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娃溝通三前提:一肯定;二尊重;三傾聽

【一】肯定對方

家長朋友們在和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往往會忽視一點,就是對孩子的肯定。因為在家長朋友們看來孩子是有問題了才會和他溝通,如果沒有問題,也不願意多和他進行這種1對1的交流,或者說得太多。而往往在發生問題的時候,家長是帶著一種放大鏡或者挑刺的眼光來看孩子的一言一行。因此,孩子的表現在家長看來就是問題的所在,當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以後,家長往往從各個方面對他的現狀或者想法進行全方位打擊。那麼孩子受到打擊以後就會產生一種挫敗感,當他和你的交談不是那麼順利的情況下,也許會在背後對著他朋友說一句,“唉,我的爸爸媽媽真煩,一天到晚就知道說我的不是”。

其實,家長可以拿著放大鏡去看孩子,但是所看的應該是孩子的優點。在你觀察孩子的優點時,就會看到任何人都有他自己的長處。換句話說,這個世界上雖然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完全不是的人。就算是孩子再不對,但是他也有值得人肯定的一面。其實孩子往往需要的就是大人的一點點肯定。你在他的肯定之處著手去進行讚揚和表揚,那麼孩子的心裡面也許就會覺得暖暖的,心想“父母這麼辛苦還要這麼關心我,我是不是也應該要努力一點呢?”

如果一味受到父母的壓力,他自己的內驅力是不足的,完全是由壓力推著他走的。這種負罪感其實對於他的成長是不利的。

因此,家長朋友們一定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孩子的美其實大人從小到大都能夠看到,自己的孩子肯定不是一無是處的。一定要找到他的優點,然後對他的優點進行讚揚和表揚,而不是整天抓著他的缺點不放打擊他,這種溝通其實是沒有效率的。

【二】注意尊重

和孩子交流的時候,家長往往不注意這一點。其實就拿平時日常的家庭來說,家長朋友們和自己的同輩或者朋友交流的時候肯定會注意一些不會觸及到他人心裡敏感之處的話題。比如說如果自己交流的物件是一個殘疾人,那麼肯定不會著重在他殘疾的地方進行交流,而會轉向其他話題。但是家長朋友們往往和孩子交流的時候會忽視這一點,其實孩子有很多話題是他不願意跟家長交流的。這種情況下,如果家長強行交流這個話題,那麼孩子只有一個方法,要麼就是不和你交流而保持沉默,要麼就是跟你交流假的資訊。

這對於雙方的交流其實上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在對於這種敏感話題的方面,家長朋友可以側面進行了解,或者透過其他的渠道,不要讓孩子知道去多種途徑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如果瞭解不到相應的資訊也不要失望,因為有很多時候溝通本身就是資訊的共享,資訊無法正常共享也很正常。關鍵是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要因此而變得盲目或者過於激動,這對雙方的交流是沒有好處的。

【三】注意傾聽

很多家長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喜歡一直嘮叨地說個不停,孩子根本沒有時間插嘴。孩子說一句話家長可以說10句話。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家長再與孩子進行溝通,孩子會覺得,其實這種溝通不就是我受批評或者受指責或者被教育嗎?

家長往往把自己當成教育者,這也是溝通出現不暢的一個重要原因。其實溝通是雙向的,即使達不到每個人說話的比例各佔50%,也應該在孩子表達意見的時候不要打斷他或者插嘴。道理很簡單——如果你根本不給孩子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那麼怎麼能夠了解他真實想法,或者怎麼能夠與他好好交流呢?

其實歸根到底,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還是要首先控制自己的心態和他交流。並不一定要得到什麼結果也並不一定是每次交流的結果都是好的,只要把它當作日常兩個人之間的相互瞭解,相互尊敬,增進彼此信任的一個機會這種心態去溝通就可以了。而不是要求得到一個什麼圓滿的結果。

與娃溝通三前提:一肯定;二尊重;三傾聽

TAG: 孩子家長交流溝通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