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的絕世中國文物

大英博物館的絕世中國文物

▲ 大英博物館 —— 中國文物館

玉琮

大英博物館的絕世中國文物

▲浙江省,良渚文化,約公元前2500年

藏品尺寸:高49。5釐米

這件玉琮,呈深綠色,器身內部為圓柱形中空,外部作粗細遞減的方柱形,橫向分割為19節,是目前已知的最高的玉琮之一。在器物的方角處刻有小圓圈象徵眼睛,而每對圓圈的下方都有一段短橫槓表現鼻子,從而形成了一幅簡化了的面孔。

這件玉琮來自於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這一文化的人群主要聚居在今天的浙江省和江蘇省一帶。良渚文化所出產的陶器、石器以及玉器都十分精美。

玉是一種非常堅硬的材料,因此其雕琢並非一件易事,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考古學家在很多高等墓葬裡發現了高矮不一的玉琮。作為禮器,玉琮在當時社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的造型以及細節都體現出當時非凡的工藝水平,然而玉琮的具體含義和用法目前仍未有定論。

良渚文化很可能是由於自然災害而突然中斷,但良渚玉器的紋樣和造型大量為後世所傳承,直至今天。

汝窯青釉盞託

大英博物館的絕世中國文物

▲河南寶豐清涼寺,北宋,1086–1125年

藏品尺寸:高7。3釐米,托盤徑16。2釐米

盞託直口微斂,深弧腹,托盤呈五瓣葵花形,花瓣重疊,五曲帶筋,施青釉,釉面有開片。北宋宮廷將此類盞託用作茶具,承託不同材質的茶碗。

此盞託採用滿釉裹足支燒法,圈足留有五個橢圓形芝麻掙釘痕跡。汝窯胎體細膩,多呈香灰色,釉質瑩厚,呈色不一,有天青,天藍,青灰諸色。據南宋周煇《清波雜誌》記載汝窯內有瑪瑙末為釉。現代科學家已經證明,這種細膩的藍色事實上是由溶解了的氧化鐵和少量的二氧化鈦造成的。

汝窯器為北宋宮廷所用,其生產在金軍攻佔汴京後中斷。2000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清涼寺附近發現清理出十五座窯爐,出土了兩間作坊和大量汝窯殘片,從而證明了汝窯在從1086年到1125年曾有過短暫但密集的生產。如今倖存下來的汝窯瓷器不足一百件,這使得汝窯瓷器更加彌足珍貴。

十二世紀時,高麗陶工們也已經能夠燒造此類高品質的彷汝窯產品進奉宮廷。高麗青瓷與汝窯青瓷在化學成分上頗為相似,由此證明了早期國際間的陶瓷技術交流。

三彩羅漢像

大英博物館的絕世中國文物

▲中國,金代,1115-1234年

藏品尺寸:高103釐米

這尊真人大小的塑像為陶胎上敷三彩釉,表現的是佛陀的弟子之一。他身穿袈裟,雙手結禪定印,靜坐在岩石形態的底座上。底座與羅漢像是可以分離的。

至今為止,同類型的羅漢像,可查存世的共有有十尊。其中九尊分別收藏在加拿大,美國,俄羅斯,法國以及英國的公共博物館裡,還有一尊收藏於日本的私人博物館中。波士頓,多倫多以及日本長野縣輕井澤所藏的羅漢像頭部為複製品,而俄羅斯所藏羅漢像的雙臂已失,僅有頭部和少量軀幹部分儲存了下來。普遍認為,這些羅漢像是1912年在河北省北部易縣的山洞裡發現的。

瓷器專家和科學家透過測試,認為這組羅漢像燒製於北京郊外西山的龍泉務窯,製作年代靠近金代末期。為了製作這些羅漢像,陶工首先在980度至1010度的溫度下燒製素胎,然後施三彩釉,並以黑色和紅色釉裝飾眼睛和嘴唇,最後二次入窯低溫燒製。

這組羅漢像的特別之處在於其臉部, 手部以及面板的處理中所反映出的極為罕見的寫實主義。他們彷彿如真人一般,表情平靜祥和,巍巍然深具禪意。

青花雲龍紋梅瓶

大英博物館的絕世中國文物

▲江西省景德鎮,元代,1330-1368年

藏品尺寸:高44。5釐米

這個青花瓷酒瓶,又稱“梅瓶”,外壁以雲龍紋為主體紋飾,上方為雲肩紋,足部為仰蓮瓣紋。在中國,龍為瑞獸,能興雲雨,利萬物,使風調雨順。因此,龍的形象經常出現在祥雲或波濤之間,之後漸漸演變成皇權的象徵。這尊梅瓶的雲肩內所繪的纏枝花紋也出現在蒙古包的紡織物和絲綢長袍上。

陶工將胚體在轉輪上修型, 待其乾燥後,用研磨後的鈷料混合水形成顏料,在胎體上繪製圖案。中國本土的鈷料生成的藍色較為沉悶。所以質量上乘的產品通常採用從中東進口的鈷料。圖案乾透後,陶工在胚體的外表面上施透明釉,然後入窯,以木材為燃料在1200攝氏度的溫度下燒製。燒製時間需要一週,之後還需要一週的時間冷卻,再移出裝箱出售。

這型別的青花器出產地景德鎮,位於現在的江西省,是世界上最早實現工業化的城鎮之一。瓷器生產在這裡持續了大約一千年。除此之外,再沒有其他窯口擁有如此漫長且連貫的歷史。從蒙古皇帝開始,景德鎮開始受到皇家的資助,生產的瓷器大量銷往國內以及海外市場。青花瓷堪稱首款“全球化商品”,從東京到廷巴克圖,一路炙手可熱,在路經各地被大量仿製。

綠釉陶望樓

大英博物館的絕世中國文物

▲中國,東漢,公元25-220年

藏品尺寸:高86釐米,寬36釐米,進深36釐米

在公元25年至220年間的東漢墓穴中常發現為來世生活準備的人物、房屋和農舍的陶器模型。這座三層高的望樓模型很可能來自於當時一位頗有權勢的地主或軍閥的墓葬。

東漢時期,由於土地可以自由買賣,富有的地主和軍閥能夠獲得大量土地,興建大型莊園。這些莊園內會包括農田、豬圈、羊圈和魚塘。許多地主使用類似這種模型的望樓來保衛莊園。

當時中國建築以木結構為主,屋頂鋪瓦。望樓的第二層和第三層各有一人向外探身觀望,很可能是莊園的守衛 。

這些在農莊裡工作的人可能原本是當地的農民。但由於當時土地兼併嚴重,大量土地集中在富人手中,許多農民變得無田可耕且債務纏身。然後就不得不成為地主家的佃戶或長工。

當東漢一朝在公元三世紀瓦解時,一些大型莊園已有數以千計的工人和武裝力量。許多周邊地區的農民也會來這些農莊尋求工作和保護。隨著資產和僱工的增加,地主的權勢也越來越大。到了漢朝末期,一些地主已經成為了稱霸一方的軍閥。

砂岩觀音菩薩立像

大英博物館的絕世中國文物

▲中國,北齊,公元550-577年

藏品尺寸:高167。6釐米

這尊觀音菩薩像,體態輪廓優美,面相圓潤,神態安詳,頭戴花鬘冠,冠前正中為阿彌陀佛坐像。雕像雙手可能原為木質,現已遺失。

雕塑並非是中國本土的藝術形式。公元一世紀,隨著佛教從印度傳入,對雕塑的興趣才在中國漸漸興起。漢代覆滅之後,中國進入了一個長達三個多世紀的分裂割據時期,多個政治勢力興起,最終建立起一系列的南北方政權。鮮卑拓跋部統治中國北方近兩百年,這些異族皇帝很多都是虔誠的佛教徒。他們推崇佛教為國教,並資助修建了大型的佛教寺廟。早期佛像多采用淺雕手法,體態較為僵硬,整體看起來比較偏平。到了製作這尊觀音像的北齊,佛像的面部變得更加豐滿圓潤。

觀音菩薩本無男女之相,但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後,觀音通常以女性形象出現,配飾華美。以這尊菩薩像為例,帔帛自雙肩下垂,頸部佩戴項圈,身佩“X”形瓔珞,身前的珠寶串垂至膝蓋以下。垂飾上的團形花紋起源於西方,經由中亞傳入中國。

這尊雕像最初帶有彩繪,並飾以金箔,如今只有在長袍的邊緣才能看見顏料痕跡。

三菩薩壁畫

大英博物館的絕世中國文物

▲河北省清涼寺,1424年繪製,1437年和1468年重修

此壁畫描繪了三菩薩立像,各帶有顯著頭光。中間的菩薩為觀世音,他頭戴寶冠,冠上有阿彌陀佛像。左邊是普賢菩薩,他手持拂子,頭冠有三寶。右邊是文殊菩薩,他的頭冠亦有一佛像,並手持如意。

河北省清涼寺建立於1183年。一段1485年的題字記錄了寺院的壁畫是山西省五臺山寺院於1424年委派僧人到清涼寺繪製的,後來於1437年和1468年重修。清涼寺是佛教信眾往返五臺山朝聖源途中的重要一站。

W。 M。 Weinberger於1925年間獲得此壁畫。根據他的筆記,當時的清涼寺有三殿,已荒廢。第一殿內有殘破的大型木雕佛像,周圍有小型塑像。第二殿內有大型坐佛雕塑,後方有一幅比佛像高很多的馬蹄形背屏,上部較寬。此背屏後另有尺寸更大的木架,承載著三菩薩壁畫。壁畫在石膏面上繪製,最底層的乾土附在木架上。此壁畫從原本的木架上被移除,分成12塊運回倫敦。收藏家喬治 尤摩弗帕勒斯購入此壁畫,並於1927年把它捐贈給大英博物館。清涼寺於20世紀30和40年代間毀於戰火。

青銅鴞形卣

大英博物館的絕世中國文物

▲河南省安陽地區或附近,商代晚期,公元前1200-1000年

藏品尺寸:高16釐米,寬11。2 釐米(口沿處)

這件帶蓋四足青銅卣(一種用於盛放酒的禮器)以合範法鑄成,整體看起來像兩隻背靠背的鴞,蓋子兩側往上翻的小鉤彷彿是它們的喙,而器足則是它們的腳爪。稜扉把帶鈕的器蓋以及器身分隔出四個裝飾區間。表現鴞翼的鱗狀紋飾佔據了大部分的器身,餘下的空間(包括器蓋)則以雲雷紋為底,上飾小型的鳥紋和龍紋。和器身及器蓋中部的扉稜在一條直線上的,還有口沿下方的兩個半環狀把手。

無論是寫實的還是虛構的動物造型在商代晚期都非常流行。這時期出現了很多裝飾繁複的動物造型的青銅禮器,就像這件青銅卣。雖然目前這些動物造型的確切含義還沒有定論,但商代青銅禮器上繁複的動物紋飾很有可能並非單純的裝飾,而是和當時的精神世界以及信仰有所關聯。

鎏金銀牛首車飾

大英博物館的絕世中國文物

▲河南省或附近,東周,公元前400-300年

藏品尺寸:長17。5釐米,寬21。5釐米

這件牛首形車飾由青銅所制,表面鎏金並以錯金銀飾表現細節。牛首有著突出的耳朵以及眼睛。眼睛原本嵌有琉璃,但如今已腐壞。牛首後的方銎上有方型銷孔。這件車器很可能是安裝在車轅首端用於裝飾的。

在東周以前,起源自歐亞草原的馬車就已經融入了中國社會併成為地位與財富最重要的標誌之一。這件鎏金牛首車飾可能用於裝飾車轅首端。它有可能出土於今天洛陽附近的東周王陵區。

龍山文化黑陶觶

大英博物館的絕世中國文物

▲山東,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公元前2600-2300年

藏品尺寸:高14釐米,口徑7。2釐米,底徑5。5釐米,最大徑9。5釐米

這件陶質細膩、輪廓優美的輪製陶器來自於黃河下游的龍山文化(約公元前2600-1900 年)。當時的黃河和長江流域一帶都已經出現了規模遠超從前的複雜社會。很多大型聚落裡都有不同的功能分割槽,包括居住區、專業作坊,以及舉行儀禮儀式的場所等等。精緻的玉器和陶器是當時社會里財富和權力的象徵。它們由專門的工匠為統治階層製造。

引路菩薩圖

大英博物館的絕世中國文物

▲約公元851-900年,莫高窟藏經洞出土

絹本設色,縱80。5釐米,橫53。8釐米

這幅珍貴的唐代絹畫描繪菩薩引領一信女前往往生極樂世界,畫面左上方的紅色雲層裡可見淨土的宮殿。右上方的榜題框中有“引路菩”三字。引路菩薩信仰在唐代開始流行,在敦煌藏經洞便曾發現數幅此題材的繪畫,但這幅是唯一帶有題字標明內容的例子。

畫中菩薩為男性形象,袒露胸膛,手持柄香爐和垂掛幡的蓮花枝。他身穿色彩繽紛的天衣和瓔珞,造型華麗。畫者又把菩薩身後的亡者比例大量縮小,加強了菩薩的莊嚴和偉大。亡者外形雍容大氣,一身典型盛唐時期流行的婦女裝束。雖然無法得知亡者的身份,但是她無疑代表了當時社會某一階層的女性佛教供養人。

此畫來自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現藏大英博物館有240多幅藏經洞絹本和紙本繪畫,另有紡織品和小量版畫,創作年代為7世紀晚期至11世紀早期之間。1900年,道士王圓籙發現了藏經洞,內藏數以萬計的佛經、繪畫、紡織品和其他文物。1907年,考古學家斯坦因(1862-1943)在敦煌向王圓籙購買了藏經洞部分文物,並將其運回英國。由於斯坦因當年考察的經費由大英博物館和印度政府提供,因此回到英國後,一批藏品被轉運到印度,現藏印度國家博物館。留在英國的敦煌文物,除了現藏大英博物館的文物外,手稿和經文(包括唐代金剛經)現藏大英圖書館。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亦有藏部分紡織品。

《女史箴圖》

大英博物館的絕世中國文物

大英博物館的絕世中國文物

大英博物館的絕世中國文物

大英博物館的絕世中國文物

大英博物館的絕世中國文物

大英博物館的絕世中國文物

▲傳顧愷之,約5-7世紀,絹本設色,手卷,鑲板裝裱

藏品尺寸:高24。37 釐米,畫心長343。75釐米

《女史箴圖》為大英博物館最著名的中國書畫藏品。此畫根據晉代詩人張華於公元292年寫的《女史箴》所繪,用歷代賢妃的故事來告誡宮廷婦女需遵守婦德。內容由右至左展開,畫心有九段單景式構圖,原文題在每一段影象的右側。《女史箴圖》的開端原應另有三段圖文,以及第四段題字,但在乾隆時期已不存。

顧愷之畫《女史箴圖》的文獻記錄最早出現在宋代。顧愷之(約公元345年-406年),今江蘇無錫人,曾為東晉散騎常侍,現傳作品為後世摹本。大英博物館藏《女史箴圖》帶有顯著的六朝遺風,很可能來自5-7世紀,是難得的早期絹本畫作。

《女史箴圖》有大量題字和印章,部分印章真偽尚有爭議,畫心左下方的“顧愷之畫” 落款疑為後人新增。拖尾部分有瘦金體楷書,現時學者認為是金章宗(1190-1208年在位)的書法,而且應該是晚明時期才跟畫心裝裱在一起的。拖尾另有乾隆御筆題跋和畫蘭圖,以及明代收藏家項元汴的題字。

乾隆時期,《女史箴圖》成為清宮收藏,被存放在紫禁城建福宮靜怡軒中。1900年,義和團起義,八國聯軍進京期間,作品流散宮外。1903年大英博物館從克拉倫斯 約翰遜上尉手上購得此畫。

約翰遜上尉於1870年出生於印度,後來加入了英國印度騎兵團,1900年被派到中國參與八國聯軍之役。他於1900年的8月份抵達北京,並逗留了兩個月,他所屬的兵團曾駐紮頤和園。根據約翰遜上尉家人的說法,《女史箴圖》是一位他曾相助的貴婦贈送給他的禮物。此說法無法考證。

《女史箴圖》進入大英博物館館藏時已相當脆弱,並且有多次修補的痕跡。1914至1923年間,為了讓作品能夠展出,同時避免開、收卷時所造成的磨損,博物館修復人員把《女史箴圖》的畫心轉移到鑲板上,又把天頭、引首跟拖尾一起裝裱在另一幅鑲板上。另外,18世紀的天頭和鄒一桂(1686-1772年)拖尾畫作亦分開儲存。

2013年,大英博物館邀請了中國及其他地區的書畫和修復專家,一起討論《女史箴圖》的狀態和保護方案。根據當時的討論,博物館於2014年為《女史箴圖》定製了展櫃,長期存放在第91a號展廳,每年限定展出約6個星期。計劃參觀前,請先查閱展廳關閉資訊。

青花徽章和題字紋克拉克瓷碗

大英博物館的絕世中國文物

▲江西景德鎮,明萬曆,約1600—1620年

藏品尺寸:高17。30釐米,直徑34。6釐米

這件青花“克拉克”瓷碗,弧壁、深腹、撇足、花口沿。外壁繪有四個盾形紋章,每個紋章中都繪有一隻怪蛇,每隻怪蛇長著一對人頭和五個怪獸頭,鱗翅、獨尾、雙腳分趾。紋章兩側的飄帶上寫有拉丁文諺語“Septenti nihil novum”(於智者無奇聞)。除此之外的裝飾皆為中國風格。外壁飾有佛教法器紋飾以及蓮花紋。碗內底裝飾有蓮池鶴鷺紋,內壁環繞十組花石紋的畫片。

與此碗有相同徽章紋飾和拉丁格言現在收藏在位於葡萄牙里斯本的桑托斯宮,它與其它明青花一起鑲嵌在金字塔般的屋頂上。在國王曼努埃爾一世及其後人的收藏中,這是唯一一件有歐洲紋飾以及文字的中國瓷器,因此我們可以推斷這種型別的瓷器應該是為葡萄牙市場專門定製的。

這隻瓷碗屬於明代晚期出產的主要用於出口的青花瓷,在西方被稱為“克拉克瓷”。這個名字源自於葡萄牙商船Carraca,這是這艘船第一次將這種型別的瓷器運往歐洲。克拉克瓷的胎體較薄,以開光畫片裝飾,曾在景德鎮被大量生產。

銅鑄真武像

大英博物館的絕世中國文物

▲中國, 明代,約1416—1439年

藏品尺寸:高133釐米

這尊真武像是現存的最大的銅鑄真武像之一。真武又稱玄天上帝,元聖仁威玄天上帝。真武大帝,長鬚,披髮,身著鎧甲戰袍,戰袍正面有龍紋裝飾,他左手施真武印,即無名指和中指向前伸出。整體為銅製,原有鎏金、彩漆裝飾。

在明代,真武被認為是護國安邦之神。明代建國初期,對內平穩政局以及對外安定邊疆是明政府的當務之急。永樂皇帝將他在靖難之變中的勝利歸功於真武大帝的庇佑。在永樂年間,玄武大帝的道場──湖北武當山,出現了瑞應景象。這些瑞應景象或者被畫師記錄下來或者被收入道教典籍,並用來證明永樂皇帝即位的正統性。這一時期,崇拜真武之風不僅在宮廷內盛行,在民間也達到鼎盛。

從1412年起,永樂皇帝下令在武當山頂峰大規模的修建宮觀廟堂供奉真武大帝,同時也為自己的父親洪武皇帝以及母親祈福。在武當山主峰頂,永樂皇帝修建了紫禁城,這座建築群不但名字與北京宮城一樣,其修建時間也是相同的。

1416年,永樂皇帝在武當山太和宮金殿立真武像。這件真武像向無論從尺寸還是外部特徵與眼前展出的這件都極為相似。傳說明代早期的真武像是以永樂皇帝為原型塑造的。

鎖子錦儀式用甲冑

大英博物館的絕世中國文物

▲杭州或蘇州, 清代,1780—1820年

藏品尺寸:甲長(上衣肩部至下裳下襬)124釐米

甲冑全長(盔頂至下裳下襬)172釐米

這件儀式用鎖子錦甲冑由上衣,下裳以及頭盔(胄)組成。上衣包括左右護肩, 左右護腋,前遮縫和左遮縫。上衣下裳皆為黃底人字紋錦面,褐色絨緣邊,通身佈滿規則的銅鍍金釘。袖口及護肩接衣處飾鎏金龍紋銅板。上衣前胸部原來懸有一面護心鏡。

頭盔(胄)為銀質,鑲嵌珊瑚珠、青金石及綠松石,連線絲制護頸、護耳和頂端原有盔纓已缺失。頭盔邊緣的梵文起到護佑平安的作用。

清代計程車兵和侍衛的族屬成分複雜,包括滿、漢、蒙古、朝鮮、回、藏以及俄羅斯等族群,隸屬八旗管理。清代、蘇州和杭州的織造局負責供應宮廷和官府需要的鎧甲,不同等級的侍衛所著鎧甲有著明確的區別。

錐形的頭盔(胄)是在十三世紀蒙古統治下傳入中國。頭盔邊緣的文字是蘭札文在中國的變體,被藏傳佛教用來書寫梵文並常用來裝飾藏地武器。

漆鞘鐵刃漢劍

大英博物館的絕世中國文物

▲中國,東周至漢代,公元前300-100年

藏品尺寸:長(連鞘)85釐米

此劍由漆木雕劍首、劍格和鐵刃組成,外套漆木劍鞘。劍首尚有金飾痕跡。鞘上還有漆木劍璏和劍珌,雕成相纏的鏤空龍或蛇紋,與劍首和劍格的設計相配。

精緻的漆木劍飾表明這柄長劍應該不是用於實戰,而是當時貴族男性衣飾的一部分。髹漆是一種獨特的工藝,尤盛於華南;但漆木劍飾的鏤空設計也可能受到來自歐亞草原的金屬器裝飾風格影響,同時期的玉器也是如此。

藏在劍鞘內的是鐵質劍刃。中國在公元前300年前已開始使用鐵,並逐漸以鐵取代青銅作為武器的主要材料。鐵和鹽的生產在漢武帝一代開始國有化。這一舉措進一步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財富,同時削弱了地方的力量。

*圖文轉自國際藝術大觀公眾號

蘭臺揮麈

[公眾號artlch]

往期悅讀

TAG: 釐米藏品箴圖女史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