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孔乙己》: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不確定的結局有現實的意義

如果說魯迅《孔乙己》反映出人們追求精神生活的重要性,那麼《藥》則是在人的“精神”上實施的一場外科手術。

魯迅《孔乙己》: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不確定的結局有現實的意義

早晨5:30我帶著孔乙己是否已經死去的疑問又讀了一遍《孔乙己》,找到答案後,我才嘗試去接觸魯迅《藥》的“血饅頭”,但最後還是在《藥》的文字中陷入沉思。

首先講下,我所感受到的《孔乙己》:

魯迅在《孔乙己》文章結尾寫道:“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

昨天讀到這段的時候一直在思索孔乙己的死。

我想到了真死與假死,真死就是大家都認為他活不下去了,死在一個偏僻的角落,假死是指的這個人雖然活著,但已經“死去了”。這個假死的想法是對應著虛無的一種精神狀態,轉念一想,孔乙己固守著舊文化思想,他怎麼會變得空虛呢?

魯迅《孔乙己》: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不確定的結局有現實的意義

後來,我又讀了一遍全文,大概想明白了精神的空虛未必是沒有文化追求,也可能是孤獨造成的,那是一種被時代拋棄的孤獨。

孔乙己是個“文化人”,他所追求的精神生活是“孔孟之道”,是少數讀書人統治下的“盛世”,而這類人的思想忽視了“變”,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孔乙己雖然是善良的,但是思想卻是窮酸和迂腐的,在那個年代,餓死得多,唯獨他是在心靈的孤獨中“死”去了。  這類的“死”是悲哀的,容易被遺忘,沒有人會提起。如今,我們身邊也會有這種“死”,雖不被餓死,卻在孤獨中死去。

魯迅的編輯孫伏園曾經談到《孔乙己》的用意:是在描寫一般社會對於苦人的涼薄。

100年前,大多數人仍處於昏沉、麻木狀態的狀態,在新舊社會的交替的時期,人們在複雜的環境和模糊的未來規劃中迷失。但廢除了科舉制度以後,大多數下層知識分子窮困潦倒,孔乙己自然也成為了犧牲品,所以無論他是真死還是假死,在周圍人來看不重要,時代會翻篇,沒有人會記住他。

魯迅《孔乙己》: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不確定的結局有現實的意義

但是,魯迅要讓我們記住孔乙己,因為他孤獨永遠存在世上。

關於那個時代讀書人的內心思想,我想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的主人公拉斯柯爾尼科夫,同樣是時代悲劇下的文化人,《罪與罰》里拉斯柯爾尼科夫內心活動被描述得更細緻,他是一個貧困的大學生,抑鬱寡歡,他自以為是正義的青年,要替天行道懲罰“惡人”,製造了一起震驚全俄的兇殺案,最後他憎恨的人都被殺了,而自己也走向了監獄,面臨時代的審判。

無論出生在哪個時代,都有人不被他人認可。短期內,自己是無法改變固守的舊思想,只有足夠了解孤僻、陰鬱的內心,才能把思想變“好”了,生活才不會走到盡頭。

孔乙己的死和拉斯柯爾尼科夫的自首似乎是一種結尾,但作為讀者來講還是疑惑的,因為沒有真正找到識別和改變自身孤僻思想的方法。

帶著這個疑問我早晨又讀了《藥》,記得一年前,我曾經寫過一篇內容創作思想“啟蒙”的文章,用魯迅的《藥》講述“啟蒙者”強調“覺醒”的問題。

如今,我想再次探尋《藥》帶給我們的價值。

40年的經濟大變革,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好了,然而精神文化卻還停留在最初的啟蒙階段,出現了很多“教化”他人的“啟蒙者”。拿自媒體來講,有快速賺錢的商業課程,還有講寫作的文化課程,明面上人人都在改變,暗地裡人人都想成為下一個“啟蒙者”,在所謂的內容崛起時代裡,簡單的複製越來越多,很少人去追求文字的價值了。

讀魯迅的《藥》,我找到了如何識別自身文字的價值,也找到了繼續寫作的力量。

“你看,你將這條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了。自然,這樣一移,的確比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圖不是美術,實物是那麼樣的,我們沒法改換它。現在我給你改好了,以後你要全照著黑板上那樣的畫。”  這是魯迅先生在日本留學的時候,藤野先生說過的一句話。

魯迅最初就想成為一名外科醫生,因為他足夠冷靜、細緻,能精準解剖所觀察物品的結構,並對其有深刻的認知。《藥》就是在描述這樣一個事實,我們太主觀了,所以不能從解剖學中瞭解真理。

魯迅《孔乙己》: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不確定的結局有現實的意義

《藥》全文沒有一個“藥”字,也不露作者的聲色,雖然自然描述的一件事,但是每句話都讓人感覺哀痛與震撼。“血饅頭”更像是一個在貧苦人內心瘋狂生長的毒瘤,糾結之下,它在火中變得焦脆,實際卻掩蓋了陰暗、愚昧的味道。

《藥》非“藥”,《藥》的真正意義又是什麼呢?

我開始思考喚醒他人的價值在哪裡?即使在資訊時代,仍舊有人在裝睡,100年前的“看客與劊子手”如今成為了“表演者”,他們在短影片上明目張膽地炫耀自己的戰利品,侵犯著他人權益。

一個真正堅持原創、創新的人能走多遠,該如何走呢?帶著這些問題,我明天準備閱讀《阿Q正傳》。

我想要從魯迅直擊內心的文字中改變自己的狀態,明白堅持學習成長的意義。

TAG: 孔乙己魯迅假死孤獨思想