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vs林徽因,相似的出身,不同的選擇,論原生家庭裡藏著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張愛玲vs林徽因,相似的出身,不同的選擇,論原生家庭裡藏著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在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張愛玲vs林徽因,相似的出身,不同的選擇,論原生家庭裡藏著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童年是我們每個人深藏心底的一片淨土,或許關於童年的回憶我們早已忘卻,但兒時的經歷卻早已內化為我們的行為準則之一,時刻影響著我們的抉擇和判斷。

從小被父母父母冠以“乖孩子”之名的人,長大之後,逐漸地變成了討好型人格,沒有了他人的評價,就彷彿失去了自我存在的價值。

從小在父母嚴格的“清規鐵律”下長大的孩子,以後變成了一個循規蹈矩的人,人生的每一步都嚴格按照既定路線走,不敢越雷池半步。

從小在家庭關係冷漠地環境下長大地孩子,成年後往往無法在自己的家庭中建立很好地親密關係……。

張愛玲vs林徽因,相似的出身,不同的選擇,論原生家庭裡藏著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當“原生家庭”的概念被越來越多地大眾所熟知,我們會不自覺得將自己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歸咎於我們父母。

其實我們對原生家庭地分析是為了更好地發現自己,並由此來治癒自己,並不是為了批判父母,替自己的不完美尋找藉口

NO。1

童年留下地創傷,需要耗費一生來治癒。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曾說過,原生家庭對家裡子女的影響越深刻,子女長大之後就越傾向於按照幼年時小小的世界觀來觀察和感受。

在電影《唐山大地震》中,當姐姐方登和弟弟方達同時被壓在樓板下面,救援人員沒辦法同時救兩個孩子,讓母親元妮在兒子和女兒之間做一個選擇時,母親地一句,“救弟弟”,不僅讓女兒方登陷入了深深地絕望之中,更是讓母親元妮一生揹負著對女兒的愧疚,無法釋懷。

方登心裡,從此便種下了一顆仇恨地種子,她甦醒之後,因為無法原諒母親地行為,自行選擇做了一名孤兒,被後來的養父母收養。

張愛玲vs林徽因,相似的出身,不同的選擇,論原生家庭裡藏著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雖然養父母對方登疼愛有加,但是方登卻一直無法開啟心結,敞開心扉。

自此“救弟弟”三個字,成了方登兒時、青年,甚至成年後都無法忘卻的夢魘。

多年來一直被同樣的噩夢驚醒,夢到爸爸媽媽和弟弟同騎一輛腳踏車,從身邊經過,無論自己多麼努力地吶喊,都沒有辦法讓他們在自己身邊停留。

這種恐懼是一個孩子對愛的渴望,是不被父母肯定而種下的深深的絕望,因為方登無法原諒母親,所以總是無法釋懷自己的過去。

張愛玲vs林徽因,相似的出身,不同的選擇,論原生家庭裡藏著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或許正是由於方登經歷過這種拋棄過的痛苦,所以當她得知自己懷孕後,寧可選擇退學,和男朋友分手,即使放棄醫學院的大好前程,也要生下孩子。

對於方登而言,這樣的選擇,除了其母愛自身的偉大之處,更多地是對自己童年創傷地一種彌補。

張愛玲vs林徽因,相似的出身,不同的選擇,論原生家庭裡藏著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多年之後,方登帶著女兒回家看望養父,這才說出了這麼多年藏在內心深處的痛苦,那個讓方登想永久忘記地片段,卻又一直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

張愛玲vs林徽因,相似的出身,不同的選擇,論原生家庭裡藏著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方登在唐山救援隊中與弟弟方達重逢,這才得以和母親重逢,到底是血脈親情,母女二人最終都開啟心結,將32年藏於心底的糾結徹底放下。

張愛玲vs林徽因,相似的出身,不同的選擇,論原生家庭裡藏著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張愛玲vs林徽因,相似的出身,不同的選擇,論原生家庭裡藏著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其實我們所有人都明白,在那樣的災難面前,傷害在所難免。

可就是這樣一個成年人很容易理解的事實,對於孩子來說,卻是天塌地陷地災難。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災難可以大於母親對自己地否定,那是一個孩子立足於世的根本,沒有父母地愛,沒有原生家庭的肯定,一個孩子就彷彿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氣和存活於世的根基。

方登用了32年的時間才原諒了母親,她最美好的青春全部給著32年做了陪葬。

雖然這個故事並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但是由此引申出來的問題,卻值得我們深思。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而且無法修正,為人父母者,一定不要等到某些傷害發生了再去彌補,日後再好的彌補都比不上當下切切實實的一句愛和擁抱。

NO。2

一個沒有被充分愛過的童年,一生都在尋求童年的溫暖。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曾說過,原生家庭對家裡子女的影響越深刻,子女長大之後就越傾向於按照幼年時小小的世界觀來觀察和感受。

作家張愛玲,出生名門,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

張愛玲vs林徽因,相似的出身,不同的選擇,論原生家庭裡藏著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然而,這樣顯赫的家世沒有帶給張愛玲一個溫暖的童年。

父親張廷重終日在家抽大煙,還喜歡賭博,逛窯子,還在家中娶了姨太太。

而母親黃逸梵則一位新時代女性,為了追求夢想,在張愛玲4歲時,就離開家遠赴歐洲遊歷。

在張愛玲的童年裡,不僅沒有父親的關愛、母愛的溫情,還要加上繼母的苛責和冷漠,甚至因為家中經濟拮据,連最喜愛的鋼琴課都放棄了。

後來在學生時代,又趕上市局動盪,戰亂四起,遭遇了多次輟學,張愛玲的童年和青年階段的經歷不可謂不坎坷。

這樣坎坷的經歷,這樣在缺乏家庭溫暖的環境下長大的張愛玲,註定了她孤寂、清冷的性格,和一生都在渴望溫情的渴求。

於是當張愛玲遇到胡蘭成,她才飛蛾撲火般地栽了進去。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張愛玲vs林徽因,相似的出身,不同的選擇,論原生家庭裡藏著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這是張愛玲寫給胡蘭成的,他們從遇見的那刻,就變成了不可避免的悲劇。

胡蘭成一生風流成性,如何捕獲女人的芳心於他而言只是信手拈來,即使是才華橫溢,卓爾不群的張愛玲也不可救藥的愛上了這位渣男。

當時的胡蘭成除了自己的結髮妻子外,還在上海百樂門有一個相好的舞女。

張愛玲在明明知道胡蘭成用情不專的情況下,仍然允許自己陷進胡蘭成溫柔的陷阱中,那麼後來遭遇胡蘭成與小周、範美秀之間發生那麼多牽扯不清的關係,已是一種必然。

張愛玲對胡蘭成的寬容,變成了胡蘭成可以隨意背叛的籌碼。

為什麼如此清高、孤傲的張愛玲居然允許這樣一個渣男如此對待自己?

張愛玲vs林徽因,相似的出身,不同的選擇,論原生家庭裡藏著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歸根究底,是因為張愛玲生命的第一位男性-父親張廷重的“榜樣的力量”。

雖然張愛玲並不喜歡這樣的父親,但父親關於婚姻和家庭的模式早已內化在張愛玲身心之中,這些深入骨髓的認知模式已經變成張愛玲精神世界裡的一部分。

這樣疏離的夫妻關係,這樣冷漠的父女親情,必然是張愛玲極力想要逃脫的,同時也是她無法擺脫的,這樣的渣男,帶久違的熟悉帶,越靠近越害怕,卻還帶著有一種久違的安全感,讓張愛玲無法抗拒,越陷越深。

張愛玲vs林徽因,相似的出身,不同的選擇,論原生家庭裡藏著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心靈寄語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曾說過,原生家庭對家裡子女的影響越深刻,子女長大之後就越傾向於按照幼年時小小的世界觀來觀察和感受。

後來張愛玲赴美,在美國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賴雅,一個比自己大30歲的老男人,沒有任何經濟來源,靠救濟過日子,還有一身傷病,在張愛玲最窘困的時候,他們走到了一起。

有人曾問過張愛玲,為什麼會選擇這位又老又一無所有的男人?

張愛玲的回答,“我們很接近,一句話還沒說完,已經覺得多餘。”一份心與心相互靠近的默契,互相吸引的魔力,才是張愛玲一生所求。

就這樣張愛玲帶著被病痛折磨的賴雅,為了生計到處奔波。

他們居無定所,靠張愛玲賣字為生。日子窘迫,衣食無著。

愛玲曾經和胡蘭成亦有過一紙婚約,他許諾的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最終還是化作一縷煙塵散去。

賴雅自知給不起張愛玲任何安穩的愛和生活,卻也毫不羞恥地用婚姻捆綁著張愛玲11年地時間。

張愛玲在寫作上的成就斐然,卻無法幫助她看清男人,無法看透婚姻的本質,究竟為何?

張愛玲筆下所有女性的結局,亦反映出自她自己對婚姻和為了的一種預設。

張愛玲用自己清冷的雙眼看這個世界,也成就了筆下女性一個個悽慘的結局,只不過這樣的結局,旁觀者看起來也未免淒涼。

張愛玲vs林徽因,相似的出身,不同的選擇,論原生家庭裡藏著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張愛玲筆下《傾城之戀》的顧曼楨的遭遇和結局,不就是張愛玲自己內心真實意向的對映嗎?

熱情、善良、純真、美麗的曼楨,卻無法擁有一個平常女子對愛情和婚姻最起碼的渴望。

《金鎖記》中曹七巧的悲劇,長安的悲劇,都反映了張愛玲在自己內心對女性婚姻生活的不樂觀態度。

或許張愛玲早已經看透,亦或早已絕望了,在那個年代中,女性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結局,所以自己於愛情,於婚姻並未做過多強求罷了。

張愛玲一生悽苦,晚年景象更甚。

張愛玲vs林徽因,相似的出身,不同的選擇,論原生家庭裡藏著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一個暮年的老人,為了躲避世事紛擾,經常到四處搬家,有時甚至居住在汽車旅館裡面,離群索居,不爭世事,甚至連離世都是一週之後才被人發現。

她才華卓然,她看世清冷,她並不是看不透世事,但她最終沒能擺脫原生家庭帶給她的命運,幼年缺愛,年輕時求愛而不得,老年為愛拖累。

一生缺愛,求而不得,縱使才華橫溢如張愛玲又能何如?

原生家庭帶給她的是一種悲涼的人生底色,讓張愛玲終其一生都無法擺脫其失意的情感宿命。

NO。3幸福的童年是一個人幸福一生的源泉

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曾經在奇葩大會上分享過孫博故事,孫博是湖畔大學的第一期學員,是一位美女總裁,她屬於那種一直在做自己的狀態,是屬於真正的知行合一的人,她從讀書、上學到創業都是一帆風順,她是一個內在、外在都非常飽滿的人。

據武志紅老師的分享,看孫博的成長過程,一定會被許多人說成是被“慣”大的孩子。

上幼兒園,因為孫博總不能好好午休,於是作為知名醫生的奶奶辭去了醫院的工作,去幼兒園做了一名校醫,後來奶奶又為了讓孫博接受更好的幼兒園教育,於是自己又創立了一所幼兒園。

張愛玲vs林徽因,相似的出身,不同的選擇,論原生家庭裡藏著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在孫博小升初的時候,她本來可以上北京最好的初中,結果她卻因為石油附中的校服好看,最終選擇上石油附中。

這樣的孩子如果放在我們普通家庭中,一定會被家長認為是瘋了。可正是由於孫博從小是在真正的愛的包圍下長大的,一直在堅持做自己。

這就是原生家庭帶她的力量,長大之後她無論做什麼都很有力量,其根本的源泉就來源於她小時候的經歷,源於家人對她的鼓勵和支援。

張愛玲vs林徽因,相似的出身,不同的選擇,論原生家庭裡藏著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好多人一定認為孫博這樣被慣大的孩子長大之後,一定很自私,一定沒朋友。

事實上孫博是一個非常溫暖的人,因為一個從小不缺愛的人,甚至說是得到的愛很滿的人,才有更多的能量去愛別人。

正是由於家人的肯定和支援,才成就孫博敢做敢拼的勇氣和信心,從小就相信自己無論在哪兒,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堅信自己可以,並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成功。

孫博之所以能夠將高階私人定製的旅行機構做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時受奶奶的啟發所致,只要心中有愛,就可以強大到,我相信,我可以,就沒什麼時做不好的。

張愛玲vs林徽因,相似的出身,不同的選擇,論原生家庭裡藏著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在我們身邊,是不是經常遇到這樣的人或者自己,每每碰到一些機遇,明明自己非常看好,可是等真正要做的時候,又常常會前怕狼,後怕虎,最終不了了之。

等過一段時間發現有別人居然做這個專案做的非常成功,於是特別後悔,如果自己當時再堅持一下下,或許今天成功的就是自己了。

我們大多數人在機遇面前不敢勇敢的衝出去的原因多半是因為,我們幼年沒有過這樣的案例,或者說,我們沒有親身體驗過從擁有想法,到勇往無前的付諸行動,並最後取得成功的經驗。

我們父母經常告訴我們:

這個不能做,因為太危險了。

那個不能做,槍打出頭鳥,一定會失敗的。

不要逞能,安安穩穩的最踏實……。

大部分孩子在父母前幾次說教時,還會存有一絲絲冒險精神,勇於嘗試一下。

等父母將這些話重複的次數越來越多之後,連自己也相信了父母的說法,將這些新年內化於心,忘記了人生本來就是一場不斷地拼搏和進取地過程,而不是從小便安於現狀,為求安穩,一事無成。

就這樣大多數人從青少年時期就失去了衝勁和活力,這也註定了他們日後在成年人世界裡的苟且。

正如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說,那些自我實現的人,他們一方面忠於自己,另一方面他們的人性化程度也是最高的。

可見原聲家庭對一個孩子最重要的影響不是金錢,財富,人脈,而是家人的愛與陪伴,足夠好的愛,才是一個孩子長大後敢闖、敢拼的勇氣和基石。

NO。4

林徽因,用另一種選擇,詮釋了什麼叫幸福的一生。

如果說孫博的例子還不足以詮釋,原生家庭中父母愛的重要性,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同樣舊式大家庭出生的林徽因,是如何選擇了自己的一生?

張愛玲vs林徽因,相似的出身,不同的選擇,論原生家庭裡藏著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眾所周知,林徽因也同樣是一位出生名門的民國才女,而她也曾面臨著愛情的抉擇,她卻用了最理智的方式選擇了自己的婚姻,最後用事實證明了睿智地女人從來不把愛情作為生命中地唯一籌碼。

林徽因也出身書香世家,自幼飽讀詩書,雖然和母親地相處不是特備融洽,但是卻深受父親地喜愛,在林徽因16歲的時候同父親一起遊歷歐洲。

正是情竇初開,風華正茂的年紀,就這樣,林徽因在美麗地倫敦倫敦遇到的了才華橫溢的徐志摩。

才子佳人一起康橋的柔波里泛舟而行,在倫敦的雨霧中漫步,從文學到音樂。無論時理想還是現實中,他們都是默契十足,羨煞旁人的神仙伴侶。

張愛玲vs林徽因,相似的出身,不同的選擇,論原生家庭裡藏著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論才華,論情感,所有的局外人都覺得林徽因應該選擇徐志摩,可最終林卻選擇了梁思成,這樣地選擇讓旁觀者百思不得其解。

所謂女孩需要富養大概如此吧,父親對女兒的寵愛,讓女兒從出生就擁有了足夠多的愛,這份愛成為她一生情感的基石,即使風流倜儻如徐志摩的男子,即使再風花雪月的浪漫,都不能作為一個女子犧牲自己的一世清白為代價。

於對於林徽因而言,愛情僅僅是愛情,並不是生活的全部,也不會為了這樣的愛而飛蛾撲火。

張愛玲vs林徽因,相似的出身,不同的選擇,論原生家庭裡藏著孩子幸福一生的密碼

而同為民國才女的張愛玲,第一次遇見胡蘭成時,胡也是已婚身份,張愛玲卻絲毫不在乎,她求得不是一世相守,只想當時擁有罷了。

林徽因的母親因為在父親那裡並不受寵,所以其母一直與父親的姨太太不和,多年來一直心生怨氣,牢騷滿腹,這也曾讓林徽因感到非常困擾。

舊式家庭的妻妾紛爭曾讓林徽因痛苦不堪,或許正是這樣的原因,才讓林徽因選擇了放棄徐志摩。

既然自己曾經是受害者,自己又何必再一次成為傷害的製造者呢?

炙熱的愛情從來都經不起歲月的消磨,就如同徐志摩和陸小曼的愛情一樣。

而後的事實證明林徽因的選擇是正確的,誰又敢說只要徐和林走到一起,他們的風花雪月就一定能經得起平淡生活的消磨呢?

徐志摩對愛情的執著追求,也註定了他本不適合平淡、安穩的家庭生活。

同樣的道理,林徽因看得透徹,張愛玲就是沒能最終看不明白。

於張愛玲而言,發自靈魂深處的共鳴超越了一切現實的安穩、富足和平淡。

如果張愛玲願意選擇平淡的婚姻,她就應該在自己的作品被搬上大熒幕的巔峰時刻,選擇和導演桑弧在一起,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但一定會有一個富足安穩的晚年,不至於讓後來晚年生活那樣落魄。

每個孩子在幼年時期與撫養者的親密關係至關重要,甚至影響其一生幸福。

每個父母都是孩子精神世界最初得領路人,孩子對父母擁有與生俱來的信任感,既已為人父母,一言一行都孩子得影響都至關重要。

與其等到傷害發生了再去彌補,不如現在及早預防。

給孩子足夠多的愛,這裡指的不是物質上的多度滿足,不是對孩子得一味遷就。而是在愛和信任得前提下足夠多得愛和陪伴。

相信父母得高質量陪伴,一定能夠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END-

TAG: 張愛玲林徽因自己胡蘭成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