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福建安溪西坪的深山裡,秋意正濃,剛下了一場桂花雨

。 詩人李清照就曾吟詠桂花醉人之香美。“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這時,“梅記”的茶人便開始忙碌了起來,以桂花入茶,這是他們和秋天的一期一會。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上品飲茶

極品飲花

“梅記”做的桂花老鐵觀音,自是絕頂。

一杯泡開,桂花馥郁的香氣從喉底向口腔擴充套件,

桂花香中自帶清甜,沁人心脾,喝起來從舌尖到喉頭口都是香的。

細啜一口,忍不住感嘆“太香了!”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古人云:上品飲茶,極品飲花。以花入茶,是中華茶飲的一大特色。

桂花烏龍最早源於晚清時期,是安溪茶商為迎東南亞市場將桂花與烏龍窨制而來。

將茶坯與鮮花混合,鮮花吐香、茶坯吸香,一吸一吐間,花香沁入茶骨。

一層花,一層茶,反覆窨制多次,十分耗費人力和時間。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

匠心之作

但在高速發展的如今,要想品味百年前的桂花烏龍之味也絕非易事。

首先桂花茶窨制工藝繁瑣複雜,幾乎失傳。

其次,能找到一款與桂花完美搭配的陳年鐵觀音太難了!

陳年鐵觀音量少昂貴,能存下來的量也相當少,並且市面上僅存的少量老茶,基本上都成了藏品。就如“保利2016年春季拍賣會”上,

“梅記”一款1973年的鐵觀音250g拍出了22000元的高價!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因此對於很多人來說,用老茶搭配桂花入茶等同於“可望不可得、只藏不喝”的佳品。

有幸我們找到了一款市面難得一見的桂花老鐵觀音,

由百年茶號“梅記”出品

。安溪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烏龍茶(鐵觀音)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曼堯老先生親自制作,數量有限,十分難得!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均用

16年陳鐵觀音老茶為原料,搭配當季的百年老樹金桂

,以傳統古法窨制,還原古人那一口難忘的“精品桂花香”。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桂花老鐵觀音,現藝非凡優選館有售▼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146年的薪火相傳

茶香一脈

梅記茶行,源自鐵觀音之鄉安溪西坪,是一家始創於1875年清·光緒元年的百年茶葉老商號。

經歷六代人薪火相傳,梅記至今已有146年的歷史。

19世紀初便在廈門輪渡水仙路一帶創立“梅記”茶葉商號。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19世紀左右的廈門水仙路

而在晚清民國時期,安溪縣所產的鐵觀音,有一半都是透過梅記茶行銷往海外。

他們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海外地區還設立了分號,影響力非常大。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梅記保留至今的商票依據

1945年,梅記的鐵觀音更是在新加坡一舉奪得“泰山峰”金獎,這是一枚“含金量”十足的茶王金獎!

一百多年來“梅記”始終遵循“制一方好茶”理念,獲獎無數,聞名一方。

2015年“梅記”50年代鐵觀音及百年商票圖(複製品)更是被廈門市博物館收藏!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與廈門市博物館館長(左)合影留念

並且繼央視節目《記住鄉愁》報道後。

在2017年“梅記”更榮登《世界遺產》雜誌第六期12月刊,向更多人訴說百年梅記的傳奇歷史!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桂花老鐵觀音,現藝非凡優選館有售▼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老茶新花

近年來,鐵觀音老茶因其口感柔和醇厚,滋味獨特,受到越來越多茶客的喜愛。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本次眾籌所用的鐵觀音老茶,

由王曼堯老先生於2005年製作,並一直封藏於其茶倉中,陳放長達16年之久!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鐵觀音老茶本就珍貴難得,何況是用桂花窨制而成。

可以說不惜成本,市面難得一見,具有非常高的品飲價值、珍藏價值。

無論是自飲、送禮、或珍藏,都非常合適。茶友們一定不能錯過!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桂花香,觀音韻,老茶新花,滋味相得益彰。

泡上一杯,閒情悠遠,真是人生快意之事!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16年陳鐵觀音

梅記獨家工藝

一朵註定凋零的花,卻在盛開時因轉生而長存,造化勝妙。

梅記“桂花老鐵”的原料皆選自鐵觀音發源地——安溪西坪。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桂花,來自百年的金桂老樹。

堪稱花中上品!香氣清可絕塵,濃能遠溢

一年一般只在八月開花一次,花期僅有短暫的20天。

所以這茶也一年只能做一季,錯過就太可惜了。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鐵觀音,源起於安溪西坪南山,至今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

梅記茶園的所在地,位於南巖山脈中的菡萏山,乃是鐵觀音原產區核心的地域。

山頂雲霧繚繞,如臨仙境,常年陽光充裕,接受自然雨露潤澤。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而後精選梅記茶園海拔800米~1000米的正統品種“紅芽歪尾桃”。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梅記第五代傳人王曼堯,經祖輩口傳心授,深得其精髓。

對製茶十分嚴謹,經茶葉採摘,挑選直至加工,

十多道傳統制茶工序,每一步都考究,終使其形、色、香味兼備,韻味十足。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以炭焙茶,在傳統鐵觀音製茶工藝中猶如“畫龍點睛”

,亦是形成其醇厚香甜滋味的原因之一。

木炭使茶葉在微熱中發生轉化。在炭火的溫熱下,控制溫度讓苦的成份轉為焦糖香。成茶勻整緊結,油黑泛紅,呈經典鐵觀音的“蜻蜓頭狀”。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喝過的人都說,梅記的鐵觀音滋味醇厚甜鮮,香氣如空谷幽蘭,清高雋永,飲之蜜底甜香,你一定不能錯過!

桂花老鐵觀音,現藝非凡優選館有售▼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適時而飲

一品秋夜裡的桂花香

茶葉外形是傳統鐵觀音的“蜻蜓頭”狀態,茶麵黑衣砂綠透亮、勻整緊結。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泡上一壺,茶湯橙紅透亮,乾淨通透

。嫋嫋熱氣中,既有桂花的芬芳馥郁,又有老鐵特有的清冽綿柔。

飲之唇齒生津,沁人心脾。至於尾茶,花香仍然如影隨形,茗馨雋永。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桂花烏龍茶性溫和,非常適合秋季飲用。

正值秋乏,一口飲下,身體的乏意被奔放的花香所驅散,全身都通透了,十分舒爽!

除了自飲,也非常適合送禮,是一份體面又健康的風雅好禮。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傳統手工包紙

松木禮盒

紙包茶,原是晚清民國時流行的一種包裝形式。值得一提的是,梅記至今仍保留著這種傳統手工紙包的包裝。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紙包茶不僅能避光防潮,還具有一定的透氣性,有利於茶葉的後續陳化,具有獨特的藏茶實用價值。

對於老商號“梅記”而言,更是一份

堅守匠心與承載經典的象徵。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桂花老鐵觀音,現藝非凡優選館有售▼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古法窨制工藝

耗時費力

“梅記”第五代傳人王曼堯老先生,已有近50年製茶經驗。

他在桂花烏龍的基礎上,創作了 “桂花老鐵”,特別選用

16年陳的鐵觀音,老茶香氣內斂,容易吸收桂花的香氣,不與花香衝突。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桂花老鐵的魂,是香氣。老茶新花,滋味方得融合一體,相得益彰。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打花

這一工序需要在凌晨5點至露水蒸發前完成,才能確保桂花足夠的鮮度和香氣。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堆窨、通花

一層鐵觀音、一層桂花,茶葉與鮮花層疊平鋪在一起,讓茶葉均勻吸收花香。鮮花與老茶相窨發酵,稍有不當,輕則茶水分離,重則味竄水混,十分考驗製茶功夫。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炭焙、去花

經炭火烘焙,去除茶葉多餘水分,把桂花的清香融入茶葉中。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工藝篩花

而後,待半成品的桂花老鐵經炭火烘焙過後,再將已化為粉末的桂花渣抖落。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整個工藝流程走下來,差不多要耗時5到6天。如此,才能得到這一份

手工窨制、桂氣襲人、陳韻雋永的梅記桂花老鐵,非常難得。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桂花老鐵的出現,是一場花與茶的相知相遇。

花與茶相融一體,不奪其味,不失本真,香氣入水,茶湯入口,口腔中充斥著桂花香氣。

香高雅而濃郁持久,飲之舒暢滋養。為我們呈現出沁人心脾的味覺印記。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而今,老茶與鮮潤的交融重生。

尋味之間,悠然喚起根植於心中的鄉土人情與味覺印跡。

願與您分享這一杯帶有堅守溫度的桂花老鐵。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非遺技藝傳承人王曼堯匠心之作,桂氣襲人,陳韻留香

桂花老鐵觀音

匠粉專享價

¥:338元起/盒

TAG: 桂花鐵觀音梅記老茶老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