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玉在國中》一起解讀和田玉 | 金銀有價,玉之精神無價

泱泱華夏,文脈千年。在悠悠千年的歲月長河中,無數的異說雜學經過時光的洗 禮而去蕪存菁,慢慢沉澱為構築國人精神與魂魄的真知灼見。而作為道德規範和社會 典章的禮,更是深入國人骨髓,成為華夏文明的符號與象徵。

國人重禮。《禮記 • 曲禮上》說:“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 亦非禮也。”可見早在春秋時期,講究“不腆之儀”的送禮觀念,已經成為一種潛移 默化的社會風俗而被國人普遍接受。可在那個物質極為匱乏的時期,能夠代表送禮者 奉申賀敬之意的貴重禮品卻又寥寥無幾。於是,玉石以其獨有的圓潤光滑的冰肌玉質 和導德齊禮的文化特性,脫穎而出,成為國人迎來送往的最佳饋贈。

與《玉在國中》一起解讀和田玉 | 金銀有價,玉之精神無價

贈玉之風始於周代,盛行於春秋。在那個時代,贈玉、佩玉之俗可以說貫穿了人 的一生,圍繞著人們的嫁娶婚喪。從嬰兒降生,前來恭賀的親朋所贈送的無瑕美玉, 到男女成年,冠禮笄禮所佩戴的皮弁玉笄;從男女情動,男子用來表白內心的瓊琚瑤玖, 到鸞鳳和鳴,新夫新婦相對飲酒的合巹玉杯。古人無處不佩玉,無禮不贈玉。玉石對 於那時的人們而言,是對新生生命的珍視,是對美好愛情的嚮往;是對社會責任的承 擔,是對婚姻生活的渴望。而古人也在贈玉之風的影響下,磨礪著自己的心智,陶冶 著自己的情操,形成了中國獨有的儒家玉德文化。使佩玉、贈玉之風,不僅成為了“君 子無故,玉不去身”計程車人君子的千古名訓,更成為了古時天子與諸侯、諸侯與諸侯 之間的外交聘禮。

與《玉在國中》一起解讀和田玉 | 金銀有價,玉之精神無價

在《禮記 • 聘義》中“以圭璋聘,重禮也。已聘而還圭璋,此輕財而重禮之義也” 的禮法教導下,國與國之間,天子與侯臣之間饋贈用玉,是崇玉傳統下推己及人的真 心誠意,更是表達彼此友好與尊重的外交國禮。

然而,隨著漢文化的起伏跌宕,禮儀逐 漸式微。而曾被國人視為瑰寶的贈玉之禮, 也隨著華夏文明的輾轉,民族精神和人文精 神的異變而逐漸被邊緣化、逐漸被淡忘。人 們佩玉,不再是為了對禮制的遵守和對精神 的磨練,而是淪為了財富的炫耀和身份的標 榜。華夏冠禮儀式的消亡,使得玉石所蘊含 的禮儀形制蕩然無存,在近代西風東漸、西 化思潮的衝擊下,逐漸被鑽石、彩寶等西方 珠寶所取代,贈玉、佩玉之風也隨著古代禮 制一起被人們徹底遺忘。

與《玉在國中》一起解讀和田玉 | 金銀有價,玉之精神無價

禮究竟是什麼,在我看來,最簡單無非是對真誠的嚴苛恪守,儒家的 闡述再經典不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坦率說,作為個體的人有趨 利避害的本能,所有事情都真誠不虛、坦誠相待的話未免有違人性,可作 為社會人,關乎自己利害的東西總歸要有所節制和平衡,真誠就成了必須, 最後上升為幾乎無功利的“君子之德”,滋養心靈,而後文質彬彬。正是 因為缺失了這份真誠,自古便被譽為“禮儀之邦”的中國,現在的贈禮之 風少了幾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坦率之意,多了些許物慾橫流的逢 迎投機。而曾被國人視為國禮,珍為民瑰的玉石,也漸漸褪去了禮器的光環, 成為手中的玩物、家中的珍藏。只是不知當世人為“今年過節不收禮,收 禮只收腦白金”而啼笑皆非時,替“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而吶喊張 目時,是否還能記起那個以玉為德、以玉為禮的時代。那時的禮,無關地位, 無關金錢,發自本心,有的只是對華夏文明本源的思考和人與人之間最坦 蕩的真誠。

TAG: 佩玉國人真誠贈玉之風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