漸靠攏,形成一個拱頂。好多作品都是這樣的拱形結構,這樣的結構顯得非常結實,天衣無縫,很能承重,什麼都可以加進去,這是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寧娜》藝術上的完美性。

從《戰爭與和平》到《安娜·卡列寧娜》,托爾斯泰的創作產生一個巨大的變化,也就是從史詩開始轉向家庭,從寫戰爭開始轉向寫愛情,從寫四大家族轉向寫兩個人的戀愛、私情,也就是一種收縮,一種轉折,甚至言下之意還是一種下降。我覺得,把這兩部作品做這樣題材上、風格上的對立,其實還是一種比較幼稚的方法。

《復活》:充滿爭議的評判作品

《復活》這部作品無論在俄國還是在整個世界,它被接受的歷史都有過一個起伏的過程。在這部作品發表的時候,俄國國內很多人認為它不太好,原因就是它的批判性太強,也有人認為這部作品的藝術性不強,思想性大於藝術性。我個人也是這麼認為的。

但如果你研究托爾斯泰的思想,從思想史的角度研究他那個時代的作家和文學,你會覺得這部作品比《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寧娜》還要重要,關鍵看你從哪個角度去看問題。

最重要的一點是,這部小說所暗示的是整個社會的復活,這也是托爾斯泰最想做的一個事情。托爾斯泰透過小說主人翁的上下奔走,把俄國社會的上層都展示給大家,讓你感覺到這些人是多麼冷漠,這個社會是多麼腐朽。托爾斯泰也在暗示,小說中所有人的復活都還是一個未完成體,至於整個人心的復活和所有人的人性的復活,更是未有窮期的。在這一點上,托爾斯泰的悲觀是有著深刻的內在邏輯性的。

不是三部曲的三部曲

最後,把這三部作品放在一塊來談一談,我用的一個說法叫“不是三部曲的三部曲”。托爾斯泰的第一部大型作品就是他的《童年》《少年》《青年》,這是一部真正的三部曲;他晚年寫的幾部中篇,也有人說是中篇三部曲,如《三死》《伊凡·伊里奇之死》和《克萊採奏鳴曲》。但是,卻很少有人把托爾斯泰的這三部長篇小說作品說成是“三部曲”,我想也許因為這三個作品在體量上、在風格上都太不一樣了,也許因為這三部作品創作的時間間隔很長。

但是,我們如果把托爾斯泰60年的創作作為一個完整的整體來看的話,也不妨把這三部作品看成一個三位一體的東西,儘管這三個作品有調性上的變化,它們的調性是越來越悲觀的。《戰爭與和平》是一個樂觀主義的英雄史詩,《安娜·卡列寧娜》是一個家庭悲劇的藝術呈現,《復活》是一種個人的道德懺悔、精神遺囑。作者的調性越來越暗淡,寫作的節奏越來越慢,因為這中間注入了更多思想的東西,他每寫一個字可能都是把它作為一種思想的砝碼,一種人生思考的結晶,不像三四十歲寫作的時候一瀉而下,很忘我地、很輕鬆地去寫作。

但是,這三部作品依然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他的創作中就像一次三級跳,情節是從歷史寫到家庭,再寫到個人的精神層面的生活,如果說托爾斯泰的寫作從思想層面說是一個飛躍的話,這更好構成一個三級跳;這三部作品又像一個三足鼎立的東西,三部作品像三塊巨大的基石,托爾斯泰小說藝術的宏偉的藝術大廈就建立在這三部作品之上,因此,我們也不妨把它們看成是一部獨特的三部曲。

碎片化時代,如何閱讀“托爾斯泰”

我們當下這個閱讀碎片化的時代,在我們對經典已經開始懷有某種解構主義心態的這個環境裡,我們再去讀包括托爾斯泰這三部小說在內的文學經典,目的和意義究竟是什麼?我們要嘗試讀出自己來。其實對每個文學作品的閱讀,肯定不完全是為了解一個故事,也可能不完全是瞭解托爾斯泰具體的寫作筆法。也就是說,我們不一定要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這些作品。

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來閱讀它們呢?其實,我們在閱讀托爾斯泰的時候。是在透過對作品的閱讀來更多地瞭解托爾斯泰,我們又透過對托爾斯泰瞭解來更多地瞭解自己,瞭解我們自己的文學觀是什麼的樣的,我們對世界的看法是什麼樣的,也就是說,我們是要透過對托爾斯泰這三部作品的理解來理解我們自己。我覺得,這可能是我們真正步入這三部作品的一個路徑。

騰訊文化獨家版權,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TAG: 托爾斯泰作品三部三部曲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