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的十位好老師,你最喜歡誰?

金庸筆下的十位好老師,你最喜歡誰?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金庸先生的筆下,不僅有絢爛的江湖,迷人的俠客,也有很多經典的教育案例,很多優秀的為人師者。

教師節又來了,我們一起聊聊金庸江湖裡的十位名師,品味他們的為師之道。

01

趙半山:親身示範 循循善誘

金庸筆下的十位好老師,你最喜歡誰?

《飛狐外傳》中,少年胡斐與一個叫陳禹的壞人打鬥,眼看要被打敗。

恰巧,紅花會三當家趙半山經過,看胡斐是個孩子,就隨手救了他。

趙半山是太極拳的高手。他與胡斐一見如故,有意要點撥他一下。

他了解到,這個陳禹是太極門的叛徒,費盡心機想學太極門的絕技——亂環訣和陰陽訣。

於是,趙半山便當著眾多武林人士的面,背誦口訣,親身示範,將這兩項絕技展示了出來。

表面上,他是在教陳禹。實際卻是在點撥胡斐。

書上說:

只見趙半山拉開架式,比著拳路,說道:“萬物都分陰陽。拳法中的陰陽包含正反、軟硬、剛柔、伸屈、上下、左右、前後等等……”

胡斐一直在凝神聽他講解拳理,聽到此處,心中一凜:“難道這句話是說給我聽的麼?……”卻見趙半山一眼不望自己,手腳不停,口中也絲毫不停。

這一堂公開課,讓胡斐受益匪淺,武功境界上了一個層次。

書中言道,“經此一番指點,胡斐日後始得成為一代武學高手。”

躬身示範,身體力行,能夠讓知識傳授變得生動而活潑,乃是追求高效教學的不老法寶。

02

苗人鳳:生活教學 深入淺出

《飛狐外傳》中,大俠苗人鳳在家裡遭到惡人襲擊。

胡斐趕來,拔刀相助,趕走這幫惡徒。苗人鳳出於感激,請胡斐進屋吃飯。

飯桌上,苗人鳳憑藉耳中所聽,找準時機,對胡斐的武功進行了一番指點。

他先是向胡斐講述了“後發制人”“以客犯主”等武學理論。

胡斐聽得一頭霧水。

這時,雙目失明的苗老師突出伸出筷子,一下就把胡斐正在夾菜的筷子擋了回去。

胡斐意識到,這是苗老師在點撥自己呢。

於是,右臂用力,再次伸出筷子。

叮叮噹噹,一次次攻守之後,胡斐終於領悟到,原來這就是苗老師所說的“後發制人” “以客犯主”!

如何理解武學之道,苗人鳳沒有明說,只是在吃飯這樣的尋常事件中,找準了時機,用幾個簡單的示範完成了教學。

書中說,“胡斐自這口白菜一吃,才真正踏入了第一流高手的境界。”

最科學高效的教學,是要抓住學生對問題產生困惑的那個關鍵點,巧妙地設定情景,引導學生在親身的經歷、體驗中獲取並驗證知識。

03

周伯通:輕鬆詼諧 寓教於樂

金庸筆下的十位好老師,你最喜歡誰?

《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中的老頑童周伯通,雖武功蓋世,卻總以一副嘻嘻哈哈的頑童形象出現在年輕後生面前,沒有一點宗師的樣子。

也正是因此,不管是遲鈍木訥的郭靖,還是冰雪聰明的小龍女,都能在極短的時間裡和他玩到一塊兒,進而在這些“玩鬧”中輕輕鬆鬆得到他的真傳,毫無枯燥、乏味的感覺。

周伯通最獨具特色的教學方法就是“寓教於玩”,他的“授課”中,很難看出什麼教學步驟和目標,就是單純地在“玩”。

比如,他在桃花島的地窖裡教郭靖的“空明拳”和“左右互搏術”,都是以遊戲的方式傳給對方的。

又如,他在教小龍女“左右互搏術”的時候,別出心裁地運用了“左手畫方右手畫圓”這個小遊戲,讓這門技藝傳授變得妙趣橫生。

也許會有人說,“老頑童”老師的所作所為會有失師道尊嚴,教學程式太過散亂不繫統,為人處事不夠成熟理性等等。

但反觀我們當下的教學,是不是常常因為太過強調這些而失去了生機和活力?

04

穆人清:尊重規律 寬嚴有度

金庸筆下的十位好老師,你最喜歡誰?

《碧血劍》中的華山派掌門“神劍仙猿”穆人清,不僅是一代劍術高手,更是一位武學名師。

主人公袁承志初上山時,年紀尚幼。穆人清得知他已從別人那裡學了伏虎掌後,當即說道:“這套掌法太過深奧繁複,你年紀太小,學了也不能好好地用。我先教你一套長拳十段錦。”

這套長拳十段錦是一套太過平常的拳法。袁承志在沒上山前也是學過的。但穆人清還是堅持要他從頭練起。他認為,這個基礎很重要。

就在袁承志一肚子委屈,覺得自己沒必要再學這簡單的長拳十段錦的時候,穆人清立即調整了授課方式,繼而以做遊戲的方式,讓袁承志親身體驗到了這門功夫的高深之處。

穆人清在教學上嚴格得很,但也有寬容、開放的一面。課餘時間,他鼓勵袁承志陪木桑道人帶來的啞巴玩,陪大猩猩玩,跟木桑道人學下圍棋。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他還鼓勵袁承志向木桑道人請教輕功與暗器,一點都不介意師門之別,更毫不掩飾自己在這一方面的不足。

甚至當得知袁承志在無意中學習了金蛇郎君的“邪派”武功之後,也沒有斥責徒弟。試想一下,這樣的事情若是發生在其他門派,那這“大逆不道”“不辨是非”的帽子肯定是要扣在袁承志頭上了。

但穆人清更在意的是袁承志的專業發展,並不在乎這知識從何而來。

這一嚴一寬之間,盡顯宗師風範,名師風采。

05

袁士霄:融通百家 獨闢蹊徑

《書劍恩仇錄》裡,天山怪俠袁士霄傳給弟子陳家洛一套“百花錯拳”。

這是一種奇特的拳法,它包羅永珍,收盡天下武功招式,諸家雜陳,無所不包

袁士霄的“百花錯拳”是“融通百家,獨闢蹊徑”創造出來的。然而,要做到這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又談何容易?

書中寫道:

“這拳法不但無所不包,其妙處尤在一個‘錯’字,每一招均和各派祖傳正宗手法相似而實非,一出手對方以為定是某招,舉手迎敵之際,才知打來的方位手法完全不同,其精微要旨在於‘似是而非,出其不意’八字。旁人只道拳腳全打錯了,豈知正因為全部打錯,對方才防不勝防。須知既是武學高手,見聞必博,所學必精,於諸派武技胸中早有定見,不免‘百花’易敵,‘錯’字難當。”

在研習武功的同時,他將武功高手的心理因素及其認知習慣也考慮在內,並且充分利用人的思維定勢,即“既是武學高手,見聞必博,所學必精,於諸派武技胸中早有定見”中的這個“定見”,出奇而制勝,似是而實非。

這種在博學百家、靈活治學基礎上的獨創精神,便是頗高的為師境界了。

06

獨孤求敗:循序漸進 層次分明

金庸筆下的十位好老師,你最喜歡誰?

獨孤求敗的名字曾在《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和《鹿鼎記》三部小說中被提起過,但從未露面。

在《神鵰俠侶》中,他用其劍冢中的四把劍,透過武學修為的不同境界,為楊過,也為我們講述了一番關於成長和治學的道理。

第一把劍,“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他以此告訴楊過,年輕,以為自己掌握了某項技能而目中無人,不可取。

第二把劍,“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悔恨無已,乃棄之深谷。”他以此告訴楊過,靈、巧固然比一味的剛直境界高一層,但過多的奇技淫巧,也會阻礙一個人去創造和發現。

第三把劍是玄鐵重劍,“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楊過由這把劍得知,做學問,要想有所成就,必須要平衡好激情與經驗的關係,如此方能做到大智若愚、舉重若輕。

第四把劍是一把已經腐朽的木劍,“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草木竹石皆可為劍,須要很高的內力和武學修為才能達到,即所謂“手中無劍,劍在心中”。這不僅需要前邊三把劍的修煉,還要有時間、經歷的反覆磨礪才有可能。

四把劍後,還有一行小字:“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這便是“無劍無招”的境界了。

利劍無意,剛過易折;軟劍無常,圓滑易奸;重劍無鋒,舉重若輕;木劍無儔,舉輕若重;無劍無招,輕重自如。

從“四劍”到無劍,獨孤前輩用武學修為向我們展示了為學、治學不同階段的不同樣態,對我們個人成長、傳道授業都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07

掃地僧:關注情緒 注重“心育”

《天龍八部》中,蕭遠山和慕容博兩人明爭暗鬥了一輩子,把自己的一生甚至自己的孩子也帶入了仇恨和痛苦當中。

幸好,他們後來遇到了一位毫不起眼卻精通佛法的少林寺掃地僧。這老僧用三言兩語便輕鬆化解了兩人心底的仇怨,幫他們走上了大徹大悟的道路。可以說,掃地僧是一位工作能力超棒的班主任。

這位班主任治癒蕭遠山和慕容博兩人內心的仇恨之瘡,只用了三招:剖析問題所在、提供宣洩機會、癒合情緒傷口。

在掌握了大量事實,瞭解了兩人恩怨由來的基礎上,他詳細說出了蕭遠山和慕容博這些年來的所作所為,以及這些行為給他們帶來的危害——怨氣已經嚴重影響了他們身體健康。

指出病根之後,掃地僧當即說出了治病的方子:去戾氣,養慈悲。

他用高深武功,相繼“殺”死了兩人,用製造假相的方式,讓兩個人親歷了一番“報仇成功”的滋味。有了這番“真實”的體驗,兩人才開始發現,其實這結果對自己毫無意義。

接下來,掃地僧安排蕭遠山和慕容博相互療傷。果然,兩人“同時睜開眼來,相對一笑,莫逆於心……卻見蕭遠山和慕容博二人攜手站起,一齊在那老僧面前跪下……”

一段糾纏一世的恩怨情仇就此化解了。

如果你是老師,是班主任,在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時,也可借掃地僧的智慧一用。

08

洪七公:以人為本 因材施教

在《射鵰英雄傳》中,洪七公收傻小子郭靖為徒。

第一節課,洪老師沒有像郭靖的啟蒙老師江南七俠那樣,一上來就教他複雜的武功招式,也沒有再像中學老師馬鈺那樣教他去記什麼內功心法,而是先了解了郭靖的武功根基,然後才開始授課。

他漫不經心地教了這笨徒弟幾個簡單的武功招式,由此將郭靖引入課程。我們來看:

(洪七公)說著左腿微屈,右臂內彎,右掌劃了個圓圈,呼的一聲,向外推去,手掌掃到面前一棵松樹,喀喇一響,松樹應手斷折……郭靖吃了一驚,真想不到他這一推之中,居然會有這麼大的力道。

洪七公道:“這棵樹是死的,如果是活人,當然會退讓閃避。學這一招,難就難在要對方退無可退,讓無可讓,你一招出去,喀喇一下,敵人就像松樹一樣完蛋大吉。”當下把姿式演了兩遍,又把內勁外鑠之法、發招收勢之道,仔仔細細解釋了一通。雖只教得一招,卻也費了一個多時辰功夫。

郭靖資質魯鈍,內功卻已有根柢,學這般招式簡明而勁力精深的武功,最是合適,當下苦苦習練,兩個多時辰之後,已得大要。

在洪七公的悉心教授下,這套降龍十八掌像是專門為郭靖量身定做的一般,完全符合這個傻小子的自身基礎和資質。

是以,郭靖完全沒有感到枯燥,而且還對“自己能夠練好這門武功”樹立了堅定的信心,所以終有所成。

洪老師用的,就是這“因材施教”的法子。

09

風清揚:注重實用 鼓勵創新

金庸筆下的十位好老師,你最喜歡誰?

在《笑傲江湖》中,華山派武學宗師風清揚老先生僅出場一次,卻憑三言兩語,以深入淺出、醍醐灌頂的精準點撥,使令狐沖這個武功平平的年輕人以極快的速度成長為劍術高手,走入了新的武學天地。

這風清揚在華山隱居幾十年不曾露面。這日,他見華山弟子令狐沖與採花大盜田伯光在山洞外鬥劍,經過一番觀察,忍不住出現在其身後出言指導。

他的這番指點,不僅對令狐沖大有裨益,而且也帶給我們為師者諸多的啟示。

風清揚一出場,就讓令狐沖將“白虹貫日”“有鳳來儀”“金雁橫空”等三十招華山劍法連在一起。這三十個招式令狐沖都學過,但出劍的腳步和方位卻無論如何也連不到一起。

於是,風清揚便說出了這樣一番話:

“劍術之道,講究如行雲流水,任意所致。你使完那招‘白虹貫日’,劍尖向上,難道不會順勢拖下來嗎?劍招中雖沒這等姿式,難道你不會別出心裁,隨手配合麼?”

這話可謂石破天驚,一下子就點透了天資聰慧的令狐沖,使其迅速提高了戰鬥力。

接下來,令狐沖憑藉這“隨手配合”的三十個劍招與田伯光相鬥,但仍然因不甚熟練而被對方擊落手中劍,而且還被他用手扼住了喉頭,一時間難以脫身。

此時,風清揚說出了第二段話,更可謂一語驚人:

“蠢材!手指便是劍。那招‘金玉滿堂’,定要用劍方能使嗎?”

令狐沖聞言,靈光一現,以右手為劍,使出這招“金玉滿堂”,一下就將猝不及防的田伯光擊倒在地,這令他自己也大為驚歎……

看似簡單的幾句話,卻讓令狐沖從此走進了一個新的武學境界。

風清揚說武論劍,其根本點在一個“活”字。

幫助學生領悟劍意,不拘於劍招,才是最有價值的教學。

10

張三丰:渾然天成 道法自然

在《倚天屠龍記》裡,這位張真人不僅是一位武學大師,更是一位德高望重、治學精湛,同時又不失人情味的一代名師。

書中有個情節,他當著外人的面現場傳授徒孫張無忌太極劍一節,足以讓人領略教學之妙。

在這一情節裡,張真人傳劍有“三奇”:當眾傳劍、前後不一、以忘為妙。

按理說,這套獨創的太極劍是應該秘傳的。而張真人卻在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大方地教授徒孫,此一舉便讓人瞠目結舌。

再者,練武功應該是嚴格認真、馬虎不得,可張真人的示範卻是“第二次所使,和第一次使的竟然沒一招相同”。

一般練功夫、做學問,老師會問“記住多少”,而張真人卻在授劍過程中不停地問張無忌“忘了多少”,直到忘得乾乾淨淨,張三丰才欣慰地連連稱妙……

這樣奇怪的授課,卻讓張無忌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孩子輕鬆打敗了前來挑戰的劍術高手。我們來看這堂課究竟有何奧妙。

這堂課所傳授的,不是劍招,而是“劍意”。劍招是公式、知識,劍意是規律,也即所謂的“道”,它既存在於技藝之內,又超越於技藝之上。

這劍招誰都可以學習,可這劍意能不能學到身上,可就要看個人的基礎了。張三丰瞭解張無忌的太極拳底子,傳授這套太極劍是因材施教。所以當眾授劍未嘗不可。

既然“劍意”比劍招重要,那麼在實戰中就不能侷限於一招一式。遵循“劍意”,臨場發揮才最重要。所以出現“第一遍示範與第二遍示範不一致”的情況太正常了。

張三丰要張無忌將所見到的劍招忘得半點不剩,才能得其神髓,臨敵時以意馭劍,隨心所欲。倘若尚有一兩招劍法忘不乾淨,心有拘囿,劍法便不能純。

張無忌忘掉的是“劍招”,記住的是“劍意”,也就是記住了太極劍的規律。然後他透過自己的領會,進行融會貫通,臨陣對敵的時候揮灑自如,心中竟無半點渣滓,以意運劍,沒有一招和張三丰所教的劍招相同,卻打敗了強敵。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忘記了課堂上所學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剩下的是什麼呢?是融會貫通、觸類旁通的能力,這就是“劍意”。

幫助學生做到心無所囿,不受一招一式所限,進而放手去創造……張三丰的教學之道,堪稱一絕!

除此之外,作為一名老師,張三丰身上質樸溫暖的凡人情懷,寬闊高遠的胸襟氣度,更讓人神往。

金庸江湖裡的這十位老師,你最喜歡誰?(嶽小刀)

TAG: 胡斐郭靖武功令狐沖袁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