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其實就像個孩子

李白其實就像個孩子!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首詩空靈輕快,氣勢豪俊,言語之間,充滿了驚喜和歡愉。其實就在寫這首詩的前一刻,李白還是處於流放的狀態。

公元759年的春天,李白流放夜郎行至四川白帝城,此時他已近花甲,生平抱負已無力實現,這種名氣與現實的落差,我想,是絕大多數文人都難以承受的,何況又行將朽木,換作誰,不是心灰意冷,只覺了無生趣。

李白其實就像個孩子

然而李白始終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情,在得到赦書之後,他驚喜萬分,乘舟東下江陵,然後開心的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

早上於白帝城彩雲之間辭別,千里之地,一日便到。兩岸的猿啼叫還未停止,輕舟已經過了萬重山峰。

詩不可譯啊,一翻譯出來,李白的氣勢全無。你看,李白從來不掩飾自己的情緒,嬉笑怒罵盡付諸於詩,不論何種境地。

年輕時拜訪太守李邕,對方有輕視之心,他一介白身,便敢直言諷刺:“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苦悶時,他則感嘆“功業莫從就,歲光屢奔迫”,什麼謫仙人的形象,不開心就是不開心。

李白其實就像個孩子

他也從來不掩飾自己對功名的渴望,當唐玄宗召其入京時,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想做官何必遮遮掩掩,李白一直有“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的抱負。因為不能科舉,他拿著自己的詩稿,不斷地向那些達官貴人投送,希望能夠得到賞識,被推薦給皇帝。

然而,他才華橫溢,也只是做了一個御用文人,龍困淺灘,志不能申,又有何意義,因此他索性不幹了,擱筆辭行,遊歷各地,也是在這次遊歷之中,他遇見了一位十分有才華的小友一一杜甫。

李白其實就像個孩子

我想李白這樣是很容易得罪人的吧,言語無忌,詩也無忌,一股靈氣運至何處,一支筆便寫到何處。這就像一把光芒畢露的寶劍,鋒利無比,卻容易傷人傷己,不會藏鋒,更不會故作姿態。

所以說,李白其實就像個孩子,因為他有一顆純粹的心靈。林語堂謂蘇東坡有著一顆“赤子之心”,李白又何嘗不是如此!

TAG: 李白這首開心無忌輕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