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想把我分享給你聽。

今晚,想把我分享給你聽。

嗨嘍,大家晚上好呀,我是涵笙。

這是我們新的一場

線上活動

,關於“分享”的活動。

歡迎你仔細檢視

文章結尾部分

關於活動說明的部分參與。

作為活動策劃之一,今晚想分享一下我的心情。

還有在見到這個活動主題時,有關我少女心的聯想。

今晚,想把我分享給你聽。

最近我的生活可以稱得上繁忙卻又單調,好幾次開啟社交軟體的對話方塊,稀鬆平常的日常也不知該如何分享。

我想,不光是我,可能身邊的許多人也會有類似的感覺。

在這個朝暮循往的世界上,我們慢慢地沉默。

記得前幾天看書時讀到這樣一句話。

“那天我跟你說想看看你那邊的夕陽,並非我眼裡沒有黃昏,並非我抬頭所見的黃昏與你的不同,

而是我也希望你把你的所見所聞,熱氣騰騰地分享給我。

我想這是分享欲的終極浪漫,也是人與人之間最浩瀚的信任。

當蜻雨將這個idea丟擲來後,我腦海裡冒出了兩個問題:

自己上一次興高采烈地分享身邊的快樂給對方是什麼時候,又是因為什麼後來的自己沒了想要繼續延續分享欲的心情。

現在,在這場活動呈現前,邀請你和我一起思考三個情景。

今晚,想把我分享給你聽。

對於親人,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只會用“還行”“都挺好”“就那樣”“沒什麼事”這樣極簡的表達來應付父母的關心和詢問。

什麼時候開始,父母不再清楚自己最好的朋友是誰,不知道自己最愛吃的東西已經變了。

是不是會常常沉默,覺得無話可說。

於是不再和他們說了,也不再對他們分享自己的生活了。

好像外面的苦悶和精彩,父母都不太能理解,索性全然不提了。

今晚,想把我分享給你聽。

關於朋友,

此刻,如果拉一下和好友的聊天記錄,會有多少是正兒八經的嚴肅話題。

可能大部分還是些瑣碎的、有一搭沒一搭的對話:最近看的電影和書,最近“種草”和“拔草”的物品,一些八卦,一些對工作的吐槽,一些生活裡的有趣瞬間,一些“哈哈哈哈哈”……

很多人說,分享欲對物件是有要求的,需要雙方有共同的語言、差不多的笑點、相近的知識面、契合的三觀,朋友在這一點上可以說有著天然的優勢。

能成為朋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這些。

也有人說分享欲的重點在於迴應,沒有迴應的分享,是對熱情和感情的巨大消耗,是漸行漸遠的前兆。

不知何時起,大家越來越忙,對友誼也是考驗,見面要靠湊,屢約不成很正常,回覆變得常常不及時。

但無論如何,未曾斷裂的分享,其實就是一種對彼此的惦念和對彼此生活的參與。

得益於此,才會有人能陪伴我們那麼久。

今晚,想把我分享給你聽。

選擇執手,

“有一天我在路上看到一棵長得很奇怪的樹,第一反應竟然是拍下來發給你,我就知道大事不好了。”

這個經典的故事,很好地解釋了“分享欲”在愛情裡的重要性。

喜歡你,才會看到什麼都第一時間想到你;喜歡你,才會跟你說些有的沒的。

好像生活裡的一切都值得講給你聽:我今天早餐吃的是咖啡加油條,沒想到中西合璧的新鮮搭配也很不錯;剛才在路上看到一隻超級可愛的薩摩耶,突然很想養狗;今天我這裡天氣很好,特別適合去爬山;今晚月色很美,我隨手拍了張月亮給你……

喜歡也許有很多種表現,分享欲大概是其中最普通又最動人的一種,分享的事情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分享的這個行為裡,真的藏著好多好多的愛與熱情。

如果說,分享欲的原因是喜歡、熱情和愛。

那分享欲的維繫靠的就是:迴應。

大部分關係裡都有微妙的自尊,如果每次都主動又滿心歡喜地說了一大段卻沒有迴應,分享欲是一定會被消磨的。

但我們卻時時刻刻期待著:

有一個人能接住我們所有的快樂與難過。

今晚,想把我分享給你聽。

這就是我們舉辦這次線上活動的初衷。

我們相信,總會有無處可訴的話和想聽故事的人。

也許只有彼此陌生,才能毫無保留;只有未曾經歷,才能客觀評價。

無論你想以一個分享者或是傾聽者的身份參與進來,我們都熱烈歡迎。我們希望這次活動帶給你不一樣的感受和前所未有的體驗。

如果你能來,我會很喜歡。

今晚,想把我分享給你聽。

活動形式說明

TAG: 分享活動我們迴應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